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仁
最近,笔者在县城学校聆听了省级骨干教师的一堂“送教下乡”课。年轻的骨干教师讲授的是人教版第六册的《海底世界》。教学程序大致如下: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问题,然后把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加以归纳、整理,并出示在电脑课件上,最后,安排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即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使他们在组里讨论问题,小组讨论结束后,再选出代表到讲台上介绍本组的讨论结果。这一程序显然是为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
学生讨论的问题主要包括:阳光为什么射不到海底?海底有多少种动物?海底的植物有哪些色彩?海底为什么有山、峡谷、森林和草地?海底为什么很平静?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争论得非常激烈,可选派的小组代表在台上总结讨论结果时,却往往不能把原因说清楚,老师对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评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问题不是“语文”问题,而是科学问题。农村小学生读的科普书籍普遍偏少,他们解答不了这样的问题,而只能凭自己的想象编造答案。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吕叔湘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每个做教学工作的人首先必须认清自己教的是什么。”我们教的是“语文”,那就必须“引导”学生提出“语文”问题,让语文教学走在语文的道路上。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语文问题呢?笔者认为,能反映语文性质的问题才能算作语文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征。”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上,体现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写作技巧的掌握上;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作者与读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学语文,就是要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掌握工具,只有掌握了工具,才能很好地运用工具,并进行有效交际。所以,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要从人文性的角度切入,着眼于工具性。
如何引导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提出“语文”问题呢?笔者的做法是:举一反三。“举一”,即教师做好“范例”教学;“反三”,即向学生提供模仿、创新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提出语文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例如,《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作者以科学的态度、赞美的情感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旨在使读者了解海底世界,探究海底世界,并学会描述海底世界。笔者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提出并探究了以下一些问题:①在课文后面列出的“涛、却、否、私、肌、缩、葡、些、类、免、峡、胞、煤、属、稀、异”这16个生字中,你会读的是哪些?会写的是哪些?能组词说话的是哪些?对于那些不会的生字,你想怎样识记它们?②你能根据课文,用“依然”、“窃窃私语”、“蕴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些词语造句吗?试一试。③课文在描写海底的声音时,用了许多比喻句,如“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你还喜欢哪些句子呢?读一读,并抄写下来。④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把海底动物的种类多、活动方法有趣等特点具体地描述出来的呢?⑤课文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你能作具体的描述吗?试试看。⑥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读一读。
笔者认为,以上这6个问题从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等方面切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实实在在的“语文”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体现出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并使语文教学真正走上了语文的道路。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师提出的预设性问题,更要重视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如果把教师的预设性问题看成是“举一”,那么,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就是“反三”,为了“反三”,笔者的一贯方法是:①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问题;②学生交流问题,师生共同评议问题的质量,以筛选高质量的“语文”问题;③学生带着确立的“语文”问题研读文本;④师生讨论、交流、答疑。
问题是开启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就不会有自主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语文问题。笔者“举一反三”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训练下,能逐步地掌握提出语文问题的技巧,并懂得语文应该学什么。这样,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就能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语文问题,懂得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语文,从而真正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