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笛
又一次踏上了海南这片土地,这片澎湃着蓝色激情与绿色希望的土地。多次到海南,都是开会与出差,每次都是被人早早就规定好了行程,都是面对不可抗拒的感人热情,从而在热情中别无选择。这次,能够携家人来海南度假,可以随心自己安排行程,真是一种让人兴奋的自由。在飞机上,便与家人商定,此次去海南一定要去海瑞墓,共同去拜谒这位在我们少年时期的心灵上就曾留下深深烙印的历史人物。
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驱车赶往海瑞墓。清晨的海口是喧闹的,喧闹中有着几分熙熙攘攘的躁动,也能感受得到几分海的湿润与舒畅气息。出居住的宾馆向西,走紧贴市区的疏港大道不足两公里,问了几个行人,在一个极不显眼的人行桥旁,寻到了景仰已久的海瑞的墓园。墓园前的诺大庭院,人迹寥寥,除了摆摊的一两声叫卖声,几近无声。怀着几十年揣在心里的崇敬,慢慢的走向墓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庄严古朴的石碑牌坊,在石碑牌坊的额上,镶刻着填金的“旨‘粤东正气”五个大字,在晨霭中熠熠生辉,这是明王朝最高统治者对海瑞一生高尚品质的真实概括与评价。过石碑牌坊,沿着墓前一条笔直的神道缓缓而上,两旁对应地竖立着饱经岁月沧桑、栩栩如生的明代石人、石马、石羊、石狮、石龟等石雕;甬道上立着四道记载着岁月的石牌坊,甬道两旁石雕的后面植着宽阔的树丛绿茵,有孤傲挺拔而阿娜多姿的椰树,有苍翠欲滴而又肃穆庄严的松柏,有随风摇曳而又刚正有节的尾尾修竹,以及绒毯般的茵茵绿草……一切都显得那么古朴幽深、庄严肃穆。在内地,每天奔波于诸多事务,匆匆穿梭于人群交错的涡流中,人心被搅得十分浮躁。踏进墓园正门,一下子感觉到宁静与庄重的氛围,心情也平静肃然起来,原本的浮躁似被海风轻轻拂去。
这是一个有着相当规模的墓园,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分为墓前、墓后两个区域。走过墓前花岗岩铺就的百米甬道,石砌的海瑞墓矗立在正中,墓茔高3 米,直径3米,上圆下方,分四层呈八角形,寓天圆地方和四面八方之说,象征着海瑞的品德与天地共存,海瑞的精神洒向四面八方。墓前竖有4 米高的石碑,墓碑全文:皇明敕葬·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忠介海公之墓。墓后是石雕的海瑞坐像,看去就像是一个不可侵犯的法官,凛凛正气,威严刚直。站在石砌的墓前静静地瞻仰,耳边似响起一首悠远而悲伤的挽歌,感天动地,却又无可奈何;默默地凭吊,思绪不由穿越悠悠的历史隧道,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去寻找那活生生的海瑞,去解读他那崇高的品性、气节与人格,去聆听那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悲壮故事……
知道海瑞的名字,还是在小学尚未毕业的上世纪六五年冬季,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发表后,学校组织学生学习,海瑞骂皇帝的故事、为彭德怀翻案的别有用心以及清官比贪官更坏的理论便隐隐扎在心中。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的伊始。从此便知道了海瑞这样一个人物。海瑞是海南琼山府城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一生经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人誉为“海青天”、“南包公”。海瑞自幼饱读圣贤之书,以圣人的品行作为自己终生的理想追求,但其一生,却历尽曲折,虽胸怀济世之才,刚正清廉立身,却总是行事不顺。