裘雪英
好的书是一个合格的恋人,是值得我们崇拜的,我们与之交心,向之倾诉,同之争吵。
——摘自王德峰《寻觅意义》
第一次
平生读到的第一本书,大概就是小学第一册教科书。当语文教师操着浓浓的乡音,一字一顿地读着“天安门”、“毛主席万岁”时,斜挎着奶奶缝制的红五角星书包的我,瞪大眼睛毕恭毕敬地端坐在凹凸不平的课桌旁,这就是我对“读书”的最初记忆。
记得第一本买的书,是售价一元钱的工具书——《新华字典》。为此,哥哥觉得父母偏心,嘴巴撅了好几天。因为他上一年级用的那本字典,是向大姑家的表哥表姐借的,缺页少张,封面都脱落了。那个年代,老百姓不会再有余钱去买精神产品,父母能保证我们吃饱穿暖已经很不错了。
第一次借书,是刚上小学四年级。学校图书馆规定,高年级学生可以享受此“待遇”。语文教师和我住在同一条街,算半个邻居,对我比较关照,特别向我推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稀里糊涂看完那本书,当时怎么都想不明白,书中的故事跟“炼钢”有什么关系。
投入地爱一次
从小学读到大学,从南方读到北方,从幼时读到中年。然而,此“读书”非彼“读书”,在我看来,纯粹意义上的读书,甚至不应该包罗年轻时期那种信手拈来的读书、随波逐流的读书、娱乐消遣的读书和充满功利主义的读书。选书来读犹如选人去爱,唯此,才能真正体会“读书如恋爱”的感觉。
初识于丹,是2002年初夏,在央视的一个栏目研讨会上。两年后在杭州再次邂逅,从此短信往来,对她的痴迷一发而不可收。2006年国庆黄金周,于丹在《百家讲坛》讲了七天的“论语心得”,红遍大江南北。随后,于丹又开讲“庄子心得”、“昆曲——游园惊梦”和“论语感悟”。作为于丹的“钢杆粉丝”,自然不会错过这些“精神大餐”,除了关注她的讲座、电视访谈、网络直播外,几乎所有跟于丹有关的书籍,首发版、精装本、袖珍本,都成了我搜罗的目标。《于丹论语心得》放在床头,读了不知多少遍 ,还将易中天为该书作的序,一字不差背了下来。
读书读到忘情之时,自然自己也要写书了,那是“情书”——读书读人的感悟。一篇《生命中的奇情——在追随于丹的日子里》,洋洋洒洒两万余字,任激情驰骋,闭门十日,终于“大功告成”。当然,文章的读者只有于丹,外加几个最要好的朋友。
为伊消得人憔悴
清楚地记得,在北京广播学院的最后一个学期,除了听讲座,几乎都泡在了图书馆。听讲座很快乐,贾樟柯、唐季礼、张艺谋、敬一丹、吉米……,而泡图书馆三个月却让我痛苦地“减肥”一大圈。为了抢到座位,大清早等在图书馆大门口,在寒风中跺着脚呵着手,嘴里默念“芝麻开门、芝麻开门”。一日三餐改为两顿,带两个面包和一壶水,甚至不敢去餐厅,怕别人“趁火打劫”,丢了座位。所幸的是,期间除翻阅了大量的国内传媒学界、业界的专业著作和学术文章之外,还读到了不少西方著名传播学者的经典译著,如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斯拉姆的《大众传播学》和伊斯尼的《帝国与传播》。
因深信“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是,又将那三个月“省”下的伙食费如数变换成了书籍。而且,自那以后每次去北京,总会习惯性地到北广的南门书屋跑一趟,买上一大摞传媒类出版物,抱在怀里如获至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回想那段苦中有乐的日子,“读书”让我极大地享受了精神上的充盈和富足。
心灵的对话
作为恋爱的读书,是一种真正的精神经历,是生命与心灵的交流和对话。作者写了一本书,就像你的恋人同你谈生命的感受。
从打开《沉思录》的那一刻起,我就相信,这是一本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倒不是因为出版商的营销卖点“温总理放在床头读了100遍的书”、“克林顿评价它对自己的影响仅次于《圣经》”,在我眼中,近两千年前一个名叫马可•奥勒留的罗马皇帝,身披哲学家的蓝色褶皱围裹式长衣,里面包裹着一颗甜美、忧郁而高贵的心灵。他一方面鞍马劳顿于帝国的边疆和行省,另一方面又恬淡自足,保持着自己精神世界的宁静一隅。他的完美胜过他统治的古罗马帝国。这部伟大心灵的自我对话录,不是两千年后我们这些世俗的灵魂所能够风轻云淡地去阅读。
美国著名商业领袖尤金•奥凯利,在人生最后100天,完成了他对生与死、爱与成功、精神与人生价值的追思录——《追逐日光》;向前追溯二十多年,中国第一位围棋九段高手陈祖德,在身患绝症的境遇中写下了《超越自我》。尽管这两个生命时空远隔,但带给读者的灵魂震撼,却是高度一致的。当然,之于我,陈祖德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境界,更有现实的说服力。他的温恭儒雅、慈爱仁德,是何许的生动和清晰。在北京学习的两年,有幸与陈祖德一家为邻,也有幸与之促膝长谈,加上他贤惠的妻子和我们是老乡,两家常有往来。在我离开北京前一天,陈祖德先生亲自将《超越自我》这本书送到我手中,作为赠别的礼物。这本书成为我珍藏的众多作者签名书中最为珍贵的一本,翻开它,一种“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正如严文井在该书的序中写道:一个真正人的内涵,一个真正斗士的精神,一个真正的人所得到的人生真谛!
