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小胜
2008年10月18日,中国当代电影大师,著名导演——谢晋走完了他85年的人生旅程,永远告别了他毕生钟爱并为之不倦奋斗的电影事业,永远离开了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离开了他的亲朋好友和无数崇拜他的影迷们,在他的家乡溘然长逝。有人评论说:谢晋的辞世,是一个电影时代的终结。这话一点都不假,不论人们怎么议论他,也不论从什么角度去看他,甚至有人歇斯底里侮辱和诋毁他,但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他是一个巨人。他发现和培养的众多演员都已成为明星活跃在演艺界,他所执导的许许多多几乎都是鸿篇巨制的电影深深地打动和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他对电影事业的突出贡献也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中国电影的纪念碑上,深深地铭刻在广大人民的心坎里,使他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2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谢晋曾经有过一次近距离接触,就是这短暂的接触,给我留下十分难忘的记忆。
1984年初,我任解放军某团副政委。有一天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叫我率领一个步兵营和一个汽车连前去参加谢晋导演指导拍摄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任务。上级非常重视这次拍摄,无条件满足剧组要求。为了使影片效果逼近实战,再现宏大的战争场面,军区抽调多兵种参加。除了我们步兵,还有炮兵、坦克兵、工程兵、航空兵等。一时间,云南省中部这座小小县城驻满了军队,热闹非凡,就像过节一样。
为了感谢部队的大力协助,在摄制组举行的欢迎会上,我第一次见到谢晋。他身材愧悟,戴黑边方框眼镜,说的是带江浙口音普通话,举手投足间透出一种学者气质和风度。谢导代表全体摄制组演职人员向参演的所有解放军官兵准时到达集结地,从而为完成摄制任务奠定基础而表示衷心感谢,并向在场人员鞠躬致谢。他说:“在坐的就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现在我们一起要把那场战争在电影里重现,是对曾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人民解放军的一种纪念,也是为祖国献上的一份厚礼。我相信,通过咱们共同努力,任务一定会完成得很好!”他的话博得了长时间的掌声。接着他说:今晚我们组织一个文艺晚会,节目由影片里的演员们表演,也算让他们提前跟广大官兵“见个面吧”。
结果,当天晚会因为唐国强、吕晓和、何伟等几个演员上街转了转,被当地群众围观而晚到了一会,影响了正常开演。谢晋对他们发了脾气,批评得很厉害,谢导批评他们:“你们还有时间观念吗?今晚的观众是谁?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他们是英雄。你们对得起他们吗?”几个演员就像做错事的孩子,规规矩矩的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严肃”、“要求认真”、“一丝不苟”,这是谢晋给我的第一印象。
按照谢晋的规划,拍摄抢渡红河的场面是重头戏,所有部队必须按规定时间做好准备。于是在一个几千米长、几百米宽的湖面上,一夜之间工程兵部队就搭建起两座相隔6~70米的舟桥;炮兵、坦克兵分别开着炮和坦克与我们步兵进入预定出发位置;十多个摄像机组分别从陆地不同方向以及直升机上多角度、立体式对准摄制目标;效果组则在水下、在舟桥旁、在陆地……预设了很多很多炸点。
这里,我不能不提一件有惊无险的事。当谢导一声令下,拍摄正式开始时,所有部队分二路迅速通过舟桥,一支由步兵、炮兵、汽车组成分批次从左侧舟桥通过,而另一支由坦克和随伴步兵组成则从右侧舟桥通过。此时,各处埋藏的炸药倾刻同时爆炸,并且在以后的数分钟里,爆炸声接连不断,真实再现了战争场面。我作为部队指挥员之一,有幸与谢晋在一起目睹了拍摄的过程。突然,由于炸点太靠近舟桥,将岸边的泥土炸飞几十米高。顿时,整个水面被尘雾遮住什么也看不见,整个桥体剧烈晃动,而这时坦克已开上舟桥,坦克驾驶员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谢导一声“糟糕”,我们都意识到坦克会不会因视线完全被尘土遮挡而栽进湖底?大家心里都捏了一把冷汗。结果当尘土稍稍散开一些后,从朦胧中隐隐看到坦克仍在舟桥上行进。谢导这才放心了,“我们的坦克兵真是了不起”。好惊险的一幕!原来坦克在那一瞬间立即减速行驶,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
经过几天紧张拍摄,参演部队顺利完成任务。谢晋非常满意,在撤离现场时,摄制组一名摄影师为我和谢导留了一个影。能够和赫赫有名的大导演合影,我感到非常荣幸。但是我没有想到,就是这张普通的合影,谢晋会记得如此清楚。几个月后,谢晋嘱咐他的制片主任汤丽殉女士给我写了一封信,并且附上了这张照片。这让我惊讶不已,我想作为一个著名的电影导演工作那么忙,走过那么多地方,接触过成千上万的人。与他合过影的领导、名人、不计其数。这次拍摄参加部队又是那么多,番号那么多,他竟然能够在成千上万张合影中记住我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人,并且准确地把照片寄给我,他超常的记忆实在了不起。谢晋——个多么认真负责的艺术家,一个多么杰出的导演,我敬仰他!
