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2009-02-07 08:43罗建宏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期
关键词:过程课堂教学教师

罗建宏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德国数学家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要做到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让学生大脑“活”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一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怕打乱教学程序,学生只有接受再接受,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拉大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成效”,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先议议你知道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再说说你还想知道关于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有许多学生提出:想知道人民币是谁发明的?币上的图案表示什么意思?1元等于几角?为什么要分成硬币和纸币?……这些问题有的与本节课教学毫无关系,我就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撷取其中的几点组织教学。只要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我就给与肯定,并分析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 “想问”

新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情境图,将数学的内容,知识与技能溶入了丰富多彩、具体现实的生活场景中,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奇,促进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2支同一种铅笔的不同标价提问:老师左手的这只铅笔是在超市买的,标价是0.5元,右手的这只铅笔是便利商店买的,标价是0.50元。如果让你们去买这种铅笔,你愿意到那家商店买呢?为什么?通过这样比较启发式提问,学生对探究小数的性质产生了好奇心,兴趣盎然,情绪逐渐达到高潮,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最佳状态。

又如,在教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后,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设置这样的一个情境:任意给我一个数,我能很快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然后,学生由于受上节课思维定势的影响,会认为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他们也能做到。可通过师生比赛、验证,使他们发现,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时,他们的心中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能很快并且正确地判断,我们怎么就不行呢?他们迫切地想知道结果。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三、培养质疑能力,使学生“会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思维的滋生往往从怀疑开始。显然,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存在极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我在黑板上呈现24×13=312 48×13=624 96×13=1248一组算式,学生观察后马上产生质疑提出“能不能用其他简便的方法计算呢?”之后的整节课就从学生的这句质疑的问题展开。不难看出,没有质疑很难激起求知欲;没人质疑,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也就是表层和形式。

又比如,在教学“年、月、日”认识闰年时,教师可先谈话创设情境: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对照万年历,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就知道了,这样的学习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由此说来,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从小的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是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四、留足思考时间,使学生“善问”

“善问”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目的,“敢问”“想问” “会问”只是为达到“善问”这一目的的必经之路。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首先就要在平常的课堂中为学生示范如何提问,并启发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特别是在自已思考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善于提问的习惯。如,在二上“分桃子”一课时,习题中出现把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怎么分?教师启发学生问:“为什么要说平均?可以不要这两个字吗?”这一关键处设问,让学生明白,平均分其实就是每份要分得一样多,从而揭示了这一概念的实质。

其次,要使学生“善问”,更重要的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教师提问,准许学生有疑就问,就是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也允许学生插话、提问,不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创新个性的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通常是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的。我在上课时特意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思考,有些同学就提出”能不能利用三角形或梯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圆面积公式呢?”这样,拓展思维空间,不仅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究、发现,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如二年级课外作业中有一题:有37人,每只船最多坐5人,乘8只船过河,怎样安排比较合适?以前遇到这种类型的实际问题时,不放心学生能独立探索寻求答案,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扼杀了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这道题我这样处理:老师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各小组代表发言记录片段如下:

方法一:

生1:8只船,前7只船坐5人,最后1只船坐2人。

师: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生2:我来补充,因为每只船都坐5人,8只船就会坐40人,但题上只告诉我们总人数是37人,40—37= 3人还多3人,就把最后一只去掉3人,也就是2人。

师:你说的太好了。大家认为这样安排可以吗?

方法二:

师:其它小组有不同的答案吗?

生3:我们小组认为8只船,每只船可以坐4人。

生4:才坐了32人,还有5人怎么办呢?

生3:剩下的5人让他们做在最后一只船上。

师:同学们觉得这样:安排行吗?有问题吗?

全体生:没有问题。]

师:再想想。(有几名学生慢慢地举手)

生5:我认为不行。

师:为什么?说说看。

生5:太不安全了。一只小船最多只能坐5人,他却说让最后一只船坐9人,船会沉的,这样不合理。

师:你说的真好。有很多沉船事故就是由于超载造成的。

除了这个原因,你们还有其他根据一只船不能坐9人吗?

生6:图中也告诉我们不能坐9人。

师:你怎么知道?

生6:书上画着一条船坐满了才有5人。

师:对,同学门也要学会从图中找信息,根据信息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合理安排这5人。请同学们一起来帮助这5个人,找到合适的位置。学生情绪高涨,共同得出结论,把5个人平均分给5只小船,也就是3只船上每船坐4人,其余5只船每船坐5人。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探索,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问,通过自己探索、思考,得出结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不断的提出新问题,在争论的过程中解决新问题。既培养学生的“善问”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让学生的大脑“活”起来,让民主、开放、和谐课堂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观察、思考、发现。使数学的学习成为充满灵性的创造过程,成为放飞心灵的快乐之旅,成为展示智慧的精彩场景。

猜你喜欢
过程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