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树立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

2009-02-11 10:02黄之晓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

[摘要]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很多院校过分强调教育的实用性,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堪忧的现状。试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从确立辩证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构建健康的同类文化意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培养文化自觉意识等方面浅谈如何树立文化主体意识。

[关键词]文化 高职院校 文化主体意识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10154-02

高职院校是一个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机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社会实际需求量的增大,高职教育院校的规模已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换言之,也已成为了大众性高等教育的“吃螃蟹者”。面对这一趋势,如何培养出大批热爱祖国,对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具,又集创造能树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于一身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就成为了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追根溯源,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首要任务就是立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

一、对文化主体意识的基本认识

楼宇烈教授在《国学百年争论的实质》一文中谈到:“所谓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和发展等。”[1]依据这个阐述来分析,文化主体意识的构建基于认同,而认同的前提是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态度,既不是一味地接受,也不是一味地排斥,而是批判地继承,“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要盲目自尊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坚持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吸收外国文化的养料,来滋润本国的文化、发展本国的文化。”[2]面对我们的文化,“在没有主体意识的情况下,我们看待自己的文化常常用一个非主体的,或者是别的主体意识去看,一天到晚看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可如果我们是站在自己的主体立场上来看,也许就可以看到传统中很多好的地方,就会发现财富原来就在自己这儿。”[3]文化主体意识确定与否对于这个改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文化主体意识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度逐年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数量也不断增多,而与之相反,学生的整体素质却未见增势。经过了十二年课堂式教育、保姆式管理的青年学生,忽然走进大学,这个可以让他们放飞希望、自由畅想的殿堂,固然会产生很多新想法和新创意。然而随即而来,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告别了功利式的出发点,青年学生面临更多的是选择,他们可以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去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图书馆和互联网提供给他们广阔的空间,手指摁下的选择只取决于他们本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认同”就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认同”了,他们才会去选择阅读、学习和接受。那么,我国青年的文化认同感如何呢?

2007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563名青年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显示,59.2%的青年认为自己周边大多数国人普遍有些崇洋媚外,35.1%的青年认为“崇洋媚外的风气存在,但不普遍”;55.6%的青年认为美国人是世界上最自信的人;76.5%的青年认为,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与其所属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时,作为中国人,48.7%的青年感觉不自信。

青年们对我国主体文化认同情况在上述调查中可见一斑,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中有几种“唯专业教育论”的观念流行。具体来说,“一是有人从学生毕业后的出路着眼,主张高职院校只需要致力于专业教育,不必在人文教育上浪费时间;二是高职学生仅需要与专业有关的人文教育,比如商科学生只需‘中国商业史或‘近代世界商业发展史,工业类学生只需‘中国工业发展史、‘工厂安全之类的课程;三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习得一技之长,进而脱贫致富,没必要进行人文教育。”[4]以上观念的一度风靡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删减和人文教育的缺失,客观上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基础知识匮乏的现状。

2.从引进走向盲从。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对拆除北京旧城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屡战屡败,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对于一切国粹都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审美标准全被搅乱了,古老的被抛弃了,对于新的即西方的,却茫然无所知。”梁先生对建筑的这番慨叹,也可以用来借喻现在校园里日渐消失的传统文化。举例来说,每年的2月14日,整个校园洋溢着浪漫的情调,没有哪一个学生会不知道这是什么节日,而中国传统的“七夕”却打出了“中国情人节”的牌子,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不免让更多有心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心寒;同理,圣诞节的火爆也让我们不由得心生疑惑,“大部分国人在对西方圣诞文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使用‘圣诞节的称谓,甚至浑然不觉地加入到狂欢行列”[5]。我想这种情况,绝不是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先生所乐见的,西方文化已经以破竹之势侵入了我国正在茁壮成长的一代的眼耳口鼻,而更让人忧心的是,当代青年学生们的文化意识现状并不足以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种侵蚀,只是茫然融入其中了。

