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爱招
艺术性是教学设计的两大特征(科学性与艺术性)之一。所谓艺术性,就是要求语文教学设计精致巧妙、富有个性,有利于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和情感的需求,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尽人意,这与教学设计不巧妙,不讲究艺术性有一定的关系。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离不开独特别致的教学设计;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在教学设计中就充分体现和渗透了授课者的思维和智慧。因此构建高效精彩的语文教学活动,首先要优化教学设计,只有教学设计精巧、富有个性,课堂才能真正精彩出色。那么,如何使教学设计精巧、优化,课堂教学成功、精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教学设计要依据的两个基本条件:
1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现状
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思维,心理结构和业绩行为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学情分析”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依据。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快乐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2要吃透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阅读材料,积累信息,深入理解文本,在大量阅读深入钻研后,获得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解读,从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为精巧的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灵活变通地使用教材
教材无非是例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在吃透大纲精神,研究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要能不被教材所牵制,合理取舍教材。尤其是新教材,由于语文课内外阅读量大增,如果不能有选择地灵活使用,师生必然陷入一种疲于应付的状态。所以,从培养与提高学生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取舍有据,具有正确处理教材力度、深度的能力,让教材真正能为学生所用。
(二)确定一个明确、单一的目标
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这些都是语文课堂上能教给学生的东西。教师如果面面俱到地把它们都教给学生,学生反倒犯迷糊,不得要领。因此,为让学生真正在知识与能力上有所“得”,教师须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舍得割爱,舍得摒弃与教学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制定一个明确、单一的目标。
(三)抓住重难点,避免面面俱到
教学内容要突出重难点,坚决摒弃任何一篇都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思想,克服教学贪多求全的思想,教学中要求学生把课本的每一项知识、技能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学生掌握知识或技能都要经历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不是在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完成的。因此,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学有成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到减头绪,削枝强干,确定教学重难点,避免面面俱到。
明确了优化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前提之后,我们来进一步探讨怎样才能使设计精巧,课堂精彩。
一、教学设计要找到最佳教学突破口
每篇课文都有最合理的切入点,都有从发展学生创造力出发而确立的突破口。所谓选择最佳突破口,就是根据课文和学生情况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有嚼头”的地方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以达到对课文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设计艺术。语文教学设计中最难的是准确找出“突破口”,并以此带动全文,极为简洁地处理教材。教师要从能否切入文本内涵、揭示文本的要旨,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能否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的角度,再根据教师本人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利用一些教学艺术方面的功夫来寻找突破口。在设计突破口时,要有魄力,有勇气,有创造性,不要有框框,不要自设禁区。只有真正解放思想,才能有真正好的设计。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个节选自《红楼梦》的著名篇章,结构恢弘,出场人物众多,语言华丽,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设计时,有位老师从人物肖像描写中的“眼睛”这个细节来切入文章,让学生总结出几个主要人物的眼神特点,并要求学生以《眼角眉梢都是情》为题写一篇人物赏析文章,设计别致新颖,从一个小角度非常独到地让学生领悟到了文章强大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设计要有趣味
教学设计巧妙,令人耳目一新;课堂气氛活跃,听众如沐春风。这种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学习和情感的需求,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的设计,就是有趣味、精彩的设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开动脑筋,找出文章的亮点,设计就能变得精巧,课也就能上得有趣多了。
1精彩的导入,让起点亮起来
“万事贵乎始”,课堂的导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艺术。精彩、高超、新颖、别致的导入必然会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也会很快进入最佳境界。
起点亮起来的关键在于有妙言妙语、妙人妙事,聚焦在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上。课前激趣形式的设置,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在单位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我们在教文言文《狼》时,可以采用这样的导入——先请学生说出有关“狼”的成语。学生纷纷发言,归纳得到诸如“狼心狗肺、狼贪虎视”等成语,接着,请学生根据这些成语说说“狼”的共同形象。大家说得很积极,也很准确,显得轻松简单,经过归纳得出:凶暴、残忍、狠毒、贪婪、奸诈等。于是顺势板书出课文《狼》的标题。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该篇课文的学习中,兴趣很浓。
2新颖、活泼的形式,让教学流程灵动起来
所谓教无定法,同样一篇课文,同样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基于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解读,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不尽相同的。而新颖、别致的教学形式,一定能在带给学生惊喜的同时,又能使教学取得显著的效果。
例如:上海的刘敏老师在上中学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项链》时,巧妙地找到了使课上得生动、鲜活、新颖的形式,让学生“换一种身份讲故事”,“化”作小说的人物来“现身说法”,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这样,既能使学生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又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的组织能力,还能把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又避免了板滞生硬的老师满堂灌式的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感情分析的传统模式,使课上得精彩灵动。
3异彩纷呈的结尾,让曲终余音袅袅不尽
如果说精彩的导语像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那么异彩纷呈的结尾就是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事实上,课的结尾更能窥探出教师设计水平的高低,更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习惯和教学的实际效果。
例如,教学巴尔扎克《守财奴》一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作为结尾:学完全文后,请你以葛朗台的亲人或
朋友的身份给葛朗台留下一段忠告。要求形式新颖,最好能像作品一样具有耐人寻味的讽刺效果。这一设计引发了学生对文本极大的兴趣,打开了他们思维的闸门,他们激情四溢、踊跃发言,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下课后还沉浸在课堂的情境中,无限回味之意延伸于课外。
三、教学设计要热烈
教学设计热烈是指活跃的教学气氛。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授、答疑,学生欢快愉悦地倾听。讨论热烈,情绪激昂,人人参与动脑动口。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热烈、活跃,才能使学生大脑兴奋,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兴趣盎然。
1设计好师生互动环节,使课堂热烈活跃
语文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组织和设计好各类互动活动。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应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视听互动、思维和情感互动、朗读讨论、对话互动等形式可以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使课堂热烈活跃,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2设计好课文重点部分,使课堂热气腾腾
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课堂上要热气腾腾,课堂上热气腾腾之时,也就是师生思想碰撞、语言交流的最佳境界,学生之间交流促进的最佳境界,课文内容和表达形式交融的最佳境界。因此,它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倍加关注、着力设计的内容。教师要明确主攻方向,层层铺垫,因势利导,直通高潮。
例如《明湖居听书》教学中,学生积极投入欣赏白妞的说唱,首先要感受明湖居这个大戏园子里的氛围,人丑艺高的男子的出现,进一步引起了学生探求的愿望,黑妞上场,歌喉似已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谁知又被观众一席话比下去了。文中环境的烘托,弹弦艺人的烘托,观众评说的烘托,层层铺垫,形成了王小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气势,教学时把握住作者布局的匠心,顺文章脉络一层层推进,提升学生要洞悉底细的情绪,热气腾腾求知局面的形成就顺理成章了。
四、处理好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诚然,预设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它只是一个起点,只是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进行提供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和框架,而不是僵化的、不可逆转的固定程序。真正的教学目标则是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文本与教师、学生的对话中通过对预设的教学目标的调整,甚至“推倒重来”,从而不断地得到完善、发展、生成的。
例如:毛恩波老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早自修朗读《陈奂生上城》后,听见一位男生非常小声的一句话:“陈奂生上城,乔老爷上轿。”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毛老师马上感觉到教好这篇小说的契机,潜意识里感觉找到了重教《陈奂生上城》的突破口,遂把已经准备好的教学预案推倒重来。紧扣住一个“巧”字,将两部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了小说创作的一种技巧——“巧合”的目的。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要做到这些,我们授课者就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制定出最适合授课班学生需要的别致精巧的教学设计,让语文课堂精彩出色,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