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传统的范式控制

2009-02-23 09:30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范式传统文化

花 鸥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了“范式(paradigm)理论”,并提出“范式”这一概念,虽然库恩的“范式”概念有21种不同含义的解释,但基本意思大致相同,认为范式是从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是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世界的框架和价值标准,是集信念、理论、技术、价值等为一体的一个范畴。库恩从社会和历史角度,把哲学、社会和心理因素引进范式理论中,他所提出的范式,通俗地讲,也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为大部分社会共同成员所广泛承认的问题、方向、方法、手段、过程和标准,其实质可以看成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从范式概念所引发出来的范式控制(paradigm of control)就是指社会共同体所遵循的世界观与行为方式对整个社会的功能结构与运行机制的一种约束与限制,这样的宣称隐含着合理与合法价值的一种标准预设。

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中国三千年历史文化所沉积形成的,以儒家为中心的“伦理-政治”型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有范式的特征。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以圣贤君子为教育的目标,以“四书五经”为教育主要内容,以经院主义的教学方法的教育传统正是这样的传统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形成的,特别是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开创科举制,并经唐代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的考试制度,把选材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今后的教育传统影响至深。

一、 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范式的形成与发展

为什么在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范式能够起这么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呢?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说,遗传赋予每个种族中的每一个人以某些相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形成了这个种族的气质,勒庞所说的遗传不仅包括生理上的遗传还包括遗传本族所具有的相同的情感和意识,形成所谓的气质也就是本族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些气质的外显形式,当然反过来文化也会经过遗传成为有文化特质的气质。令人惊奇是这时候文化完全成为一种潜在形式,对人或者种族、民族起了一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对现象和行为的理解不得不加上对文化这一条件的限制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和复杂的概念,一般对文化有三种分法:一是二分法,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或者称之为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二是三分法,物质、精神与制度;三是四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因为各种文化的分法是立足于研究重点的自由,研究重点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否定关系,但是任何文化的价值都不应在于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在其所凝聚在人类精神活动的痕迹上。因此,本文所采用的是狭义上的文化概念,即思想观念层面上的文化,而文化范式其实就是更加狭义的文化,它与文化概念的最大不同在于文化范式本身所具有的方向性、指导性和控制性,所以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文化范式也有所不同,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最大圈代表文化;四个小圈代表四种类型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中心的稍大圈代表文化范式;四个箭头的方向与长短代表文化范式指向性和控制程度。

本文大致把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分成五个阶段。

1.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蜂起,学派林立,思想自由,出现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术流派,各流各派相互学习,极大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这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此时已经萌发了中国文化的大致走向。

2.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定型期

秦汉时代中国大统一,文化继续向前发展,汉武帝时期,儒士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把儒学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统一的传统文化基本确立下来。

3.繁荣的隋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隆盛期

此时的中国文化进入隆盛时期,继承了魏晋时代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发展,以更开放的姿态,兼容并包大胆吸收各民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科举制度的确立,把选材和教育培养制度结合在一起,为中下层庶族阶层向上层的流动打开了便利通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制度中的一大创新。

4.高度繁荣的宋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极致期

宋明两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所谓的宋明理学,它影响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宋明理学把儒家哲学化,把儒学推崇的“三纲五常”等政治伦理道德说成至高无上的天理,从哲学上加强封建政治的统治,可以说宋明理学把儒学文化推到了极致。

5.承古萌新的清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承古萌新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承古萌新的特点,在思想领域,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涌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的思想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的局面逐渐出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可以简单说是“儒学”,儒学的形成是由孔子开始,创立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模式,然后由董仲舒确立,最后由朱熹发扬。古代社会所形成的教育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逐渐完成其基本结构构建的。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明清西学东渐的三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虽然受到外族的冲击有所损益,但是“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仍然是中国的一种主流文化范式,教育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必然受到主流文化范式的影响与控制。

二、 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传统的控制

“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作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价值标准,它与文化同样具有内隐和外显的特征。内隐就是隐含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中,只能通过抽象和推理的方式概括出某种群体所共有的心理倾向,如倾向与偏好等。显性就是寓于传说、事件和人的行为之中,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身临其境的观察和聆听,能够直接总结出来的文化样式,如语言、文字、婚礼仪式、服饰等等。因此,从一般上意义上讲“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主要也是通过显性方式和隐性范式来达到控制教育的目的。

