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13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空勤疗养区 沈灵芳
·心理护理·
汶川大地震伤员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310013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空勤疗养区 沈灵芳
2008年5月12日14 时28分,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震级为8.0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汶川大地震发生突然,受灾人员众多,其中很多伤员是从掩埋的废墟中被救出来的幸存者,曾目睹亲友、同事在地震中遇难,惨烈的灾害场面对伤员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心理创伤严重,加上伤痛的影响,且需要长途跨省转运,伤员多多少少会有明显的恐惧、悲痛、焦虑等情绪,极易引起强烈的灾害应激反应[1]。大量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刺激可使神经系统功能、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功能产生变化[2]。对于这类伤员,我们就不能像普通的择期伤员一样对待。南丁格尔指出:忧虑、疑惑、等待、期望、意外的恐惧对伤员的伤害要大于任何力量。要救治伤员,仅靠掌握单一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法是不够的。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良心理因素可以导致疾病或加重症状。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水平,解除伤员的心理痛苦,帮助伤员战胜疾病[3]。因此除了做好生理、生活护理外,加强地震伤员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地震伤员的心理应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过程:在感到地震的初期,表现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继而以全部的精力找寻生机;被困后表现为希望渺茫甚至绝望,对现实的否认感;当被救援队从掩埋的废墟中救出时为自己的幸存而感到欢欣雀跃,情绪极度高涨,之后冷静下来发现自己的伤痛,则表现为挫折感,并产生恐惧、悲痛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包括对死亡危险的恐惧和焦虑,目睹亲友和同事的遇难及惨烈的灾害场面,自身疾病带来的躯体病痛,对医学知识、程序缺乏认识,对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不信任,医疗环境及条件差,相对简陋的设备等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刺激都可以使伤员失去安全保障感,引发和加重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伤员出于对自己生命安全关心的需要,对转运结果及风险的不可预计性,对结果忧心忡忡,是死是活,是好转是改善还是残废、恶化以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副作用等等,伤员反复询问,十分关注。甚至对飞机和火车的轻度颠簸都比较敏感,此时伤员均存在精神压力,极易引起过度的心理应激反应[4]。
1.1 焦虑与恐惧由于人们不了解地震基本知识,地震的产生和类型,以及缺乏地震时自我救护的相关知识,加之此次汶川大地震发生突然、受灾区域广、受灾人员多并且伤亡情况严重,导致伤员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伤员的恐惧和焦虑心理还来自对其家人的惦念,担心家人在地震中受伤,危及到他们的生命安全。焦虑状态下,伴随明显的生理反应,引起许多身体不适感。由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加深加快、出汗、面色苍白、大小便频率增加等。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存在还会对消化和睡眠有明显影响。恐惧时会有血压升高、心悸、呼吸加快、尿急、尿频及厌食等生理反应。而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会对治疗和病体的康复造成不良的影响。
1.2 忧郁因遭受突发事件,影响工作能力,影响与家人联系,以及可能存在的生命危险,伤员情绪往往变得异常悲观,通常表现为寡言独行、不愿交流、抑郁苦闷,常被失望、孤立、无援及凄凉的感情所包围,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缺乏乐趣。伤员甚至希望逃脱治疗环境,个别伤员可能企图以自杀摆脱身体上、精神上的痛苦[5]。
1.3 深刻的丧失感个体对灾难事件亲自经历,特别是无法营救身旁亲人朋友的经历,都会给他们留下一种深刻持久的印象。如果这类复杂的丧失感一直持续下去,就会加深个体的心理创伤。这就是巨大的丧失感给人们带来的自我概念和人生观的根本改变。由于地震中存在着一定的死亡率,所以也存在着这样的心理问题。
1.4 依赖性增强有些伤员因地震生活遭遇突然改变,有意无意地变得软弱无力,对事物无主见,对自己日常行为和生活管理的自信心不足,被动性增加,事事都要依赖别人。伤员的行为可变得幼稚,为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呻吟不止,或灾害前性格大胆泼辣,此时却变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犹豫不决、畏缩不前。因此应该预料到伤员在地震后的行为可倒退到不够成熟的心理水平,应该允许伤员充分地、适宜地倒退及依赖他人。
1.5 情绪不稳定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伤员情绪变得不稳定,遇事易激动,甚至与病友、医务人员发生冲突。这通常是人在与疾病和环境变化的抗争中,激起的情绪发泄。伤员常有很多怨言,对人冷漠无情,脾气暴躁,有时好唠叨、爱生气,甚至易哭泣,不能忍受地震给其带来的压力和痛苦,顾虑地震对其家庭、工作、前途带来的影响。常感到周围一切都不顺心而落泪。偶尔会认为医护人员不重视自己而大发雷霆,变得固执。有的伤员对外界一些刺激反应较敏感,如看到重病伤员易产生恐惧感,经常处于焦虑、紧张状态,或者怕痛、怕插管、怕留下后遗症而终日惶惶不安。
1.6 命运不平感个体面对突发的死亡威胁,可能会有强烈的命运不公的感觉。这样的忿忿不平感如果得不到适度处理,可能会转化为潜意识的压抑情绪,加剧个体对外界的无力控制感,随时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丧失生活的兴趣或信心。
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给伤员的康复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要尽快消除不良心理应激反应。针对不同个体产生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的原因不尽相同,而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1 帮助伤员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调整伤员的情绪状态一般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方法。人有病不仅对生理功能造成影响,而且还对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心理障碍。无论生病本身或是由于疾病产生了心理问题,伤员都需要外界的帮助,他们需得到理解、同情、关心、支持,需要鼓励,需要了解有关信息和对各种疑问和顾虑的解答。因此,我们应向伤员讲解一些各自的治疗、预防、康复的知识,以及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不利影响,交谈时态度要和蔼可亲,应用同情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进行有效地引导,使伤员看到希望,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 耐心细致做好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包括如帮助伤员洗头、洗脸、洗手,协助伤员排便,帮助其更换床单、被套;征求伤员意见安排可口饮食,并协助进食等,解决伤员需求,尽量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减轻伤员疼痛,缩短护患间的心理距离。
