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学校教育中的“超前化”现象

2009-02-23 09:30袁贵雨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教育

袁贵雨

一、 现象

在今天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超前化”的现象。在国家“十五”规划所说的“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是指保证教育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1]。文中的“超前化”所指与之并不相同,它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安排超过了国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的进度超过了儿童和身心发展的正常速度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化”。在学前教育阶段,就有默写拼音、识字、背唐诗、简单运算、少儿英语、艺术等科目的设置,美其名曰“智力开发”。在小学阶段,将儿童入学年龄提早一年,由6.5周岁提前到5.5周岁的现象并不少见。学校在教育内容上,小学教学中涉及部分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语文、数学和英语等科目,初中阶段学习涉及部分高中阶段内容,高中阶段教学中涉及部分大学的教育内容。结果就是:幼儿园的学生读小学的书,小学学生读初中的书,初中学生读高中的书,高中学生读大学的书。“神童”、“少年大学生”以及贯穿整个教育阶段的跳级现象也都是教育“超前化”发展“丰硕成果”的表现。

此外,学校在各个阶段还将教学的进度拉快,在原先教学大纲安排的时间段内提前将教学内容完成,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为了保证主课的超前完成,中小学教育中往往忽视学生在道德、身体、美感欣赏、音乐能力等方面发展,经常出现主课(语、数、外之类考试主导科目)挤占副课(音、体、美、信息课等)的上课时间。这样,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剩余的时间可以全部用于复习,从而在各种考试取得高分和靠前的名次。这种做法在高中阶段尤其明显,往往三学年所有的课程在高二结束时就已经上完,高三学年全部用于高考复习。在实际中,这种激进的教育做法大有市场,尽管大家都不提,却都彼此心知肚明,学校、教师和家长也积极拥护并施行。为什么基础教育领域甚至学前教育都存在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二、 对学校教育中“超前化”现象的原因解析

1.深层的原因

(1)客观化的知识观。近代社会随着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牛顿的物理世界观大获成功。自然科学的成功也改变了人们的知识观和人类对待知识的态度。在这种世界观影响下的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表现为对独立存在的实体的认知,科学知识恰是对独立实体的认知形成的知识,它使人类在认识、了解、开发、利用自然界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将人从自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因而“科学知识”几乎成为了现代知识的代名词。科学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适性、确定性和中立性。在主客分离的思维下,人通过自身的理性把握客观知识来认识和了解世界,认为掌握了对世界的认知就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占有知识越多就越成功。于是我们的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占有越多的客观化知识。在现实中的教育中,以传授科学知识和标准的技能作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现代教育认为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受教育者。

(2)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教育评价、选拔机制。今天的学校教育,受着客观化知识观的强烈影响,对于学生的优劣评价依然是偏智性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因为现代性教育视知识为客观、普适、中立和不变的。自然,谁掌握了最多的知识谁就是优秀学生。在一种统一标准的考核模式下,分数高低、成绩好坏成了判断学生优劣的最主要准绳。学校则成了教学训练的场所,它的任务是追求更高的升学率。教师的最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如何熟练应对考试。为了让学生尽可能掌握客观化的知识,学校课程的设计成为线性模式,在课程开始时就有一个预设的目标,衔接也是一级连着一级。课程结束时以预设目标的是否实现作为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采用注入式教法。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知识、技能和做题技巧,只局限于需要考试的部分,而不论它们的实际意义。因而迫使学生一味地追求在一定量的时间内接受大量不论有无实际意义的“知识”,获取在考试之中的高分。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显得不重要了。这样,在考试中获得相对较高分数的学生会成为“优者”胜出,而其他人则作为“劣者”被淘汰。单纯强调考试成绩,造成在实践上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其选拔的基本原则就是“优胜劣汰”,是“按照社会判断和评价的一定模式和标准,对受教育者进行评价和分流,形成了一种精英式的教育体制”[2]。这种体制从深层次上促进了学校“教育超前化”现象的产生。