1.以内在特质表现的隐性方式控制

从隐性层次看,几千年形成的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开始可能仅仅是因偶然现象逐渐被某些社会群体所接受,后逐渐变成一种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肯定性心理倾向,一旦形成稳定倾向或定势,要想改变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还要承受外界对外在情绪的一种压迫与干涉。“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具有内在制约的强大力量和广泛的渗透性的特性,看不见却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文化范式,几乎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各个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2.以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模式的显性方式控制

所谓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或模式是指能用字符和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模式,如语言、文字、行为规范、服饰、饮食文化、居住习俗、礼仪方式等等,范式正是通过这些显现的外在文化特质与模式来影响教育,通过诸多表现形式影响人来对教育进行具体操作层面的干涉和控制,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灌输,通过制度规范、纪律约束等带有强制性的手段实现某种教育目的。比如,各民族把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再如,古代以经学为主,学生主要学习“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这种重礼法重礼数的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样也影响着以后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或态度。比如,北齐的颜氏家训、宋朝的放翁家训、元朝的郑氏规范、明朝的庞氏家训、清朝的校友堂家训,其内容多侧重于伦理道德和遵守礼法的规范。

三、 传统文化范式控制下教育传统形成的历史根源

传统的中国教育体系包括传统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等,中国教育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熔炉中铸造出来,中国教育传统是在以伦理——政治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土壤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样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以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

古代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农业为主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古人具有一种强烈的固守田园,不愿迁移的心理倾向。在社会基本格局上则表现为无数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部落家庭和地区,而在血缘关系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宗法制度,更是一种以“君臣、父子、夫妇”的宗法原则织造成一张坚韧、疏而不漏的社会巨网。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表现为宗法等级,官员的分类上,则有爵位等级官僚的级别等级;在平民内部又有户籍等级之分;按职业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职业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婚姻衣着,住房等方面有严格规定,宗法等级制度所具有的这种外在合理性、内在严密性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有一定反映。同样反映在教育上也就必须出现教育等级划分,在现实教育中把学校划成三六九等,有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部属院校与省属院校之分,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之分。学校等级不同享受政策就不同,破坏了公平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竞争机制。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权力追求

古代教育一开始就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中国教育传统,由此派生出来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以及当今社会“追腕热”的观念,把教育当成改变个人地位的手段与台阶,表面上重视与发展教育,造成教育蓬勃发展的假象,实则却隐藏了教育畸形发展的隐患,不利于社会多元化结构才人培养的需要。

3.伦理道德规范的不可抗性和不可逆性

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古代社会,特别重视人伦道德,呈现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重伦理轻功利,重人文轻自然的教育价值观,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古代教育从总体上讲,是教育学生做人,不教育做事,教学生从善,不教学生求真的;在教育内容上,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性内容,使学生养成一种脱离实际,向内追求,自我封闭,崇尚虚荣,不讲科学,妄自尊大的心理趋向。

4.科举制度对教育影响的余威尚存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科举制度开始于隋代,经过唐宋明代的几次大调整逐渐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科举制作为新事物刚出现时迎合了当时选材用人的需要,比较公正公平,确实挑选了不少人才,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其弊端日益显露,科举制度把考试与教育联系在一起,把学校变成培养官吏的地方,变成了科举的预备机构,使学生盲目服从,培养奴性,考试成为教育的指挥棒,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强加给学生,甚至要剥夺他们独立的感觉与思维,可以说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但由于外部强势力量控制,人反倒成为它操纵、抑制、奴役的对象。

四、 启示

在中国超强稳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中,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总是保持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状态:一方面,中国社会所持有的文化传统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制约与控制人们对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与作为;另一方面,这种稳定的教育方式内容又使传统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再生。这种关联的特殊性就在于传统文化范式通过教育这种方式进行向上或向下自我复制与巩固,与其说是教育对传统的保存于传递,倒不如说这是传统文化范式一种特殊控制作用,是对自身行为规则一种自我复制的强化。

不同的民族与国家,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当然在文化范式控制下的教育上也会有所不同。《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体系是每一民族意识,文化与传统的最高表现形式”,“既然没有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完全相同,那么国家教育的多样化也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一国教育不充分考虑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另一种不同的文化范式看待教育,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方式方法的话,必然会使本民族与国家的教育遭受损失。因此,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和改革,不但要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而且必须考察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的影响与控制作用,考察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中国式现实土壤,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当今教育的过与失。

参考文献

[1] 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齐鲁学刊,2007(4):13.

[2] 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 傅维利,刘明.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4]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6]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 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付一静)

猜你喜欢
范式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