2.3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必须对护理服务对象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需要作出反应,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护士在与伤员接触和交谈前,应详细阅读伤员有关资料。在交谈中应耐心细致倾听伤员的陈述,注意力要集中,并不时点头,以示对伤员的尊重。
2.4 多理解体贴伤员心理问题的产生涉及生理、社会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要同情和理解伤员。理解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汶川大地震是一次重大的灾难,存活的伤员在地震中经历了极大的心理斗争,故作为护士应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伤员着想,常与伤员交谈,在充满热情的倾听个体诉说时还应粗略判断个体遭受的心理伤害程度,可以从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进行全面评判。认知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谈话看出个体对灾难的认识是否具有真实性和一致性,具体表现为是否能清晰、全面、理智地认知现实;情感方面要考察个体情感异常或损伤的程度如何,是否有过度的情绪化、失控或严重的退缩或孤立等,能否在相关支持下逐渐恢复其能动性,如是否能够表达内心的感受,并主动尝试调节情绪等;行为方面要了解个体是否已经开始做一些改善性的事,因为能开始具体行动就意味着开始了积极自控的第一步。三个判断标准中行为的鉴别力最强,认知和情绪比较容易流于表面,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而需要具体落实的行为却很难掩饰或伪装。如果个体的伤害程度已经非常严重,超出应激反应的范围,则需要及时进行转介或其他专业性的处理。
2.5 创造良好休养环境保持室内安静和整洁,随时清理伤员的排泄物和生活垃圾,条件允许时可在病室内安装电视、电话,以满足伤员了解社会信息的需要,保持一定的社会联系,有助于消除孤独感克服不良情绪。
2.6 使用音乐疗法音乐可抑制各种压力反应,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6]。针对伤员出现的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负性情绪,可选择与伤员情绪相吻合的音乐及乐曲,通过对伤员进行音乐护理,可使其产生愉悦的心情,如焦虑伤员,可选用外国名曲的《蓝色多瑙河》、《蓝色狂想曲》,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等。
2.7 帮助个体探索灾难意义有伤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偏偏遇到这样的事?”他们急需在适当的时机解释好自己的遭遇,慢慢赋予灾难事件以积极意义,并肯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投入新的生活。尼采说人只有知道了“为何”,才能忍受“任何”。“活出意义来”是个体灾后的一个重要心理需求,这与未来的生活品质密切相关,也是贯彻灾后心理卫生工作的一个内容。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成熟度常态下进步有序而缓慢,而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则会出现一个加速成熟的机会,这也是任何灾难的一个潜在意义。
2.8 举办团体式教育可以分批地对各类救灾服务人员、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教师等可以影响他人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团体教育,设计分发不同的小册子来宣传如何处理灾后的心理压力,并为将来可能灾难做准备等。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实用性和有益性,并强调突出三个主题:接受正常的灾后压力反应,充分利用提供的资源和积极地处理压力。团体式教育要防止消极情绪发生集体规模的感染,如悲观厌世、沉沦萎靡,每个团体里都要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带动个别的消极悲观者转变,而不是相反。
总之,疾病可使人产生心理负担,且随病情而波动,不良的心理又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疾病恶化或复发,二者相互影响,然而良好的心境则可增加药物疗效,促进疾病的恢复。因此,如果护理工作者了解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疾病的不同影响和相互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就能更好地对伤员进行系统护理,促使伤员早日康复。汶川大地震作为一种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考验着我们的免疫力。而心理健康则是保证人体免疫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防护和保证人们的心理健康,对应对将来类似灾难事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Sehlenger WE,Caddell JM,Ebert L,ct a1.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terrorist attacks: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study of Americans reac-tions to September l1[J].JAMA,2002,288 (5):581-588
2 沈渔屯.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82-88
3 戴晓阳,主编.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26-128
4 朱春红,阿尔及利亚地震灾后伤员灾害心理研究及航空运送心理辅助[J].武警医学,2004,15(1):75-76
5 李权超.突发事件中个体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干预[J].现代医院,2007,12(12):153
6 郭风林,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疗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
1005-619X(2009)04-0381-02
200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