2.直接的原因

(1)高考升学竞争压力像链条一样,一环套一环,由上而下传递至学校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受高考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有几种奇怪现象:“一是高考升学从娃娃抓起;二是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转轨;三是学校异化成为训练考试熟练工的工厂。”[3]其实现在的学前教育领域,已经受到高考影响的侵袭,直接开始专门课程的学习了,幼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变了形。对于每一位普通的学生来说,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仍是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学习目标。从一进入幼儿园,他们就已经处在这一目标的竞争行列中,小学、中学就更是如此。为了能比其他的竞争对手占据优势地位,必须保证在个人的发展上时时领先其他竞争者一步,每一名学生都需要付出不同寻常的艰辛和努力。“超前化”教育的做法在学习的进度和知识的掌握上,可以帮助学生保持领先一步的优势。所以,在高考压力下,大家选择“超前化”教育不失是一个“明智之举”。

(2)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每一名学生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在升学竞争中考入名校或重点学校,最终考取某所重点大学。他们对子女的学习尤其重视,唯恐子女在学习上落后于别人,也舍得在孩子身上进行教育投资。从学前教育阶段就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幼儿园办的“兴趣班”、“特长班”、“双语班”往往报名火爆,而不这样做的幼儿园甚至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又给孩子聘请家教,买各种辅导资料,报各种名目的学习辅导班,如英语班、作文班、奥数班等等。他们对儿童的成长规律并不了解,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存在误区,依据主观意愿,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怎样培养就怎样成长,把孩子当作一个听话的智能学习机器。报纸曾经报道家长为让孩子集中精神学习而让孩子吃兴奋剂的事例就是这种心态鲜活的证明。为了不让孩子学习落后,也积极拥护“超前化”教育。

(3)学校、教师为了追逐多种利益,直接推动“超前化”教育。升学率仍是当前评价学校质量的标准。追求升学率可以为学校带来许多明显的利益,如评选示范学校、重点学校、星级学校;获得更多教育经费;为自己招收好生源增加砝码;同时也可以为学校收取择校费、赞助费等提供保障。为获得这些利益,学校会尽可能地采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升学率,“超前化”教育可以帮助学校达到目的,因此,有些学校就不顾及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而积极推行“超前化”教育。另一方面,升学率也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如在奖金、加薪、荣誉、评职称和晋升机会等方面都会给教师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所以,教师群体也会在教育活动中积极推动“教育超前化”。

(4)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对优质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在目前的中国,相对于庞大的受教育需求人群,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是有限的,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满足,因此,必然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于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种种考核方式,最后以分数成绩的高低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来决定谁是优质资源的获得者。由于历史和政策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又恶化了这种现象。在中国,不同省份学生在高考中考取大学的名额存在明显的普遍的地区差异。从现实情况看,各地学生获得进入清华大学的名额差异很大。2008年,北京每350人可获一个名额,上海、安徽、山东分别是:1人╱2900、1人?筑10892、1人?筑11111,地区与地区差异很大,其中经济发达地区占有更多名额。优质资源的有限性和分配不公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存在非常激烈竞争。学校教育采用“超前化”教育可以确保学校和本校的学生在同对手的竞争中占得先机,于是,在这种状况下,大家不约而同地开展“超前化”教育。

三、 “教育超前化”的危害性

1.“超前化”教育违背了学生健康成长的规律,伤害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正常发展被异化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本意在于让教师帮助下儿童由现有水平发展达到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超前化”教育忘了前提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以儿童一定的成熟水平作为基础。结果就变成了为取得短期效益,不顾学生成熟水平,人为强行扩大“最近发展区”的激进的“超前化”教育。“超前化”教育追求那些高效而实用的教学手段,力争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掌握知识数量的最大化成为教学的目标所在,由此出现了诸多被称为科学的、快速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于是教育学变成教学学,教育心理学变成了生物学+实验学。

