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07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空勤疗养区 刘 婷
糖尿病患者在疗养院中的健康教育
310007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空勤疗养区 刘 婷
目的 总结疗养院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工作经验。方法 以糖尿病患者和亲属及同事为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宣讲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护理知识。结果 早发现、早治疗、尽早控制糖尿病进展,减少并发症,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 为了更好地预防糖尿病,要不断提高疗养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健康教育的宣讲力度。
疗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它不仅是联结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更重要的是一种治疗手段,对临床各种诊疗有增效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终身面对。目前,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上,仍没有一种公认的、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因此,在体检中应利用有限的接触时间,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卫生宣教,探寻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使在体检中首次发现糖尿病或以往患有糖尿病而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病人在疾病状态下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将糖尿病从病因到治疗的全部知识对来疗养院体检的糖尿病人进行广泛宣传,使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达到个体化、系统化、生活化、社会化、终身化。我们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对来院体检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护士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自学、进修及在职学习,及时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医德、娴熟的技能、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高雅的谈吐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
1.2 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训练 针对患者及家属家庭状况、年龄、个性特征、文化程度等的不同,确定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护士在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2.1 健康教育的内容 利用讲座、板报、电子网络、问卷调查、座谈会及定期随访等形式讲授糖尿病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原则,糖尿病与饮食、运动的关系等医学常识的内容。
2.2 健康教育的方法
2.2.1 饮食护理 ①“三高一低”进食原则,让患者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②少量多餐,把每日进食分为4~6餐,使每餐热量明显减少,以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让患者多食绿叶蔬菜、豆类、粟谷类、水果(无糖水果,如柚子或低糖瓜果类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萝卜等);总热量为6 000~8 000 kJ/d,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00~250 g,占总热量的50%~60%,老年糖尿病患者每日副食量:鸡蛋1个,烹调油15~20 g,瘦肉100 g,豆制品80~100 g,牛奶250 g,盐5~6 g,新鲜蔬菜和水果500 g[1]。
2.2.2 心理护理 糖尿病需长期治疗,因此,我们首先向患者讲解衰老这一自然现象,其次传授有关糖尿病知识,回答其疑问,以消除对衰老和疾病的恐惧及忧虑,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2.2.3 运动护理 运动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的抵抗,降低血糖,减轻胰岛负担。运动从小运动量、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可安排在餐后1~1.5 h运动,这是降低血糖的最佳时间,并有益于肥胖或者减轻体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以不疲劳为度,但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不宜空腹(如注射胰岛素后或饭前)运动,运动可用定量步行法,定距离或定时走与慢跑结合,也可练气功或太极拳等。
2.2.4 药物护理[2]当饮食调整和锻炼不能控制血糖时,口服降糖药是最基本的治疗。老年患者应避免使用大剂量和长效药物;心肺功能不全及肝肾损害者,禁用口服降糖药;重症或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者,可注射胰岛素治疗,老年患者用量应严格按医嘱执行。
2.2.5 监测护理 采用尿糖试纸法检测尿中葡萄糖含量,操作简单,护士应指导患者将专用尿糖试纸浸入尿液中1 s取出,在1 min内观察试纸的变化,并与标准版对照测得的尿糖含量。
2.2.6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①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知识。②告诉患者及家属严格执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运动处方。③讲明糖尿病性昏迷的征兆,如恶心、呕吐、食欲差、嗜睡、呼吸深快及脱水等,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④定期检查眼底、眼压等,预防视网膜病变。⑤鞋袜要合脚、卫生、透气,防止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致足损伤。⑥经常测量血压,检查血脂。⑦指导患者讲究卫生,预防肺部、泌尿系统感染。⑧补充水、电解质。
2.2.7 定期随访 每周或每月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健康教育的效果最直接地表现在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上。通过多样化教育形式,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思想顾虑,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14-2776
2 赵瑞祥.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相关研究.中国疗养医学,2005,14(4):406-407
1005-619X(2009)01-0040-02
200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