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洁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在主持界特别是民生类节目主持人的业务分析,探讨为什么要提高主持人的即兴水平并提出培养建议,也为主持人即兴能力的培训提供一些方法与建议。研究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与即兴评述,对于提高主持人综合素质、主持人培养的科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主持人 即兴口语表达 即兴评述 培训
中图分类号:G224文献标识码:A
1 广播民生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现状阐述
民生类节目是新闻节目的一种,以关注生活、关切民生为宗旨,以舆论监督、服务民众为目标。一般以邀请嘉宾,接听群众电话为节目形式,旨在做好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和各服务行业沟通的桥梁。因为节目形式的特别,所以深受百姓的关注与喜爱。比如淮安人民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栏目,每周一档,分“户内直播”和“户外直播”两种形式。各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在现场面对面地和群众交流、沟通,接受投诉并解疑释惑,满足了群众与政府官员零距离对话的愿望。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有效途径,它直接走进百姓中间,既畅通了投诉渠道,又及时快捷地服务了群众,它实现了企业与政府、基层与机关、干部与群众的成功对接,有利于更好地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实处。这一节目至今已近有八年多,从持续时间上,就可以看出受众对于民生类节目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而八年来,节目的形式从“户内”到“户外”、从“综合式”到“主题式”、从“电台直播”到“电视直播”再到“电台电视并机直播”、从“当场受理承诺答复”到“提前受理、当场答复”,也可以看出受众对于节目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并且只有当节目能够不断变化适应受众需要的时候,它才可以生存。民生节目的主持人因为一直在做“桥梁”的工作并且比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人更加贴近群众,所以对于即兴口语表达的要求也就更高。
从宏观来看,当前媒体竞争的激烈格局决定了即兴口语能力是广播中不可或缺的利器。相对于媒体数量的扩张和网络媒体的无限容量,广播媒体信息资源和受众注意力资源都是有限的。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秀,就要求主持人对信息进行及时解读和评论,提供视角和观点。从节目本身来看,一档节目的预定含金量总是有限的,要想提高含金量获得节目的高质量,就要加大信息量,而在在播出总时长固定的前提下,要加大信息量,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快播报速度,增加数量;二是加大解读力度,提升质量。对于主持人来说,这也是对即兴口语及评述的高要求。在节目中怎样和听众沟通,怎样处理好突发事件,怎样处理好听众的问题,怎样与嘉宾沟通,怎样协调、组织好嘉宾与听众的沟通,这些都需要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否则节目就会失去原本的意义,没有节目该有的色彩而失去亮点。
2 广播民生类节目主持人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承认的一点是,主持人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按照预计的思路走节目效果还是可以的,但是只要和突发问题靠上边,多数情况下节目的质量就大打折扣了。研究现在的主持人,多数存在以下的问题:
(1)语言表达缺少深度。广播语言表达要讲究口语化。但是在很多时候口语化会被错误的理解并运用为“随意化”“词语化”。所谓“随意化”就是语言运用中太过于随意,张嘴就来,全是大白话。“词语化”就是所用的词语比较笼统,没有什么真正的含义与指向性。总是说一些没有意义、没有信息量的话。张嘴千言,离题万里,语言内核始终不清晰。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持中的语言也是如此,源于生活语言却又不同于并高于生活语言。主持人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并且有意识的总结归纳,灵活运用才可以。
(2)心理障碍。有一些主持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积累,并且阅历也很丰富,知识储备更是不在话下,但是一到了需要临场发挥的时候,就没有话了。这就是因为自己心理上存在障碍,把话筒前的语言和状态与生活中区别的太清楚了。
3 对广播民生类节目主持人应有怎样的要求,如何去做
(1) 要有较高的新闻素质。这里的新闻素质包括主持人的思想政治素养。 新闻始终与政治息息相关,新闻离不开政治,并时时反映政治。政治思想素质既关系到主持人是否能把握即兴评述的正确方向,也关系到主持人能否继续拥有话语权,因此非常重要。其中包括了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把握能力、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能力、敬业精神和使命感的要求。主持人不仅代表了一个台更是代表党和政府,所以应该做好人民的桥梁,做好党的喉舌。新闻素质还包括主持人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这种素质,需要主持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在不断接触新闻事件中去感受去积累,能够做到准确判断一条新闻价值的大小,从而展开合适的即兴评论。
(2)说话要有逻辑性。对即兴口语表达来说,思路的整理是非常必要的。有些时候,主持人在评述过程中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细听其每一部分的论述也是有道理的,可是从整体上来看,有些论述缺少全盘的规划,特别是缺乏整体顺序的安排。比如说,人们在分析一个现象的时候,往往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的。如果还没有把存在的问题说清楚,马上就开始分析问题,那么听众往往不知道说话人到底在说什么事情。有时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并且对此进行了大段的说明,可是描述了半天却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给人结构不完整和目的不明确的感觉。可以说没有组织和规划,就不能有效地组织语言表达。
