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强
学校特色就是优势,就是实力。有特色的高校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或者说只有彰显学校个性,才能真正融入共性,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关于河南高校创建一流大学的路程,笔者可以套用一句话来表述:面向世界,立足中原。只有这样,一些河南高校才可能真正迈向一流。
放眼世界,找准学校定位
“一流大学”是一所高校丰厚的无形资产,非常有吸引力,因此现在中国很多大学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者退而求其次地提出创建全国一流大学。实际上,一些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弄明白什么样的大学才算是一流的。创建一流大学,高校管理者们必须首先研究清楚两个问题:什么才是一流大学?如何创建一流大学?以“世界一流大学”而言,目前高等教育理论界对于它的内涵和外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2001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内涵:一流大学应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流大学可以有很多种定义和表述,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创造知识和培养人才,还有就是对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笔者认为,一流大学既有大致普世的标准,也有不同国度、不同区域的要求。针对河南高校的现实状况,创建一流大学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一流大学理念。要创建什么样的一流大学,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相对高等教育发达省份,河南高校中特别有影响、有名气的高校比较少,但是河南有很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础,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历史很长,而且有上百年的学科积累,有强烈的创建一流大学的愿望。教育与经济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中部经济社会发展对河南高校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对于河南高校而言,要有创建一流高校的理想和雄心,更要有比较切实的思路和举措。现在首先是要考虑如何把自己建设成国内同类学校中有影响的学校。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历史,有不同的优势。所以,河南高校应该紧紧围绕中原经济社会的发展,立足中原,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和强势学科,尽快把自己建设成为国内高校中有影响力的一流高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人民群众也对优质教育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可以说,现在中国高校正处于一个好的发展机遇期,河南更处于中原崛起的大好时期。所以,河南高校应该把握这个机遇期,找准定位,弘扬特色。如对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这样的高校,创建成国内一流大学应该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同时这些高校的目光也应该放得长远一些,把创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作为一个中长期的目标来努力。近期,这些学校还主要是发展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重点、发展举措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河南一些高校成为一流大学完全有可能随着中部的崛起而成为现实。
发展特色,做好学科建设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大学不注重自己特色学科的建设。很多高校都是社会热门什么专业就“一窝蜂”开办什么专业,这已经影响了中国高校的健康发展。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是一流的,当然他们整体学科都比较强,但是在整体的学科“高原”里面总是有几座学科“高峰”。哈佛大学是这样,斯坦福大学也是这样。中国一些著名大学也是这样,如上海交通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电机、通信、管理等学科特别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仿照苏联高等教育体系,把专业划分得过细,实际上这是与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的规律相悖的。“文革”后,中国很多高校开始改变苏联模式带给学校发展的负面影响,但是一些学校在转变中没有想得很清楚,结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开始“一窝蜂”地建设综合性大学。人们以为综合性大学才是高层次大学,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于是,很多高校在这一思想的误导下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趋同的道路,甚至形成了大学雷同化的倾向。大学雷同化首先就表现在学科的雷同上,例如金融学科,全国有几百所高校都有金融系。高校过分追逐所谓的社会需要,导致了千校一面,其后遗症会慢慢显现出来。
在研究国外一流大学的发展过程后,我们在冷静地研究中国大学的未来走向时,会发现高校必须把发展自己的学科特色、彰显自己的学科重点作为努力方向。国内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效,加上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有意识的倡导,过去那种“一窝蜂”的雷同现象正在得到有效的改变。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由于地处中原,一些学科非常有特色。所以,怎样在坚持自己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更好地扬长避短,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两所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在笔者印象中,郑州大学以理工见长,河南大学以人文为特,正好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各自发展自己所长,做自己能做和该做的事情。