嘉靖二十八年,三十六岁的海瑞参加乡试,中得举人,此后连续两年进京会试,终因科举腐败与黑暗而榜上无名,弄得自己郁郁寡欢。嘉靖三十二年,四十岁的海瑞因为在乡里口碑甚好,被地方官员推荐到吏部,谒选他为福建延平府南坪县学教谕。可见那时进入仕途,也并不仅仅是科考一条路。海瑞初为无名小吏,便因维护师道尊严,揖而不跪,得罪上司,落下一个“笔架先生”的雅号,以致很有了些名气。嘉靖三十七年六月,海瑞因其刚直清廉而又业绩斐然,被提升到浙江淳安县任知县,在这个七品位上,他推行清丈、平赋税,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很做了些得民心的事。海瑞虽然深谙民生大计,却太缺少为官从政的智慧与常识。他的上司浙江总督胡宗宪是当朝权相严嵩的羽党,对于这样的上司,海瑞不要说巴结讨宠,恭敬顺从,确是连佛面也不看的。一次,总督之子路过淳安,因驿站招待过简,吊打驿吏,海瑞知晓后,竟下令将胡公子抓起来痛打一顿,没收钱财,然后修书一封,连同胡公子送到总督府,很让胡总督窝心了一回。严嵩的至信鄢懋卿,以都御史身份巡示盐政,借机聚敛财富。巡视临近海瑞所在严州府境内,海瑞将鄢懋卿牌告中的“素性俭朴,不喜承迎”一语摘录出来,写信给都御史,信中说观其所言与所行,大相径庭,不知下官该怎样办才好。鄢懋卿知道海瑞很难对付,就绕道严州地界到别地去了,使当地百姓免了一灾,但却让准备讨宠献媚、借机升迁的严州州府暴跳如雷。像这样没眼色的事,在海瑞身上是常见的,如果稍稍懂点为政之道,或注重一点点的人情世故,又加上政绩昭昭,必然会得到上级欢欣,不说加官进爵,日子总还是要过得滋润些。可海瑞就是一根筋的刚正,世俗观念、官场潜规则是没可能撼动他的,在他内心苦苦追求的圣明廉洁的理想品性中,对于阿谀奉承、奴颜婢膝、无视民生该是何等的仇恨和鄙视。
多少官宦,一年为官,建豪宅,置良田,不尽其数。海瑞为官几十载,全部财产仍然是出仕之前的十几亩祖业田,在海瑞手里没有增加过半亩田地。他做淳安知县时,有一天在市上购买了二斤猪肉,竟让人很有些惊异,海瑞为官这些年,这样的奢侈是没有见过的,后来才知道是作为孝子的海瑞给母亲做大寿。此事在官场成为人们贬损海瑞的笑谈。知县的高堂做寿,只要稍微言语一声,该有多少人趋之若鹜,披肝沥胆?更不要说多少为官之人,巧立名目,制造由头聚敛财富。即便海瑞把母亲的寿筵搞得铺张一些,在以忠臣孝子为道德基准的大明朝廷中,也是无可厚非的。或许传到皇帝耳里,不留神成为御赐孝子也未可知,何至于那样清苦不堪地面对老母的大寿。海瑞痴愚的清廉可见一斑。
海瑞为官做人眼里揉不得沙子,不屈不挠地以自己的刚正面对邪恶的官场,这让多少官员心里很不爽快,于是就有人开始编造事实,造谣诽谤,诬告海瑞。在被诬蔑、被贬低、被歪曲后,明朝廷没有反响,海瑞仍扎在那块土地上实践着他的政治理想,我行我素。他的同僚们终于悟出了点门道:像海瑞这样殚精竭虑做事、深得百姓爱戴的人,靠造谣诽谤一时半会儿很难奏效。既然诽谤告状弄不倒你,还不能美化保荐提拔你,只要你离开我远远的,不要像一根肉中刺一样扎在我身上就行。终于 在嘉靖四十三年,海瑞被诸多官员奏折举荐,奉调京城,担任户部主事。当时的明王朝已进入衰败之时,官吏贪污成风,百姓困苦不堪。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明世宗,自嘉靖二十年以来就不上朝理事,求长生不老之术,国家兴衰,社稷安危,百姓死活,全然不顾。 海瑞心中的治国理想以及对于皇帝、对于朝廷的殷殷期待,怎么能面对这样的腐朽与衰败?他一定是在感到理想幻灭时痛不欲生,也一定是在痛不欲生之后怒发冲冠。海瑞执著的刚正与愚痴,此时已到了迂腐之极的地步,屡屡冒犯上司、得罪同僚还不罢休,他竟然准备冒死骂皇帝。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奏疏,名为《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在上疏中,海瑞慷慨陈词,指责皇帝不理国政,贤愚不分,奖罚不明,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陛下误举,诸臣误顺,几乎没有一人敢说真话。