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单元的教学困惑与反思

2009-02-05 03:56周圆亮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面值正确率纸币

周圆亮

一、教材简介

《认识人民币》是新课程标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的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获得一些购物的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在购物或模拟购物等活动中,获得学习成功的经验,树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具体地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认识面值是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第二段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最后还安排了实践活动《小小商店》。(以上摘自新课程标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二、教学困惑

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是这样的一个常见的、看似简单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却遇到了极大的障碍。第一个教学目标还不难实现,但是对于第二个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笔者用了多种方法,如模拟购物情境、实地购物;教师指导、学生互帮互助、家长辅导……将原本仅仅3课时的内容用9课时来讲解,效果依然不那么好。原本以为这可能是学生个体差异所致,可问问其他学校的同行,所遇情况如出一辙。查阅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数学实验教材2004级、2005级一年级(下册)样本班学生期末学习水平调查报告,也同样发现了类似的情况。2004级期末试卷填空题中涉及人民币内容的共有2道题目,分别是第(3)题:一张10元的纸币和一枚1元的硬币及2枚一角的硬币合起来是几元几角、6枚5角的硬币是几元;第(4)题:买一辆13元的玩具汽车,应该付下面哪两张人民币(1元、5元、10元)。所要考察的内容,一题是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另一题是解决有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它们的正确率分别是87.2%和89.4%。单从数据上看,这样的正确率不算低,但相比较平均正确率95.4%而言,这样的正确率就不够理想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的试题中正确率低于90%的就是这两题。2005级期末试卷中的情况差不多,有关人民币题目是:10元、1元、5角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合起来是几元几角、12枚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几元几角,它们的正确率是81.7%,而平均正确率是92.6%(以上摘自《小学数学教学》(增刊)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验通讯2006第1期和2007第1期)。从这两次样本班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单元的知识掌握没有能达到总体的平均水平,而且还相距甚远;从题型看,出现最多的是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仅有一题是付币的问题,而最使学生头疼的“换币”等问题没有出现。

三、教学思考

为什么这样一个生活实际中大量出现的、学生也时有所用的知识反而掌握得不够理想呢?这其中是否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呢?对此,笔者做了一些思考,觉得是以下一些因素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

1.纸币价值的抽象性特点和低年级学生认知的形象性特点相矛盾。众所周知,货币在人类历史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先是由贝壳等充当一般等价物,然后慢慢出现了金银材质的铸币,而纸币的诞生在货币史中较晚,直到宋代才出现了正式的纸币——交子。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仅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而缺乏价值尺度的职能。没有了沉甸甸感觉的纸币它所代表的价值就具有了极高的抽象性。让一个孩子——七八岁的孩子,一个在思维上还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并且这种抽象思维在极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孩子,去理解那么抽象的的东西:用一张稍大一点的纸(比如面值100元)可以换10张稍小一点的纸(比如面值10元),可想而知是多么困难。

2.生活经验的局限性所致。不容否认,在学生以往的生活中一定经常能接触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或是过年时长辈所给的压岁钱,或是跟随过父母使用过人民币,或是自己有过买东西的经历……在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人民币的经验,这就不难理解学生为什么容易达到第一个教学目标: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但在关注学生经验的时候,却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漠视此种经验的局限性。低年级学生或许有过购物的经历,但这种经历绝大部分却是局限于10元以下的购物,相对于较大面值的人民币(如50元、100元),其使用的经验少之又少。而仅有的那么一点经验通常也只是在“付币”和“找币”,对于“换币”或有目的地“取币”更是鲜少涉及,并且即使是“付币”和“找币”也经常是在他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少主体意识的参与,还远没能达到自主的程度。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也就不难理解学生为什么对下面的问题犯难了:一张50元的纸币可以换几张20元的纸币和几张10元的纸币?一盏台灯52元,买一盏台灯可以怎样付钱?学生的表现要么是束手无策,要么是方法单一。生活经验的局限性直接导致了第二个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的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获得一些购物的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难以实现。

3.在人民币的应用中需要具备一定的乘法知识,积累一定的数感。乘法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计算,它是在对加法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上进行教学的。在人民币的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几个几”的情况,比如2005级期末试卷中“12枚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几元几角”、2004级期末试卷中“6枚5角的硬币是几元”以及书本上“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0元的人民币”等题目。倘若说这样的题目,学生还可以用几个几个的数或依次加的方法来解决的话,那么像“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0元的人民币和几张20元的人民币”、“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邮票,从若干张一角、二角、五角的人民币中怎样付出8角钱”这样的题目,用数或加的方法显然是繁琐的,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当学生的数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对几个几是多少熟知了,解决起这样的问题来才会驾轻就熟。可乘法的知识要等到二年级才能学得,现在就让一年级的学生来解答这样的题目,无疑有点强人所难的感觉了。

四、教学建议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很多时候不是一蹴而就的。就以人民币而言,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不会使用,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标准呢?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也能轻松应对人民币的各种问题!这是不是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技能是在经验积累和知识积累都达到一定得程度时才形成的!知识和经验两者不能有所偏颇!有了上面的思考,不由得就有了以下的设想:能否将人民币单元分段教学,螺旋上升,使学生有时间、有意识地使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人民币的价值,在实际运用中积累起诸如“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有关人民币的全面生活经验,待到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都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来突破以上的教学难点,形成技能呢?具体的可以分两个知识板块进行教学:一年级下册可以是简单的认识、介绍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主要实现第一个教学目标;二年级时再让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的过程,主要实现第二个教学目标,帮助他们将生活中积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这两个知识板块中间的时间段中鼓励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或独立或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人民币,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充足的知识准备,当他们再次面对人民币的难题时,相信他们一定会轻松应对。

猜你喜欢
面值正确率纸币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值
百万“大”钞
带了多少钱
生意
掉钱
生意
欧洲央行不再发行500元面值欧元
猜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