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利 宋传河 杨友志 田 英 高 呐 杜淑丽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方法 对鹤岗地区2008年5~10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对452例初诊患儿中,周边10例(2.1%),市区儿童442例(97.9%);年龄最小15个月,最大13岁,其余均在5周岁左右的幼儿,发病高峰7~8月。临床以发热、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为主要表现。均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心肌酶改变,20例脑炎改变(4.4%)。结论 本次手足口病发病明显高于往年,发病者大多群聚,高发年龄<5岁幼儿。心肌炎是幼儿手足口病的常见并发症。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鹤岗
手足口病(hang-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VA16)和肠道病毒71(EV71)经多种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虎疹为临床特征的儿童传染病。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1周内痊愈,但少数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心肌炎、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为提高本病高度重视,现将鹤岗市传染病院于2008年5~10月收治452例HFMD的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5~10月收治HFMD患儿452例为住院或门诊留观病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按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指南)[2]所有患儿均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胸部X线和心电,部分做脑电图检查。本组HFMD病例452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均按百分比统计。
2 结果
2.1 病例流行病学资料 2008年5月~10月总计HFMD病例数452例,本次HFMD高峰季节在7~8月,其中10例(2.1%)在周边地区,市区442例(97.9%)均来自于各幼儿园。
在本地区的452例患儿中,男212例,女230例。男女比例为1C∶C1.1,年龄最小15个月年龄最大13岁。<5岁450例(99.5%)以幼儿园群体发病为主。
2.2 临床资料 452例均为新发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9.1℃~40℃,热程3~5 d,发热2 d后出疹,3~4 d逐渐消退,最慢1周,出疹顺序口周、手掌足心,肛周皮疹;出现消化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42例(11.5%),上呼吸道症状219例(48.5%),肝功能异常2例,心肌酶改变396例(87.6%),神经系统脑电图改变20例(4.4%),均1周左右治愈出院。
3 讨论
3.1 本我院2008年5~10月收治HFMD 452例。与往年相比处于高发状态,本组资料显示,今年鹤岗HFMD发病高峰季节7~8月份,与今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HFMD疫情发病高峰季节一致。
3.2 卫生部的疫情报告显示,今年发患者群主要以婴幼儿为主,且出现多起幼儿园HFMD爆发疫情,本组研究显示发病患儿以<5岁幼儿为主,因婴幼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抗体可维持6个月至1年,此组患病幼儿正处在免疫力低下有关。本组以幼儿园群发为主,幼儿园群聚集中爆发流行,发现后应散居或闭园,控制传播。
3.3 控制传播重在预防,5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个人卫生防护不好易患此病,加强儿童疫苗接种,做好婴幼儿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不洁食品,幼儿园做好清洁消毒措施,使婴幼儿在一个舒适清洁的环境中,就不易患此病,才能有效地控制HFMD的流行。
3.4 HFMD是一种以发热及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组资料显示,所有患儿都有皮肤黏膜损害,部分患儿合并有咳嗽等呼吸系统表现以及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还有病例出现以转氨酶升高为主要表现的肝脏损害和心肌酶谱(CK、CK-MB、AST、LDH等)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肌损害;此外部分重症病例尚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由此可见HFMD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总体上看应该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韩明锋,李秀勇,冉献贵,等.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传染病信息杂志,2008,21(3):133-134.
[2] 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2008,21(3):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