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大智慧的发展

2009-02-07 08:43吴成培
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错位算式算法

吴成培

一、创造各种机会,探索多种方法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标方面都非常关注学生的充分发展。如计算教学教学的目标和方式和过去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提出以“算法多样化”来改进和组织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虽然以前也提算法多样化,但意义不一样,新的“算法多样化”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思考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即使学生的方法幼稚、不成熟,教师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肯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对于最优方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反思、评价,在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合作中学会合作,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最优化是肯定算法多样化基础上的继续,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标准答案。例教学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下子涌现了二十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个别同学是用掰手指的方法算出来的,这对一些同学来说就觉得可笑,但对这个同学来说却是那么的可贵,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个同学的可贵之处,并且要引导他渐渐的把手指放进头脑里,建立表象,通过表象和实践,让学生自己在不断摸索中发现更好的方法。

二、角色互换、引导错位尝试

日常教学中,常见教师对反映较慢、迷茫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取一味责怪的态度,认为他们学习不努力,试图通过加压来改变这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收效甚微,甚至失败的。教师的这种做法有悖于儿童的心理:因为教师也忘了自己也曾孩子过。我们在研究中格外重视错位法的尝试。即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问题,思考问题,批判问题,这种做法的特点是引导,而不是强制;是体验,而不是灌输。同样,学生之间也引导他们进行错位法的尝试。比如,在教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题:“学校图书馆运进两种课外读物,其中有文艺书428本,比科技书的2倍还多12本,两种读物共有多少本?”我让学生说说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一个学生说:“文艺书加科技书,就是两种书的总和。”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补充说:“你说得不够具体,还应说明科技书怎样求。”“如果我来说,先……”学生在争辩中,互相补充,互相尊重,既谈得热烈,又说得到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探索活动中的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面对不同程度学生的表现,教师也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评判学生的行为,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并充分考虑学生获得成功的能力总是不一样的,适时进行点拨和鼓励。

三、重视自我反思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特点是喜欢自我表现,有时某一内容其他学生已讲得很清楚,有些学生仍争着发言;这时话题又会偏离了中心。对此,我努力按以下途径进行比较训练:(1)错位法,即要求学生听取他人发言时,假设“如果我来回答,我是怎样讲的”(2)差异法,即思考“他人的思维与我的差异是什么”,“我能的是哪一部分,不会的内容他人是如何思考的”,“我还要补充什么”,就这样,在比较中学生具备了善于抓住他人发言中心,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言质量提高了。对一些共同讨论的问题,学生敢说:“我从他人发言中学会……本来我不会……我建议……”等话语,学生善于讲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注意自我反思与互为交流的结合。让学生自我反思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自评中,让其反思学习的过程,促进自主发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资源。互为交流,就是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引起思想观点的交锋和自我反思,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深化各自的认识,还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的灵感,提出新的假设,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小明看一本135页的书,前3天共看45页,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几天看完?”课堂上,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了这么几种解题算式:

135÷(45÷3)-3

(135-45)÷(45÷3)

或方程(45÷3)x=135-45

(45÷3)×(x+3)=135

“还有其他方法吗?”在学生列出了上述算式以后,我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看学生一下子想不出来,我又说:“我相信同学们经过仔细思考肯定还会有新的解题方法,课后你们可以把想出来的方法告诉我。”课后,果然有几个同学又想出了几种方法:

3x(135÷45)-3

3×[(135-45)÷45]

3x(135÷45-1)

猜你喜欢
错位算式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
群策“错位相减法”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错位相减法”那些事儿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