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论述加强团员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意识教育的目标,进行健全团员意识教育机制的探索,指出要加强领导、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实施经常性开展制度和青年监督评价制度。
[关键词]团员意识 教育 长效机制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10147-01
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社会各项工作的主题和要求。新的时期也给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教育青年、提高团员综合素质成为团组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对于共青团组织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新阶段团的建设,全面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团员的模范作用,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是共青团继续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根本指针。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是共青团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续和深化,通过教育活动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团员,用科学理论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引导广大团员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二)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
目前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共青团肩负的任务还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基层团组织松散瘫痪,部分团员自我要求不高、组织观念淡薄、模范作用不突出,影响了团组织作用的发挥。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和促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加强,为不断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是开创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当前,共青团工作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共青团事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激发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共青团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二、团员意识教育的目标
团员意识教育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根据青年特点,发挥团的战斗力,使广大团员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起作用、做贡献、长才干,使团的基层组织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健全和加强,增强团组织迎接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团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
(一)增强团员意识
坚持用科学理论构筑广大团员的精神支柱,自觉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切实增强政治意识;保障和维护团员的基本权利,明确团员的各项义务,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增强组织意识;引导团员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团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模范意识。
(二)健全基层组织
把教育活动与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活动,达到提高团员队伍素质,巩固和完善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基层团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达到整体推进基层团建工作的目的。
(三)活跃共青团的工作
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团的工作水平。着重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推动各项任务深化落实,努力构建有效服务青年、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工作体系。
三、健全团员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
团员是团组织活力的源泉,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建设高素质的团员队伍,才能更好地保持和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要巩固和扩大教育活动的成果,必须着眼于建立健全各类别、各层次的团员教育管理机制,深化团内民主,创新团内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一)建立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领导责任制
建立领导责任制是保证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团组织要认真研究、及时部署、加强指导、强化督查团员意识教育活动。要建立机构、明确责任,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重视团员意识教育,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促使各级组织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建立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经常性开展制度
加强团员意识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扩大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成果,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团组织要建立健全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经常性开展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团员意识经常性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团组织自身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经常性地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
(三)建立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督查考核制度
各级团组织要认真做好意识教育活动的督查工作,检验意识教育的持续性和落实情况,检验教育活动取得的效果,在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时要及时更正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力求使团员意识教育能有效开展,达到全面提高团员综合素质,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增强对共青团组织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四)建立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青年监督评价制度
教育活动要充分吸收青年参与,主动接受青年监督。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青年意见、建议。征求意见时,要请青年帮助查摆问题,找准团组织存在的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教育活动过程要自觉接受青年监督,并以支部为单位组织青年满意度的测评,以检验和提高教育活动成效。
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发挥团的战斗力,使广大团员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使团的基层组织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健全和加强,增强团组织迎接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团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团中央,《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问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8月.
[2]李和忠、李赟,《新编团的工作手册》,长征出版社,2006年4月.
[3]中青发[2006]47号,《关于加强共青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团中央文件库(2006).
作者简介:
范启标,男,汉族,海南大学农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团员教育与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