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活法在巧

2009-02-05 03:56金仲夏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课堂

金仲夏

[摘 要]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本文就如何在“巧”上下功夫来发挥音乐课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探讨。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享受音乐,培养他们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意识,激发他们的参于意识和创作欲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素质。

[关键词]兴趣 思维

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广大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就目前音乐教育而言,要发挥音乐课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一个“巧”字。

一、巧导入——引生入戏,激发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能否吸引学生,导入阶段是关键,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就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尽快入戏。导入可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摇篮曲》一课的开头可这样设计:当师生问好后,先不忙向学生介绍新课的内容,而是用题为《啊,母亲!》的文章做为通向新课的桥梁:“‘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处处体现在平凡的生活中。在儿女成长的不同时期,母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当孩子呱呱落地后,躺在母亲的怀里,睡在摇篮之中,母亲心里会流淌出一股世上最纯净的清泉,哼出世上最动听的旋律。虽然它们的歌词、曲调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表达妈妈的心愿与祝福,盼望孩子早早安睡,进入甜美的梦乡。这种‘催眠曲经过发展,最终成为一种新的音乐体裁——‘摇篮曲。”随之宣布:“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学唱一首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引出了新课的内容,使学生兴趣陡增,调动了情感,丰富了主题。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会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在关键的导入阶段,教师要充分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给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巧用料——平淡之中有神奇

大家都知道,清水煮菜淡而无味,但若加上适量的调料,掌握好火候,就会烹饪出美味佳肴。同样,在教学中适当加点“调料”,补充一点趣味性知识,能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消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毕业歌》教学前,笔者饱含深情地把南京大屠杀事件讲述给学生听,学生深深领会到“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凌辱”的道理,这时再唱响《毕业歌》,他们早已热血沸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神圣感充分唤起,爱国激情油然而生!再如,欣赏《花好月圆》前,让学生看一段“97雅尼北京行”音乐会:一个外国人正在演奏中国竹笛——多么美好的音乐!学生在惊叹之余,也会为自己心理上曾盲目排斥过民乐而惭愧。这时再让学生从通俗歌曲《真的好想你》中感受二胡的娓娓倾诉……学生就会由衷感到:应珍爱祖国,应珍爱祖国优秀民族艺术,为灿烂的祖国历史文化而自豪!这样的“调料”可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给和谐的气氛增添欢乐,使学生的德育、美育素质不断提高。可见,课堂教学加入一点“调料”能使“空洞”、“无味”的知识变得“充实”、“可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自身的全部热情和机智去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闪耀。但值得注意的是:“料”加得要适度,否则会喧宾夺主,淡化主题,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

三、巧收尾——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在课堂教学中“口”很难收,“尾”也同样难描。这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一堂课有一个好的开头,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如果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与之有机结合,就更能锦上添花,使课堂教学始终紧叩心弦。如果虎头蛇尾,很难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甚至会使已取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尾,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的结尾方式各种各样,有归纳式、问答式、延伸式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设计。但不管采用哪种结尾方式,都必须有助于学生掌握当堂课所学习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结束时,教师应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问题,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学唱《唱脸谱》时,可这样设计结束语:“这一唱段适合生、旦、净、丑哪个行当来唱?具体地说是哪个角色?”这样的结束语,简明扼要,意味深长,启迪思维,调动了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同时也为下节《智斗》欣赏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巧方法——合作探究,铸造“金钥匙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手段,是联系教材和学生的纽带。从某种意义上说,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为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深层次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尝试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要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如在欣赏《保卫黄河》乐曲时,先让学生讨论、发言,谈谈他们对这首乐曲的感受。这样,使学生处于一种想知又未知、欲罢又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一旦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会快乐多了。

五、巧情感——维持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设法使学生入情,以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正所谓“动之以情,晓之有理”,只有动之以情,才能使理入人心。这样,一方面师生构建起了有效的心灵沟通平台,有利于适时组织、调控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思、所想、既开拓视野,又启动思维。有了情感和认识的碰撞,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灵感也就更有可能一触即发。同时,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善于把握几个“度”。一是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和语气要亲切。例如,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时要用商量的语气:“这个问题,我先谈谈个人的观点,请大家看看是否有道理。”当学生即兴表演思维出现闪光点时,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激励和深化,对学生作出一些肯定性的评价,如“很棒!”“很有创意!”“表演得很精彩,掌声送给你!”等等。这些鼓励性的话语可以拉近师生情感之间的距离。二是避免因小事而情感冲动,把冷若冰霜的表情、“黑面包公”的面孔带进课堂。可以想象,那种“冷漠的表情、刻薄的语言、随意的批评”所造成的凝滞气氛,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多么大的负担!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平时要多接触学生,要经常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谈,多参加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和谐、友好地相处,真诚地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平时建立起来的师生融洽关系,有利于形成课堂上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

新课标的实施给音乐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观念和广阔的空间,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广大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和审美情趣,在“巧”字上下足功夫,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享受音乐,培养他们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欲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史益华.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技巧的探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8).

[2]虞蔚英.启发情感 以情育人[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10).

[3]钱萍.锤炼教学语言 让音乐学习更快乐[J].教育艺术,2007,(12).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音乐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音乐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