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理论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

2009-02-09 01:34310002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陈孔斌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养生学形神疗养

310002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 陈孔斌

中医养生理论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

310002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 陈孔斌

目的 研究中医养生理论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时令养生”、“形神合一”诸方面寻找传统医学与疗养医学的结合点。结果 将中医养生理论纳入现代疗养医学中,可增强疗养院自然疗法的医治能力。结论 疗养院要把中医养生理论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疗养医学中,并成为疗养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养生;中医养生理论;疗养医学

充分了解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基本理论,并在疗养医疗实践中加以运用,就能收到良好的疗养效果,如适应四时气候疗养,遵循冬南夏北择养原则,顺四时,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可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同时,利用优美的地理自然环境,把疗养人员置身于奇峰异石,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清溪甘泉,山径迂曲,湖光水色,鸟语花香等自然境地使之心旷神怡,精神焕发,乐在其中。同时,还可以利用山地、海滨等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条件,展开日光浴,海水浴,森林浴,这些自然条件都能增进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于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2]。

总之,人体整体论说明养生措施或一切疗养因子,虽然作用于机体局部,但势必影响整个机体。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阐发了各种养生措施或多种疗养因子结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而重视内因作用的观点则是开展养生或积极疗养朴素的理论基础,这对于现代疗养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 形神共养是综合疗养的基本办法

“形神合一”、“形神共养”是中医学的生命观,祖国医学特别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类经》说:“无形则神无已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伤则神为之消”。《吕氏春秋》“精神安于形,而年寿得长矣”。范缜说:“形有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些都是形神相应的精辟阐述,神形相应,形神共养是祖国养生学理论的精华之一。所谓神形共养,即不仅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即神)的调摄,使其形体健壮,精神旺盛,身体与精神都得到均衡的发展[3]。“人始生,先成精”(《灵枢·脉络篇》)形体的本源是精的化生。各种生命组织器官是形体的产物,形体对精神起决定性作用。“形是神主”而“形为神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附”神的生机旺盛,是建立在形体健康的基础上,所以欲养神必养形,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说:“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此外,神的昌盛与否也直接影响形的盛衰存亡,若欲健全形体必先养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祖国医学对神的论述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认为神是主宰整个机体,有“神去则机息”之说,充分说明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有鉴于此,故在中医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视神的活动,提出医者须专神,测神为要点,察神寻病因,以神定病性,据神理病机,由神断预后等具体方法。同时倡导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养心调神具体法则,“精神内守”是养心的要求,“病安从来”是养生目的,所谓内守是将精神安守于内,而不弛于外。使得“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从而做到“精神内守,则心神凝定”保持体内环境协调安和的最佳状态。养心调神还要求精神活动做到“发皆中节,谓之和”亦即调理得勿大过或不及的精神状态,孙氏《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多思则神贻,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笑则气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气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此十二多不除,则营卫失度,血气妄行,丧失之本也”。这对养生和疗养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形神统一的观点,在肯定形体决定精神的同时,又非常重视和强调精神意识反过来作用于形体,又对形体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养生学既重视养形康复,又注意养神康复以期达到形与神共养,形与神俱的目的[3]。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疗养医学在重视自然理化因子对身体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的同时,也重视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强调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共存于一个统一体的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物质活动。指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4]。反之,机体病理活动的过程也能对心理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心理功能的障碍,因而在疗养医疗实践中既重视自然及人工疗养因子对机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又特别重视疗养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对疗养人员心理状态的影响,建立了具有我国特点心理疗养理论,由这些基本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中形神合一、神形共养理论有明显相似之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疗养医疗工作,都是遵循神形共养的原则开展的,可以认为,现代疗养医学的心身医学是中医养生学形神合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形神共养是综合疗养的基本方法之一。

祖国医学有一套完整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法则,有“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的养神之道,有“形动则精气流行不郁,形动则脾胃健食易消”的动形之法,有“精存则外安内固,泉源不竭,长生久视的固精之理”,还有习吐纳、行导引、和七情、省言语的调气之法以及“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的饮食调养和以药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气血的药饵保健。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不仅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养生是保持健康长寿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有的还构成了疗养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疗养医学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挖掘发展中医养生理论使其更广泛地运用于现代疗养医学,已经成为疗养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 白永波,孙光荣,主编.中医养生大全.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

2 高恩显,主编.现代疗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9

3 任后胜,周金泉,主编.道儒百家话养生.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1

4 张敬礼,主编.寿世补元.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heory in the recuperation medicine.Methods The combination point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the recuperation medicine were searched for in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 the Season Health Care an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Unity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Resul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dern recuperation medicine,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 treatment ability of the naturaltherapy in the sanitariums.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heory should be widely used in the modern recuperation medicine and become the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recuperation medicine research.

Health ca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heory;Recuperation medicine

“疗养”与“养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医养生学与现代疗养学来自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疗养”一词的形成也在“养生”一词之后,虽然,近年来疗养医学的发展很快,尤其对某些疗养因子作用机理的研究已达到细胞及分子水平,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疗养医学的现状和特点,“养生”和“疗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亲缘关系。把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疗养医疗的实践已成为我国疗养医学所独有的特点之一。

1 天人相应观点对整体综合疗养的指导意义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1]。养生理论非常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构成人体各个不同组织和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生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脏腑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并反映于体表,体表组织器官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的所属脏腑[1]。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而了解体内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及邪正的消长。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功能改造和适应自然界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灵枢·岁露论》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以上论述说明自然界变化与人体变化相适应,人是受天地之间变化规律支配的,自然界中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唐代医家王冰称:“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则天真之气未期久远而致灭亡。”“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但因循四时气序,养生调节之宜,不妄作劳,起居有节,则生气不竭,永保康宁。”明确指出自然是生命的源泉,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康复都与自然变化息息相关。祖国医学还十分重视人体内因的变化,认为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协调和人体外界环境整体的统一,是人体得以生存的基础。《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又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入,或虽有邪气侵入也不会发生疾病。只有当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不足以抵抗外邪,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才会发生疾病,或者得病以后不易康复,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中医养生学常把自然界有利的因素作为机体康复的医疗手段,这与现代疗养学自然疗养因子综合作用的理论似乎同出一辙,如《吕氏春秋·尽数》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说明气候条件对于人类的影响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用有利的气候因素来增强健康,避免不利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近代医家秦伯未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正常转变来调养和治疗疾病。他说:“老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减轻,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床上常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可知人之形气矣。”说明将人和周围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就能较全面地掌握人的生理病理变化,维持其相对平衡,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1005-619X(2009)01-0005-02

2008-09-10)

猜你喜欢
养生学形神疗养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形神之间 浅谈古代人物故事画的发展历程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意象、形神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论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
息烽温泉——中国著名疗养温泉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心理测评部队疗养院不同季节的疗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