(3)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当主持人的词汇储备、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重复使用雷同的词语来说不同的事情,或者是提出了正确的观点去没有足够的事实作为论据,通篇都是“我觉得”、“我认为”、“我们要”、“我们不能”……于是,枯燥的表达和口号式的语言就出现在了本应该非常精彩的评述之中。面对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讲出一个例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3个理由:第一,这样做可以使你即刻解脱出来,以便努力思索下一句话。第二,这样做会使你合上讲话的节奏,你开始时那种极度紧张的瞬间会一闪而过,这使你有机会酝酿你的话题材料。第三,这样做会立即把听众的注意引入正轨。以一件事情举例,这是即可抓住听众注意的百试不爽的方法。
(4)要注重语言的口语化。语言口语化,书面性不要太强。这条是即兴评述跟评论文章写作差别最大的地方。除了引用名言典故之外,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口语化会让听众听起来更贴近更易懂。但切记口语化不是低俗化、没文化。把精神的道理通俗化是需要更高语言功底的。
(5)情感要丰富,克服情感冷漠。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应该在评述的过程中有所体现。在评述过程中,思维不活跃会影响丰富的程度,情感不运动则会影响评述的灵魂,给人以有形式没生命的感觉。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如果在评述过程中感情冷漠,不动心,小则影响了评述的质量,大则影响了听众对主持人素质构成的评价——因为较强的感受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是有声语言艺术训练的基本素质和重要方向。
4 提高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几种训练方法
(1)破笋展开法:以话题为中心逐层展开。如自己准备一个题目《安全驾驶》。可以先讲不小心造成的悲剧,由此引发开车不小心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再由此引发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希望大家遵守交通规则。这样组织可使整体有序,即使小节不能即时准备,但有主线一串,表达是有话可说的。
(2)正反用例法:围绕题目可先选用一到两个正面事例,然后选一到两个反面事例。这样正反交错,能较好地组织材料。
(3)平行组合法:一些即兴说话话题如果立足理论角度难以展开,可用多事例来组合。在事例较多的情况下,可把这些事例稍稍排队然后按时间顺序或位置移动一个个地说出,再适当总结,上升到理性。
(4)层层递进法:在表达一些较短的即兴说话时,可以运用关联词把材料组接起来以展开思路。如《微笑的力量》一题可以采用如下思路组材:微笑不仅能怎样,而且能怎样,又能怎样,更应该怎样。这样可以使材料聚而不散。
(5)纵向扫描法:紧扣题目或情境,从纵的角度,按时间的顺序进行组材;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将来又怎样。
戴维·卡耐基在《口才训练妙诀》一书中介绍了两种即席演讲的训练方法:第一种,是道格拉斯、卓别林、玛丽福特三人每天晚上玩的说话游戏。道格拉斯是这样描述游戏方法的:我们3个人各取一张纸条,在每一张纸条上书写一个说话题目,然后把纸条叠起来,3人轮流抽取,抽到什么题目,就立即针对那个题目发表1分钟的演说。两年中,我们从没有重复过相同的题目。一天晚上,我必须针对“灯罩”这个题目发表一分钟的即席演说。如果你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不妨试试看,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把这一分钟打发过去。长期玩这种游戏的结果,使我们3个人的反应变得异常敏捷,学到了应付各种复杂情景的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面对任何场合,我们已经学会了“站起来思考”的方法。
第二种,是连锁技巧的游戏。卡耐基说:这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方法。当一个学员被要求尽量以幻想的形式来说话时,他发表了如下的演说:“前几天,当我驾驶直升飞机时,发现了一群飞碟向我靠近。我正想降落时,一架最靠近我的飞碟对我开炮射击,但是我就……”铃声响了,时间一到,下一位学员接着这个话题往下说,如此循环下去。这种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状态下来训练演说的方法对于即兴评述时应变能力的提高以及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都是极有好处的。
按照这两种方法,自己进行训练:自己随便准备一些题目,放进信封中,抽到哪个就对哪个进行一至两分钟的话题演讲;从杂志上寻找一些新闻,然后对这则新闻进行自己的评述,注意不要套题,语言精练。
此外还可以用这样一些方法进行训练:① 拿一本汉语词典,随机翻到一页找一个词进行1~3分钟的即兴评述,这样随即的抽词评述训练,就是锻炼即兴评述的即兴思维能力。② 找任意文字材料,随机找到一个词进行词语解释,要用最少的字数最贴切的语言进行解释。这是为了锻炼语言概括能力,同时也能充实词汇量。③ 即兴评述时的快速构思往往是把知识结构中的许多“散点”迅速进行整合编码。这一过程称为“散点连缀”。而这种能力也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散点连缀即讲话前,脑子里闪现出一个个的“思维点”,用纸条记下这些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散点”,然后确定一个中心,把这些散点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训练时要把景、物、人、事等散点当作演讲的“切入口”,使几个散点之间同主题形成自然而有机的联系,不要简单地理解为用几个词来造句,不要把几个散点生拉硬拽地拼凑成一段话,而是要确定中心,讲出新意,给人以启迪。例如,“音乐”、“欧美”、“戏曲”有以下两种组合表达:① 音乐有很多类型,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欧美的音乐,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戏曲别有风味。② 我喜欢听音乐,也喜欢很多种类型的音乐,但是最让我着迷的是戏曲,甚至我希望戏曲也可以被许多欧美的听众所喜欢。
拥有较高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是主持人工作的制胜法宝也是未来广播事业中对于主持人的更高要求。掌握好训练的方法,高标准要求自己,一定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精彩,满足受众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元勋.即兴演讲浅论[J].龙岩师专学报,1996.8(14卷增刊).
[2] 刘德强.演讲学[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2.
[3] 侯清恒.青年演讲技能训练[M].中国纺织品出版社,2007.7.
[4] 刘德强.现代演讲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0.
[5] [美]戴维·卡耐基.口才训练秘诀[M]春秋出版社,1988.
[6] 遆新红.浅谈校园即兴演讲训练[J].天中学刊, 20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