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格里
几乎可以决定谁当白宫主人
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诸多报刊的创办者与核心撰稿人,30本著作的作者——李普曼,这位美国新闻史上最显赫的传奇人物,参与甚至改变了美国乃至欧洲的现代政治格局——他是真正意义上的“kingmaker”(造王者)几乎拥有决定谁来当白宫主人的权柄。
在他每年例行的欧洲之旅中,伦敦、巴黎、日内瓦、柏林和罗马,所到之处,各国总理和外交部长都要亲自会见,竭力获得他的支持。他们们清楚,这个衣冠楚楚的年轻人是如何影响着华盛顿的内外政策。
这是一部能让读者体味到什么叫“信息爆炸”的传记。斯蒂尔不露感情的冷峻笔触横扫过美国一战前到约翰逊时代最复杂多变、风诡云谲的60年,围绕着李普曼的思想历程和作为,细密地、多角度地描绘了政界、商界、新闻界和学界各色人等和事件。
李普曼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早年热心激进的社会主义,后来成为与大财团、大企业和政客们交往甚密的保守派中坚力量。出身于富有的德裔犹太家庭,却一生竭力摆脱和淡化这一身份认同,作为最早对德国法西斯心生警觉的政论家,对犹太人所受的遭遇,他自始至终保持着令人费解、不可原谅的沉默。
身为报人,他对美国报界引以为荣并积极捍卫的民主和自由抱着悲观的态度。20年代初,他严厉斥责对战时的反叛,指责新闻检查制度和把人们引入歧途的宣传家们。但是,研究宣传和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影响,使他对大众民主产生了深刻持久的怀疑,到20年代末,他开始宣称:必须“限制多数人的权力,挑战他们的道德权威,消除他们的影响,解散他们的力量”。
崇拜者追捧他为“顶楼君王”,而曾与他志同道合的自由派人士攻击他不过是一条“华尔街的走狗”。
这样的论断似乎都过于草率和片面。在罗纳德•斯蒂尔看来,在李普曼自由主义的标签下,一直深深潜藏着保守主义的气质。他关心正义,但更担心与权力中心分离。在他的头脑里,政府是一组精细复杂的操纵装置,民主是使大众专制得以升华的方式。在后来成为传播学经典的《舆论学》中,他将人划分为“局内人”和“局外人”。对“那帮懵懵懂懂的乌合之众的蹂躏和喧嚣”,他避而远之,也远离其中一些合理的声音。
精英身份的李普曼不过是个柏拉图主义者,幻想着用道德和理智化身的哲人王统治来实现他所追求的完美世界秩序。
同样是这个冷静克制、在《道德序论》中倡导并亲身实践禁欲主义、视声誉为生命的李普曼,在50岁的时候,竟然和密友的妻子发生了私情——他被海伦的机敏、活力和头脑所深深吸引。这段引起轩然大波的婚外情暴露后,他得到了他所爱的女人,抛弃了第一任妻子和沉闷的、毫无共同语言的20年婚姻,也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李普曼一生没有得到阿姆斯特朗的原谅。令人感怀的是,阿姆斯特朗死后,遵其遗嘱,4封被他无意中截获的情书送到了收信人手中,时隔37年。
[美]罗纳德•斯蒂尔著
中信出版社
《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
译林社09年1月
这是10年前的一本回忆录。这本书真正火起来,要等到10后奥巴马当选国会参议员的时候。他的自述让我们看到:从母亲那里,他继承了弥合分歧、保持开阔思维的能力,以及好奇心、同情心和对冒险的热爱;从外祖母那里,他继承了实用主义、冷静的头脑以及在风暴中心处变不惊的能力;从外祖父那里,他学会了打牌,也学到了外祖父对生活的热情和“一切皆有可能”的生活态度。
《中国男人调查》
张结海 著
江苏文艺社 09年1月
比利时女人对于中国男人追求外国女人有多少机会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如果他非常有趣,成功率95%;如果他非常帅,成功率85%;如果他非常有钱,成功率50%;如果他既有趣又很帅还很有钱,成功率100%。法国女人对于她的中国男友Mike的顾家很有感触,“Mike来我家时,看到我没有洗碗,就会帮我洗掉。”她也从未觉得中国男人的性能力有问题。尽管中国男人在一些西方女人那儿获得了很高评价,作者还是认为,中国男人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女人,存在着一种畏惧心理。
《西方哲学史》
[美]S•E•斯通普夫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09年2月
有关苏格拉底,作者批驳了雅典人将他混同于智者派的说法,“智者派……是怀疑主义者,不相信有任何确定的或可靠的知识。此外,他们还得出结论说,既然所有知识都是相对的,那么道德标准也是相对的。相反,苏格拉底……坚定地追求真理,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为确定的知识寻找基础……他将知和行联系起来,所以认识善就是行善。”在审判他的法庭上(罪名是不敬神和腐蚀青年),坚信自己无罪的苏格拉底提议雅典人为他颁奖,他将自己和“奥林匹克比赛中赛马、赛车夺冠的人”作了比较,骄傲地说,“这样的人只是让你们表面上快乐,而我是令你们真正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