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来喜
[案例]
开学之初,班级添置了一个新纸篓,纸篓的造型是一只憨态可掬的青蛙,十分可爱,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可是没过多久,纸篓就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变得破旧不堪。因为纸篓小,同学们扔进去的纸屑、铅笔头、橡皮、果皮、小食品包装盒、吃剩下的饭菜等垃圾总是溢出来,所以几个力气较大的同学就经常用脚把垃圾踩下去,压缩垃圾的体积,以便装更多的垃圾。久而久之,“青蛙”不堪重负,终于支离破碎。
我实在不明白,学校出钱购置了这么漂亮的“青蛙”,学生怎么就不懂得珍惜呢?况且,早在开学之初,我就曾对“如何爱护公物”作过一次激情澎湃的演讲,后来,当我看到“青蛙”一次次被虐待的时候,我又不失时机地多次利用品德课的机会对孩子们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再后来,我还专门找几个同学谈过话,但“青蛙”还是难逃厄运。
究竟怎么办?我伤透了脑筋。
新的纸篓还得向学校申请添置,当我走到总务处门口的时候,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我转身返回了教室,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我们的纸篓已经彻底坏掉了,但是学校每个学期只能给每个班级配置一个新纸篓,所以我们领不到新纸篓了。因此,我只能建议全班同学每人都出1角钱,大家合资到市场上买一个,你们觉得怎么样?”我的建议得到了多数同学的赞同。
新的纸篓买来了,因为钱少,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纸篓,远没有“青蛙”可爱。我原以为学生会嫌弃它,不料仅过了一天,纸篓却突然变得光彩照人:彩纸镶边、红花点缀,绸带环绕,简直就像一件艺术品。我问学生,这么漂亮的纸篓是谁创造出来的?举起的小手有十几个,我问他们为什么会想到这么做?他们说,这纸篓是我们出钱买的,当然要打扮得漂亮一点了。接下来的事更让我惊讶:每当再有学生往纸篓里扔果皮、剩饭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会立即站出来加以制止。是啊,敝帚自珍,自己的东西,自己的“艺术品”,谁不珍惜?从此,不用我再大呼小叫,反复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品”不但没有陈旧破损,反而在同学们精心的呵护和修缮之下,变得更加光鲜。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见时机成熟,一天,我郑重宣布:班级里的卫生工具,理应由学校提供,因此我说服了总务主任,总务主任答应从今天起,由学校出钱回购“艺术品”。接着,我当场把钱退还学生。从此,私篓“艺术品”再次成为公篓。
一个月过去了,我所担心的现象并没有出现,“艺术品”依然洁净如新,并没有变成悲惨的“青蛙”。我悄悄问几个同学,现在的纸篓已经是公篓了,为什么大家还是像爱护自己的东西那样爱护它呢?大家都说:我们都已经习惯不把果皮、剩饭扔进去了。老师你瞧,当初为了保护“艺术品”,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自发地带了小塑料袋,只要发现纸篓已满,我们就会把剩余的垃圾放在塑料袋里,放学后丢在垃圾箱里,这个习惯大家仍然没有改变。
多么可爱的孩子,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和安慰。
那天的品德课,我又一次激情澎湃地发表了题为《可爱的孩子》的演讲,热情赞扬了同学们在爱护纸篓“艺术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并趁热打铁进行了“课桌在哭泣,墙壁在忧伤,我们怎么办”的小组讨论会。在讨论会上,同学们深刻检查了自己在爱护其他公物方面的不足之处,并纷纷表示:要做爱护公物的小模范。从那一天起,孩子们都自发行动起来,用抹布擦去了课桌上的污迹,用橡皮清除了墙壁上的涂鸦,就连上课一直把凳子当摇篮一样摇来摇去的小强同学,也开始坐端正了。我问他,你现在上课怎么不摇了?他说:“摇,会使凳子散架的,同学们都在爱护公物,我怎么能继续破坏呢?您说对不对?”我说:“对!对!对!你做得很好。”
【反思】
由本案例不难看出,同样的德育目标,不同的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德育之难并不在于德育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德育是否具有一定的策略。诚然,绝大多数的道德行为,都是可以通过说服和引导去养成的,但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教条化、程序化。有时,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我们完全可以转化一下教育的策略。例如本案例,由“教育——养成”转变为“养成——再教育——再深化养成”,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从心底里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情操。道德意识只有从内心养成,才能更持久、更有效,这一点很重要。
因此,教师在解决类似的棘手问题时,不要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而是不妨转换思维,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换一个切入点,换一种策略。只要这样做了,也许很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愿本案例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愿我们的教育能够更加具有艺术性,愿我们的孩子能够在艺术德育的光辉照耀下,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胥江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王红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