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语文”巧育人

2009-02-07 08:43亢省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读书

亢省伟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未成年学生、直至大学生、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一方面说明思想道德建设重要;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中国公民整体素养还有待提高,特别是青少年身上存在的自私、懒惰、不求上进、责任感不强、心中无他人、不注意生活细节等“独生子女综合症”问题还比较普遍,社会风气的真正好转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然责无旁贷。

除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诚实守信、勇敢坚强等方面的教育以外,我还充分挖掘课外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剪报本、摘抄本、新闻媒体、名言警句,要求学生写日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期多管齐下,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通过剪报本、摘抄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从教十余年来,工作之余,我不间断地收集、剪贴,到现在,已有12本剪报本、8个摘抄本在手,利用这些资源,我或把它们借给学生阅读;或利用课余时间直接读给学生听——这样做,能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下面,从几个方面,举我读过的诸多文章中的几篇为例简介如下:

(一)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是台湾一位大学校长的一篇演讲稿,文章用生动的事例告诉学生:遇到责任,不应推出去,而应该勇敢揽过来,“你的面前就是你的国家”,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干好自己应该干的事,能够干的事,我们的国家才能强盛,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都无责,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则意味每一个“我”都应该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可以做的事。

(二)有关母爱方面的

一篇题为《母爱》的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为开导自己因高考落榜而心灰意冷的女儿,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一位高二退学,生命进入倒记时的白血病患者,顽强与生命抗争的故事,女儿听到“他”慷慨激昂的琴声,倍受感动,终于走出心灵阴影,复读后,顺利进入理想大学,当他去拜访那位白血病患者时,才明白这是母亲编造的“谎言”时,才真正体会到母爱的深沉、伟大。

《平凡的奇迹》写的是多年前的南京7·31空难,由于母亲贡红梅无限温柔的呵护(搂抱),化解了无情的撞击,在幸存者中,9个月大的女儿珍妮受伤最轻,只缝了一针;受伤最重,始终没有苏醒的母亲等到女儿出院那天,才欣慰的闭上了双眼,学生听后,热泪盈眶,肯定对母爱有了更深沉的理解,从而会在行动上关心母亲,体贴母亲,学习上刻苦努力,回报母亲。

(三)有关读书方面的

《到24岁我才明白》,讲的是一个叫佘世军的亲身经历:在外打工,当命运出现转机时,由于不识字,接连受挫折,请老乡管帐,老乡卷工资逃跑;由于看不懂合同,带领几十个工友,白干了几个月,却要赔对方几千元,要找律师打官司,却被律师告知:你打不赢的,合同上写得很清楚,你应该赔的,吃尽苦头的24岁的他,决定从小学上起,报纸上并且配有他在小学教室上课的情景,学生读后,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更加自觉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特别是对那些受“学习无用论”影响,不求上进的学生,更是震动巨大。

《走出黑山冲》讲的是“我”不愿上学,父亲赶着牛车,带到“我”到深山中拉煤,一天劳作,使“我”身心倍受煎熬,后来又主动到校读书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读书苦,但生活的艰辛比读书更苦,使他们认识到辍学回家并不是上天堂,从而坚定信心,继续求学。

《不读书就咋?》更是直接告诉学生不读书的危害:不读书,校对员就不知道诗句中为什么一年是360天——“一年三百六十天”,很认真地“学雷锋”把原诗句改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读书,记录员就不知道泾渭分明的“泾”如何写。

当前,农村辍学现象较为严重,这些文章尤其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这比空洞的说教不知要强千万倍。

(四)关于无私方面的

《窗》写两个病人,他们长期卧病不起,其中一位床边有扇窗户,经医生允许,他每天上午和下午可起身坐一小时,他经常向另一位病人描述窗外的一切:美景、游人、扣人心弦的球赛……另一位病人好生嫉妒,为什么紧挨窗户的不是自己呢?一天晚上,当同伴生命垂危,需要他按响电铃叫值班护士时,自私占据了他的心灵,当同伴死去,他如愿以偿,把床位换到窗口时,他兴奋得向窗外望去,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面墙。

学生听了之后,会如何看待这两个病人,我想结果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无形之中就受到的很好的教育。

《当死亡来到小镇》写的是三个人去寻找一个叫“死亡”的人,当他们在山上发现一个装满金币的箱子后,三人各怀鬼胎,都想独吞金币,下山买食物的人把烈性毒药下进买回的食物中,想毒死其他两人,独吞金币;山上的两个人,杀死他之后,高兴地吃起晚餐,想然后分享金币,可几分钟之后,他们就中毒身亡了,由于贪婪、自私,他们最终都找到了“死亡”。

《办公室的电话》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新来的小唐揽下了酒店办公室接电话这一大家都不愿干的苦差事——“毕竟多数情况电话不是自己的,这年头,有谁愿意干这样的傻事”,年终,办公室要选一名主管,大家都跃跃欲试,主任说,大家别忙了,老总已钦定了小唐,原因有三,①老总每次打电话总是小唐接听,老总对他印象颇好,②客房名单、来往资料都归小唐一人掌握,客户只认得小唐一人,③部门所有事务小唐均积极参与,轻车熟路,别人无可替代,众人哑然,悻悻而退,嘴里嘟囔着:“这小子,没想到这么精”。

学生听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能不深有感触、深受启发吗?

(五)有关生活细节(小事)方面的

一则小故事:半个世纪前,欧洲某个小城市的商场要招收一名文书人员,市场经理在50名应聘者中选中了一名普通的男孩,面对其他人惊讶的表情,经理解释:你们没注意到吗?面试那天,他在门口蹭掉脚下带的土,进门后随手关了门,当看到那位残疾老人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其他所有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而这个男孩却俯身捡起那本书,并放到桌子上,这些,你们做到了吗?大家无言以对。

招聘人才时不看专业知识,而看应聘者的某一方面小节的文章太多了。

《瞬间关照》讲的是“我”雨后要参加朋友的婚礼,而一辆疾驰而过的轿车把水坑中的水把“我”的新衣新鞋溅得惨不忍睹,后来的一辆车则在到我身边时减慢了速度,慢悠悠地开了过去,一点泥水也没有溅起来,“我”向前方望去,他在前面有人的地方又减慢了车速,同一件小事,折射出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素质,收获的呢,学生自然一目了然。

心中有他人,时时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就能收获感动,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我们的世界才能更美好。学生明白了这些,自然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

《一次功亏一篑的谈判》讲的是外商与某市准备合作搞一个大项目,本已谈妥一切,只剩签字的合同,却由于在中午进餐途中,外商看到街道两旁亮着的路灯而告吹,外商的解释是:这条繁华的街道,一个上午走过的人不止千万,只要有一个人打电话给有关部门,路灯就不会亮一个上午了,对此我感到遗憾,对一个连自己城市都缺少责任心的市民,我不敢想象在我的工厂会负责。

《素质就是不用提醒》讲的是我们一些腰包鼓了起来,而素质并没有相应提高的国人,在国外旅游中的不文明形象,招致所在国普遍反感的事,在国外,介绍旅游景点时,用中、英、日文,在厕所、痰盂、垃圾桶边,则只用中文提醒,应如何去做,言外之意,其他国家的国民素质较高,而只有中国人才需要提醒,这对于有5000文明的礼仪之邦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们的很多国民不光需要提醒,而且提醒了照样我行我素,人家能不小看吗?有钱不等于你素质高,受了高等教育也不能说明你素质就一定比小学生素质高——提高国民素质任重道远啊!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素质读书
我爱读书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我们一起读书吧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读书为了什么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