一部好的作品,好比一个三棱镜,是用来折射阳光的。我们读书的过程,包含了与这些伟大心灵的对话,用这些心灵对生命曾经做过的诠释,来充实我们自己的心灵。
生命的转折
“长亭外,古道边”,因自小喜欢李叔同的《送别》,一次偶然的机会,拜读了他的传记《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
上个世纪之初,一位在文学、美术、音乐、书法、戏剧等领域拥有开拓性成就的艺术大师李叔同,由繁华之境遁入枯寂的佛门,终成就一代高僧大德。弘一法师一生的归结,其生命价值的升华,凝聚呈现于临终之际悲欣交集的一瞬间:他一面欣庆自己大彻大悟后历经千辛万苦迎来“春满”、“月圆”的境界,一面又惦记着出身苦难之中却未能觉悟生死之义的茫茫众生。大师的一生“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他从艺术升华到宗教的传奇人生,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这本书,我读了整整三天,想了整整三夜。一觉灵魂如洗;再觉思想如百结缠绕;而后陷入深深的精神煎熬之中。
几个月后的一个夜晚,靠在床头读台湾禅者林谷芳的《如实生活如是禅》,读到“让儒道佛三者成为三角”,猛然间,醍醐灌顶,顿觉开悟。当时读了《弘一法师传》后,自己多年以来所信奉秉承的“儒道相济”、“亦儒亦道”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佛教思想的渗入让我一时茫然失措,无所适从。没想到禅者的一句话,如同拨开迷雾见青天,将“儒道佛”用三角形的方式进行自我价值观重构,恰恰使困扰心中多日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真理是对命运的领会。你究竟是成为一个儒家的信奉者还是道家抑或是佛家的信奉者,前提是你自己从命运中发现了什么。儒家的社会性、道家的美学性、佛家的宗教性,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人格。
人,需要有一点宗教心。
缘与份
爱一个人要看缘分,读一本书同样存在“缘”和“份”。
购买这本哈佛经管图书《蓝海战略》,源于网上看到《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在一次论坛上提到了栏目组实施的“蓝海战略”。对于“战略”这个词,我一直有一种特别的敏感和偏爱,不知是因为学管理专业之故,还是自己对某些战略问题似乎情有独钟。一本厚厚的管理类的书,居然能让我读得废寝忘食,兴奋不已,恐怕也只有《蓝海战略》了。
这是一本颠覆传统战略思维的著作。书中提出,企业要赢得明天,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以差异化、低成本实现价值创新。
反观自身,我们沉湎于红海的竞争已经太久,胶着在围棋盘的一角厮杀,争夺那一方小得可怜的地盘。我们的核心资源在何处?竞争优势是什么?突破点又在哪里?如何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布局?……这些大问题萦绕在我这个小人物心头已很久很久。看着一个个探索者在黑暗中或茫然,或无助,或心力交瘁;或失败,或倒下,或功亏一篑;我难过,我焦虑,我忧心如焚。
当《蓝海战略》走进我的视野,惊喜地发现,它正是自己描摹勾画、期盼已久的“梦中情人”。“四步动作框架”、“战略价值曲线图”、“制订、执行蓝海战略的六条基本原则”,以及大量的经典案例,特别是“纽约市警察局执行蓝海战略”那一章节,我看了不下五遍,而且情不自禁地将自己所处的媒体组织放在它的坐标系中进行比照。“会见不满意的客户”以突破认知障碍;“从冷点调动资源给热点”以跨越资源障碍;采取“鱼缸瓶式管理”以跨越激励障碍;“管理团队需找个谋士”以突破政治障碍等等,这些理论、方法和策略为自己心中虚拟的理想管理模式找到了依据,梦想中的蓝图一一在书中有了对应的注释。
真可谓一见如故!投入其中,感觉热血如沸,自己的思维和视线,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横冲直撞,如野马脱缰。
读过许许多多的管理类书籍,然而这一次,《蓝海战略》真正把我心中的梦想点燃。读一次,离爆发点接近一步;读一次,能量的积聚上升一次。
当我意识到自己急需一个“出口”时,像是突然从梦中惊醒过来。现实中,不是每一座火山可以找得到喷发的路径!
从此将《蓝海战略》束之高阁,因为,这是一本不该属于我的书,越读,内心越受折磨,我和它,注定有“缘”而无“份”。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漫漫人生寻寻觅觅,忽见豪端蕴秀使你怦然心动;悠悠岁月走走停停,时觉暗香袭来让我心有灵犀。当读书渐渐成为一种需求和习惯,便对书有了一份依赖。睡前看一会,醒来读几行;忙中翻两页,闲来读几本。在书的海洋中找到“恋人”的人,是幸福的,是幸运的。
我们不应该按作者的名声为书排定价值等级,我们并非全凭理性而恋爱。在宗教、艺术、哲学的领域,对书的评论其实不存在最后的权威,真正有资格评论的,是你自己。也许我认为的好书,在你看来一无是处;也许某人终身都把一本大家认为不太有意思的书,当作他自己的世界。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只要我们有一己所得,它的存在,于我就有意义。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读书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脱俗。于女性而言,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养身”之外更需“养心”,内外兼修,应是女人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境界。欣喜的是,我,走出了第一步。
让书香伴随我,走过四季,走过夕阳,直到人生的尽头!(责编:钱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