全国百姓都在骂皇帝,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嘉靖皇帝看了疏文,十分恼怒,把疏文狠狠掷在地上,下令把海瑞抓起来打入死牢。上疏的后果,海瑞一定是清楚的,所以他在上疏前,就自己买了一口棺材,并把家中僮仆一一遣散。他知道,既然他敢于这样冒犯龙颜,皇帝就一定要治他死罪。嘉靖皇帝也明白海瑞的话虽然刻薄,但也不得不承认海瑞说的都对,在又读疏文时不由叹道:“此人比得上比干,只是我并不是纣王啊!”,其无奈之情,溢于言表。海瑞虽然判了死刑,但嘉靖帝却始终没有命令执行。直到嘉靖皇帝病死,海瑞被释放。隆庆元年后,海瑞又多次调任,终因秉性不改,不通世事,四处树敌,被排挤革职在家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七十二岁高龄的海瑞因百姓呼唤、众望所归重被起用,两年后,病故于任上。临死前三日,兵部送来的薪俸中,多算了七钱银子,海瑞即刻让人给退了回去。在生命的混沌阶段,海瑞还坚守着自己精神的洁净。我不知道,在他即将逝去的最后时刻,回首匆匆一生,他是否对他切肤彻骨爱着的帝国顽疾不治,而心碎绝望;他是否对他深切关怀与悲悯的芸芸众生无力拯救,而悲慨无奈;他是否对他洞穿身心的道德追求惨淡无光,而心灰意冷;他那饱经沧桑的老眼是否还闪着威严的光芒,而成为他生命中最后的一道亮色?
听到海瑞去世的噩耗,当地百姓如失亲人,整个南京城都在悲痛。当他的灵柩从南京水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穿白衣白帽送丧的人群,沿江百里为之哭泣,处处有人酹酒致祭。可见一个刚正清廉、为民谋事的好官,老百姓是不会忘记的。据说,那天天空阴霾密布,江风袭人,江水澎湃,在承载海瑞灵柩的木船行远之后,凄风唳雨铺天盖地,水雾悲情弥漫整个南京城,就像上天在为海瑞送行,送得是那样气势磅礴,而又悲情切切。可见,人间真正的哀恸也会让苍天感动。
海瑞和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但一生却命运波折,穷困潦倒。不知做一个藐视权贵、刚直不阿、清明廉洁的好官是多么的不易。
走过海瑞雕像,是海瑞墓园后区,这是近年扩建新修的,它由一片仿古园林式建筑组成,有扬廉轩、清风阁、八方亭、不染池,以及塑石假山和逶迤回廊……最为醒目的是那风格酷似北京天坛祈年殿的清风阁,看去雄伟壮丽,几乎超越了一些帝陵的瑰丽与奢华,这使墓园的格调有了别样的景致,是远远不同于墓园前区的肃穆、凝重与素朴。一生清风廉气、清贫如洗的海瑞,面对身后这样奢华的陵园不知道是怎样的心情,是欢喜还是悲切呢?
游览墓园一个多小时,来往只遇到两组游人,其中一组是境外华人。正是海南旅游的佳好季节,来自各地的游客潮涌般的汇集在海南,可是在海瑞的墓园,游人确实是太少了,少得让人感到冷寂与悲凉。是那些茂盛的树木挡住了历史的沧桑?是年代的久远使人遗忘了这位老人?还是因为历史的厚重需要作更为深长的沉思?抑或是面对这位老人时,我们的灵魂受到鞭笞而无法面对?此时的海瑞是孤独的,此地的海瑞是寂寞的,这似乎是亘古的孤独与寂寞,又似乎是不应该有的孤独与寂寞。
走出墓园,回头凝望,只见绿树森森,芳草萋萋,椰风低吹,碑坊高竖,海瑞的陵墓在绿茵、蓝天与清风阁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沧桑、肃穆、凝重……
作者:刘殿华(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地址:西安高新区科技二路61号
电话:13909209988
邮编:7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