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健
摘要:本文主要从故事选材、情节构造、电影构造层次及叙事风格、人物的设置安排等几个方面简单论述了电影《李米的猜想》的编导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米的猜想》编导构造艺术特色
编导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精神产品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一定的社会性,因此电影编创人员应当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得其作品具有较为厚重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容量。由新锐导演曹保平自编自导的影片《李米的猜想》自上映以来,取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从该片的本质上看,它之所以能得到商业上的预期,主要还是得益于影片的艺术造诣。这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其主创人员高超的编导艺术。
下面,本文就从如下几个方面对该片的编导特色做一简要分析:
一、巧妙的故事选材与合理的情节构造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一部优秀的、能够使人有所思考、产生启迪并最终给人们带来益处的电影,它首先应该是一个在合适情境下发生的合理故事。《李米的猜想》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出租车司机李米(的姐)与方文本是一对感情深笃的恋人,无奈李米父母反对,于是方文愤怒之下离开了李米。也许是因为经常可以收到方文来信的缘故,李米似乎总是感觉到方文一直躲在自己身边的某个角落,可方文来信并无寄件人地址,李米就在不停的等待与寻找中晃过了整整四年。
裘水天是一个来自云南农村的善良、朴实的孩子,跟随同乡裘永贵来省城昆明闯荡,一来希望能赚点钱,二来则希望见到早已几年杳无音讯的女朋友小香,并带其回家。
白粉妹艾菲菲,在情人马冰支持下正要尝试戒毒,二人开车回家的路上却遭遇了一次“意外的事件”。
三个看似毫无关系的故事却联系在了一起,然而其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
导演曹保平说,《李米的猜想》的灵感来源于几年前他和陶虹的一次聊天,当时说到了一个故事:一个的姐被两个歹徒绑架,在随后与歹徒的交谈中,两绑匪受到感化决定放了的姐,但要求她不许报警。的姐答应了其要求,待到的姐被放后又感觉这两人可能还会去绑架别人,出于对社会安全的考虑,的姐最终报了警。绑匪被警察抓到后,的姐多次去监狱探望,最终他们彼此间成为了朋友。正是这个生活中的真实故事给曹保平以启发,但他又始终觉得这样一个故事不足够感人,不能完全深入地调动观众的思维去思考些什么。于是乎,在经历了多次锤炼与改动之后,一个新的故事便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这里要说的是整个影片故事取自现实生活,这就充分保证了影片的真实性与现实性,从而也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故事选材效果。
然而,仅有了一个故事模本对于电影这门表达艺术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众所周知,一切艺术都是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这里如何使得影片的深度与意义“高”上去,便是摆在编剧面前的又一难题了。然而,科班出身的曹保平导演又岂会被之所难倒呢。两个农民工的故事与一起看似离奇的车祸事件便使得整个影片的故事性更加合理了。之所以说它合理,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处于社会底层人员,他们身上往往都有着很多的辛酸。裘水天是一个淳朴农民,为了寻找离乡多年的女友小香而来到省城,其背后折射出了多少进城打工人员的现实状况。裘永贵也本是个体格健壮、老实憨厚的农家汉子,为了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能快速致富,不惜铤而走险去贩运毒品,最终客死异乡。马冰组织贩毒的故事又代表着社会的另类边缘群体。将民工、毒贩和的姐这三类人的故事进行展开,从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认知感上就符合大众的潜意识见解,再加上故事的人物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人物的生活环境都比较艰辛,而一个层次上的人接触到的几率相对来说也比较大,这样才有发生故事的可能。二是编剧将“李米——裘永贵、裘水天——马冰”这样一个人物组合所发展出的故事情节贯穿得很巧妙。李米和方文是男女朋友关系,裘永贵、裘水天搭乘了李米的出租车并试图绑架她,而裘永贵此行的目的是贩毒,指使这件事的人是马冰。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就是马冰竟然是方文!至此,经过了优良的故事选材与巧妙的情节构思,一个曲折的集爱情、悬疑、警匪等元素为一体的“中国式”狂想电影诞生了。