立足河南,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可能是地域和历史的原因,这两所高校长期以来得到的国家资金支持相较于其他国家重点高校显得少,这是劣势,但是也可能是河南高等教育的幸事。因为资金有限,高校在利用上会“惜墨如金”,能够一心一意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比如,河南大学的文学、艺术、民族体育、历史等专业,如果能够坚持自己的特色,围绕自己立足中原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力量,快速迈向全国一流行列应该是指日可待的。相反,现在一些高校得到的资源比较多,结果不断发展新的学科,反而成了“大杂烩”。资源分散,领导精力也分散,学科发展长期性、传承性和累积性的规律就得不到充分的坚守。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中国科技大学。该校多年来本科规模不扩张、上新学科慎之又慎,在短期内看起来发展慢了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强势和优势学科方向上才会有跨越式发展。经过多年的坚守,中国科技大学强势学科越来越强,特色越来越彰显,注重内涵建设,巩固了在国际国内学术上的地位,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这对河南一些高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自我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现在,我国高校和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更多地反映在师资水平上。良好的师资无非来自两种途径:引进和培养。在过去一个时期,很多高校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才引进上,这样很有远见,也卓有成效。这在一个时期、一些区域是切实可行的,因为一位著名教授的引进很可能直接把一个学科推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但是任何东西都是发展变化的,如上海,过去引进人才条件优越,随着引入人才成本的不断提高,现在在引进人才上也出现了困难。因此,这迫使高校在继续坚持引进人才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努力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中青年才俊。比如,上海交通大学2004年提出“人才强校”战略,2008年又开始实施“晨星计划”,专门针对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给予奖励和支持。对列入计划的青年教师连续支持三年,而且第一次就覆盖到300多人的范围。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理念的转变。学校过去把主要精力放在有影响的教授身上,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潜力的青年人身上;过去主要是锦上添花,现在主要是雪中送炭。除了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资助外,上海交通大学还加快建设青年教师公寓,改善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还专门成立一个基金,每年送100位优秀青年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或实验室去进修学习,师从一流大师。如此坚持数年,一定会有成效的。这大概也是中国大学发展的一种必然。
除了师资,笔者认为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管理的元素也一定不能忽略。管理也是生产力,现在一些高校很注重青年管理人才的培养,如上海交通大学每年都会送一批青年管理干部到国外学习考察,并将其作为一种制度贯彻下来。学校已经把管理人员培养放到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学校把青年管理人才的培养也纳入“晨星计划”中,实际上就是对创建一流大学这一目标认知的深化。
相对而言,河南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优势不多,可能还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一些高校花了大量精力引进和培养的人才又流失掉了,这确实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要想留住人才,怎么办?留住人才除了物质生活条件的问题,还有一个发展机会、发展空间的问题。学校如果能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比如把某个学科做成全国第一,某个项目前景灿烂,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收入不是最高,但是相对稳定,除了要继续保证他们有比较体面的收入,更多的是要用事业前景发展空间来吸引他们并切实为他们创造好的人文环境,营造好的工作氛围。
河南高校要善于利用中部崛起的机遇,利用21世纪头二十年国家的战略机遇期,利用丰厚的发展历史和传统的学科特色。要通过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一方面坚定不移地眼睛向外,吸引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到河南工作,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本区域青年才俊的培养上。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后者显得更为实际,也更为长远和可持续。应该看到,快速的发展变化正给河南带来诸多吸引人才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才会更加看重发展前景和发展机会,对地理位置和区域的要求会相对降低。追求自我实现、要求被尊重和受重用正成为新时期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一个特征。大学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这些要有超前的意识,人才工作要扎扎实实,赋予知识分子尤其是年轻人更多的责任,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这才是一种负责任、有远见的表现。
总之,河南的高校要创建一流大学,首先要找准定位,找到能够彰显自己特色的方向,坚守自己的目标。同时要注重“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善于、敢于追踪国际的学术前沿,善于瞄准和对接国家的发展战略,“立地”就是要非常注重和地方社会经济的结合,并在这个结合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贡献求发展。“顶天”以求立身,“立地”以求立命,河南高校要利用战略机遇期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