我收到这张照片时是南疆另一场战争——老山、者阴山战斗打响的时候。我所在的部队早已奔赴前线。也许对于今天在长期和平环境中无忧无虑生活的人们来说对那场战争的记忆早已淡忘,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是咋回事。可是对于亲自从战争中走出来经过枪林弹雨洗礼的人来说,那场战争,以及《高山下的花环》反映的那场战争的点点滴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那些经历是他们的共同荣誉,是他们对伟大祖国奉献的赤子真情。我收到照片时是因为代表所在部队参加原昆明军区为第一阶段参战部队召开庆功会,暂时离开前线途经营房时收到的。由于时间紧迫,便连夜匆匆给谢导和整个摄制组回了一封信。
我写道:“和你们相处的时间是短暂的,却又是那样令人难忘。人们都喜欢电影,有时也喜欢对她评头论足,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拍摄一部电影,我们的电影工作者该要付出多么艰辛地劳动,国家又要耗费多大的资金啊!我坚信你们的努力一定会赢得全国人民的赞誉,尤其是《高山下的花环》这部新片,人民期待着我们的干部战士期待着她的早日诞生。同时,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影片从上影出厂。
在参加影片协拍后不久,我部奉命开赴前线一一麻栗坡进行自卫还击作战……
“有人说八十年代的兵难带,八十年代的干部难当,我也曾有过这么个认识。但是在战场上,我的观点完全改变了。我们八十年代的军人是最有希望的一代军人,是祖国最可放心的一代军人。略举几件小事吧:
”部队出发了,因为营房需留人看守,我们留了两个连队,但是留下来的官兵们并不安心,很多人坚决要求上前线。有一个战士偷偷地在老乡帮助下‘混进其他单位的后勤物资运输车上前线了。他给连队干部留了一封信:连长、指导员,我知道没有
求得你们的同意,我走了,这是违反纪律的。但我一定要到前线打仗。假如我将来能够活着回来,我愿接受组织的任何处分;假如我牺牲了,请不要难过,请你们去看看我,原谅我……
有一个战士在修工事时被敌人的炮火炸伤,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还年轻,仗还没有来得及打就负伤了,我还没有尽到责任,求你们赶快治好我,我还要上战场;第二句话是:其他同志伤了没有?最后终因伤势过重,牺牲了,年仅19岁。
我们的侦察兵在深入敌方执行任务时,排长牺牲了。为了抢回排长的遗体,回撤途中与敌人周旋。结果五个战士又负了伤,在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对牺牲的排长不离不弃。在他们心里想到的是战友,装的是一种伟大的战友之情。
某连副连长,在他当兵的八年里,没有回家探过亲,家里有年迈的父母,还有未过门的未婚妻。这次本来打算回家探亲结婚的,因为战争不得不再次推迟婚期。结果在坚守阵地时被敌人的炮弹击中,虽经奋力抢救也未能挽回他年轻的生命。而他的亲人们每天还在望眼欲穿地盼他回去完婚。当地政府把他的噩耗告诉亲人时,未婚妻强忍着悲痛,隐瞒了这个不幸的消息,照样天天侍候着两位老人。她给老-人说:‘爸、妈,我会一辈子和你们在一起的。家义(副连长名字)在部队没事的。多纯朴的人民,多伟大的人民!
这里山特别高,坡特别陡,路滑难行,地图上看最多不过二公里的路程,走起来最快也需要三个多小时。晴天,空手走一趟全身都会被汗水浸透;雨天,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但是那些担任前送后运的战士,民工们每人负重四、五十斤物资,每天都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来回三、四趟。当你问他们辛苦了时,他们都会笑哈哈地回答:‘不辛苦……。多好的战士,多好的乡亲啊!
感谢你们在百忙中给我写信,并寄来照片。这张照片将是我一生中珍贵的纪念。祝早日见到《花环》上映的消息。
……”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首映式就选择在炮火连天的老山前线。当制片主任汤丽殉女士带着首映式人员到达前线时,却指明要见我。我那时还在“八里河东山战区”我团前指,负责一线指挥。战斗非常激烈、非常危险,根本无法回到基本指挥所见他们。可汤女士对其他团首长说,这次她的老山之行必须见到苗副政委,并说这是谢晋导演临行前特地交待的任务。说我不下来,她就要亲自到前指见我。并且要当面赠送一本《高山下的花环》剧照影集和一份《高山下的花环》宣传“特辑”。原来谢晋把我在匆忙中给他们写的上面那封信,配上编者按全文刊登在“宣传特辑”上,并把我和他的照片也配发在这封信旁边。随着《高山下的花环》电影上映,“特辑”也随之传遍全中国,这的确是我始料未及的,以至在后来很长时间里,我都在责备自己,后悔不该马马虎虎、匆匆忙忙寄出这封信。这封信原本可以写得更生动、更深刻的。因为我们的官兵和边疆的人民群众在战场上的英勇壮举件件都是那样感人!那样令人肃然起敬!那样可歌可泣!
25年过去了。如今回忆起这些往事,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是那样清晰。心里仍然是那么激动!对谢晋导演依然是充满崇敬之情!
谢导,你留给我们的何止是中国电影一个时代的印记!你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你人格的魅力!是你对艺术、对人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对所有接触或没有接触过人的爱一全身心的爱!细致入微的爱!
谢导,你走好!
责任编辑:李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