三、重塑高职院校学生文化主体意识

一种文化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要使学生“自觉到其拥有的历史传统为其所独有,并对此历史传统不断做有意识的省察,优越之处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奋力加强,缺失之处力求改进……”[6],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能从源头出发,寻找积极可行的方法。

(一)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倾力浇筑文明基石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经过了12年的学习,对于人文知识自然不可能是一无所知,但是应试教育所造就的“今天考,明天忘”的现象严重,加上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偏向技能培训,专注于技术,而忽视了人文教育的现状,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知识匮乏已经成为了急需面对的问题。在给学生上课和平时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提到“传统”二字,同学们似乎就戴起了有色眼镜,把“传统”和“老八股”、“封建”画上了等号。我想到我国著名学者龚自珍谈及春秋战国历史时说道:“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用在这里,我感到如果学生们连本国历史和文化都不知道,不认同,那么“爱国”之说能从何谈起呢?

首先要树立的理念就是,传统文化和与现代文化并不矛盾,不要还没有学习就已经产生了排斥。传统文化延续着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根基,古语有云:“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水有根,故其生不穷……”,很多思想观念经过了岁月的考验仍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如“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理念都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烙印着历史的痕迹和人类文化的选择。我们以传统人文精神为基石,通过人文课程的讲授和融入到言行之间的身教对学生们给予潜移默化的指引。当然,对传统文化我们也不是全盘肯定,它是一把双刃剑,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殊的文化特色,比如古代女子必须遵守的“三从四德”,再如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而提出的“三纲五常”等就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了历史。在这里,借用龙应台先生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演说中的话来总结:“传统它绝对不是一个死的东西,死了的不是传统而是你自己的眼睛,传统永远是活的。只是看你自己当代的人有没有那个新鲜的眼睛跟活泼大胆的想象力,去重新发现它,找到它”。

(二)构建健康的同类文化意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生们进入到高职院校以后,客观上就进入了一个相对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这种文化就是同类意识,或叫同类文化意识。它是群体成员互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一种群体哲学,一种群体思想,如家风、校风等就是同类文化意识的表现”[7],“这种文化意识一旦形成,对群体成员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等都有深刻的影响”[8]。校园文化就是这种同类文化意识的最直接体现。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的集合,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我们着重来谈后者,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的高职院学生们,要让他们的文化意识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时,在他们的生活中,生存已经不再是他们的首要目的了,他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支柱,而走进大学就是他们确立精神支柱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教育重心,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采用课堂讲授、课后辅导、开展科技文化活动等方式,把积极健康的同类文化意识融入到高职新生的思想中,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和共识度,为他们的心理转折期亮起一盏明灯。

(三)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学会文化对话交流

大学生活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学习和生活都需要交流,何谓交流?听取他人的意见后,失去自我,变成别人,这并不是交流;真正的交流是双赢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有了自己的立场,才可能进行交流。“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我们对其他的文化才有鉴别,才懂得要吸收什么,把它吸收进来之后融合在自己的主体里面,让它变成营养,使自己身体长得更健壮,而不是吃了以后消化不良。”[9]同样,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提出了“文化自觉”,要求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在传承、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文化对话是文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文化获取者,也是传播者之一的大学生,不可能回避这场对话,要隔离交流只能导致自身的隐退。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不仅要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智慧的激励者;不仅是社会经验的提供者,更是多元价值的分享者;是人生道路的指引者,更是奋斗目标的助跑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体现在文化方面,就要求教师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意识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践行其人生理念,为重建文化主体意识的“思想再启蒙”运动添枝加叶。

从某种角度来说,文化意识比物质价值更难获取,然而,一旦获得,它的价值也更为久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树立文化主体意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并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填补活动,也不仅是对于思想观念的灌输和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知识客观理性的认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及内化。高职院校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构建和谐的文化环境,成为培养适应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现代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和培植人文素质的沃土。

参考文献:

[1][2][3][6][9]楼宇烈,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讲中国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4]刘琴,高职生专业技能人文素养能否“兼得”,中国教育报,2007.4.第2版.

[5]北大博士周锋利等,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2006.12.

[7][8]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黄之晓,女,江苏无锡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