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就有“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以及“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的要求,并且指出:“幼儿教育应该是启蒙性的,在学习的范围上广泛,但没有必要专业化。”可是今天的教育从一启蒙开始就被灌输大量的死板知识,给每一位孩子留下恐怖的第一印象:从小就认为学习是最苦最累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想学,是大人让他们学习的。于是,他们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就从心理上排斥甚至抵制学习。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未必真的热爱学习;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同时,“超前化”教育只注重和考试挂钩的科目的教学,忽视那些与人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德育、音育、美育、体育但在现行考试体制中不突出的科目,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只是培养一种畸形的人才。但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并获得幸福。带有极强功利性的“超前化”教育显然看到的只是眼前的近期效益而忽略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典型的教育中的“涸泽而渔”。

2.“超前化”教育效果不大,却耗费了大量的资源。

许多家长认为对孩子提前进行教育就可以在以后的竞争中始终领先他人一步,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著名的格塞尔爬梯实验表明:两个孪生子,一个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每天训练15分钟,到了54周的时候,他终于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了。另一个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结果只用了两周就能独立地爬楼梯了。“超前化”教育一时取得的优势随着同龄人的成长会渐渐被追赶上来。所以许多孩子在早期教育的优势并不能一直保持下去,他们在进人小学四、五年级时,就会被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渐渐赶了上来。为了追求这种一时的优势,家长们在孩子身上投资却颇多,即使普通的工薪家庭也不敢含糊。为了不使子女在学习上落下,家长为子女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复习资料、买学习用具、学习可以加分的特长如音乐、绘画,真是一个也不能少,耗费了大量的金钱。

学校中大力推行的“超前化”教育也只是使学生获得一时的优势,当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更重要的是发挥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恰是“超前化教育”所大大忽视了的,导致学生以后的发展停滞、受阻。但是由于重要升学考试如中考、高考,只需要考一次,“一张试卷定乾坤”,只要学生在这些考试中领先其他学生一次就大功告成了,同时也宣告了学校教育的成功,至于学生以后发展怎样,似乎就与以前的教育方式无关了。所以即使这种优势只是一时的、短暂的,也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学校中,对于教学往往抓得最紧,给主要认任课教师施加压力,定下军令状。为获得好的成绩,一些普通学校在招生生源上用尽手段,多方网罗;在教学上,学校投入各种资源保证成果,如挖来优秀师资,开设实验班、重点班,大搞教学试验,学生学习也要加班加点等等,而这些都耗费了家庭、学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四、 结语

在中国,“超前化”的教育还有其存在的现实土壤,它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阶段的一个表现,从存在到消失还有一段艰巨的工作要完成。但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在宏观层面上,一要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公正合理 地分配教育资源,做到教育的城乡均衡、地区均衡、学校均衡;二要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模式,打破单一的以分数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新的评价模式应是多层次、全面的客观的。

在中观层面上,改变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真正职责在于“育人”,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学业、心理、情感、道德方面丰富而丰满地发展。教育的目标应转变为帮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课程的设置上,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开设全方位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全方位发展为主旨。

在微观层面上,对于教师,改变现有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的任务不是保证学校的升学率,而是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是解放学生潜能的启发者。所以,对评价教师应是全面的,立体的。在纵向评价上,除了教学能力,还应包括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学习能力、协作共事能力等;在横向上评价上,结合领导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教学中,给教师施展的空间和自由,这是最重要的。

对于家长,提高家长的素养,更新家长教育观念。许多家长传统教育子女的观念仍是传统的,他们需要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减少对于孩子的学习干涉,而不成为监督孩子在家庭学习的“监督教师”。家长要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家长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多肯定他们优点,多关爱自己的孩子,也要承认子女学习上的差异。

“超前化”教育实质是教育抛弃了人,人也抛弃了教育。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努力恢复人与教育的本真关系,抛弃这种激进的模式,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百年树人”,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涛等.试论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问题.高等农业研究,2002(2).

[2] 王文营.论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0).

[3] 郭振有.改变“应试教育”之我见.中国教育学刊,2006(6).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长错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