二、深厚的电影艺术创造力
“剧作者深入生活,提炼生活,通过语言文字的方式塑造出文学形象,以此反映生活、提炼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感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度创作。而导演则是在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重新读解和阐释文学剧本,遵循影视艺术的特性,运用影视导演艺术手段将文学剧本中的文字形象转换成视听结合的银幕形象或银屏形象,从而创造性地把剧作的情感、思想及哲学思考或哲理内涵传递给观众。就是人们常说的导演的二度创作。”而曹保平导演不愧为新锐导演,他依旧以其一贯的节奏明快、情节离奇的创作风格将导演的“二度创作”概念进行了完美的诠释。我想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该片导演深厚的艺术创造力:
(一)独特的电影结构层次及叙事风格
从电影结构层次方面上讲,一般国产爱情电影都具有_定的模式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单线叙事模式,该类型电影通常以展现三角恋、婚外恋、忘年恋等情节为内容,情节相对刻板单调,叙事方法也略显陈旧,且多数平淡无奇。纵观爱情系列电影,此类影片比比皆是;二是,恶意煽情媚俗类情节类型的爱情电影,其往往注重情节的过分煽动,企图以过分的情节催发观众的眼泪,此类影片也早为观众所厌恶;三是,情节胡编滥造,内容东拼西凑;妄图标新立异,但往往适得其反。但《李米的猜想》一片却突破了以上影片中所描述的种种现象,而是独具匠心地将李米在寻找方文过程中那种女性矢志不移的个性、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对弱者的同情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并恰当、自然地运用在了这一部爱情剧中。其中多处悬疑以及部分的警匪内容的穿插运用,使得整个影片无论从可视性还是感染力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单单是为了爱情而爱情。而这种的电影结构层次构造在爱情类影片中还是颇为少见的。同时,该片的叙事风格类似于墨西哥导演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爱情是狗娘》、《通天塔》等影片,即,使用多线索交叉叙事方法,把千丝万缕并无太大关系的人与事,最终牵连在一起,既现实又理想。但影片中李米、裘永贵、艾菲菲、马冰,这些个看似并无关联的人与事,恰恰竟能在一起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该片李米饰演者周迅所说:“电影开始没几分钟就‘砰地摔死了一个人,然后故事再往回讲。导演是在画一个圆,不是直线,所有的事从开头到结尾都是有原因的,最后画成一个圆。”这种链条型的叙事风格是该片的一道亮点。
(二)人物设置安排的独到特点
正如前面所说,怎样将一个的姐、两个农民工和一个毒贩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故事连接起来呢?为了顺畅地解决这个问题,导演在人物设置上使用了“双重身份”法,即一个人有两重身份。很明显,方文(马冰)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马冰表面上是艾菲菲的情人,实际上他是贩毒人员的组织者,更为令人惊讶的身份是,他竟然就是李米苦苦追寻、耐心等待了长达四年之久的那个让她难以忘怀的男朋友方文。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双重身份”的人,才使得故事得以如此顺畅、如此真实般地展开。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编导让观众恍然大悟——哦,原来马冰就是方文!自此,一切似乎都明白了。李米的猜想对么?她猜对了方文就在自己身边的某个角落,却怎么也猜不出自己的男友竟然会组织贩毒,也许她还会猜方文为什么要这样呢?合理的人物设置转合承接了故事的进程,而本片方文的“双重身份”这一设置让人在惊讶之余却又感到是那么的贴切、自然,丝毫未有刻意雕琢之迹。
从以上两点足可看出:影片编剧兼导演曹保平在电影独特结构层次及叙事风格的运用以及其在特殊人物身份设置应用上的电影艺术创造功力不可谓不深。
影片最后,编导并没有简单地把方文送进法庭接受审判,而是让之选择纵身一跃从高架桥上摔下,而这一幕又让恰巧路过的李米看到。方文的死法的确让观众感到震惊,然而影片并未结束,在当观众和李米共同看到方文所拍摄录像带内容的时候,想那一刻,观众们会一同把心境自比于李米,此刻才真正体会到那四年的苦苦等待终究还是值得的,因为她等到了爱……
影片至此戛然而止,给人们留下一个巨大的审美空间,在这个包含了巨大艺术张力的结尾中,我们不难看到编导的睿智。而那种最贴近生活,不盲目沉湎于“大制作”、“大场面”,也许是本片编导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