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物理课堂中的必要拓展

2009-02-05 01:55吴永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5期
关键词:导体串联规律

吴永红

现行教材对有些知识的处理,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明显减少,难度也有所降低;使教材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体系趋于完整。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知识面也有所拓宽。但是很多学生学习物理往往停留于表面知识,死记规律,硬套公式,抓不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及教材内容,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给学生拓展一些必要知识,便于加深理解。

1)拓展教材中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和公式,否则势必影响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笔者在讲“欧姆定律”一节时,拓展讲解公式R=U/I的意义,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它不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而变化,不能认为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而且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却不为零。R=U/I只能理解为是一般情况下,电阻的一种计算公式。例如,笔者讲“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时,拓展讲解了“物质”和“物体”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例如,桌子、自行车、轮船、圆柱体铁块等成品叫做物体;而组成桌子、自行车、轮船、圆柱体铁块的钢铁、木材、橡胶、塑料等原材料叫物质。由此说明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里含有的物质多,其质量就大;含有的物质少,其质量就小。通过拓展,使学生加深对物体、物质、质量等概念的理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对教材中很少出现甚至未提及过但又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规律应适当拓展,便于学生掌握理解,触类旁通。例如笔者在讲“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时,通过实际练习题,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U1:U2=R1:R2和U1:U=R1:(R1+R2);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规律I1:I2=R2:R1;在讲“电功率的测量和计算”时,让学生归纳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学生解题的速度。又如在讲解“浮力”时,学生普遍认为“在液体中的任何物体一定都要受到浮力”。针对这种情况,拓展说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物体沉底并且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中间没有液体时物体是不会受到浮力的。

3)对教材中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应给以拓展。例如,讲解惯性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学生总是把它们混为一谈。每当这时,笔者就给学生讲解两者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共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一个物理概念。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物体在不受外力这个特殊情况下的运动规律,是一种特殊情况。

4)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拓展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例题:“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两端的电压为1.5伏,R2的两端电压为4.5伏,R1+R2=600欧,R1和R2各为多少欧?”一般学生只能想出一种解题方法,即先求总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串联电路的电流,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强度处处相等,分别求出R1和R2的值。但在处理习题时,又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电压分配规律“R1:R2=U1:U2”,并适时的提出问题:“你能把我们共同发现的规律灵活应运吗?”很快就有很多学生自己动手根据此规律求解,迅速得到正确答案。通过本题教学,使学生学习解题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位多角度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平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5)结合教材内容,拓展一些形象生动的小实验。例如讲“摩擦起电”时,可以拓展人体也能因摩擦而带电的实验,从而充分说明人体也是导体。用手掌摩擦有机玻璃棒,棒带正电,而手掌带负电。前者用验电器可以试出来,而用手掌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并不张开。这是因为人体是导体,摩擦所得的电荷很快就通过人体转移走了。如果人站在绝缘板上,用验电器就能查明手掌所带的电荷。

通过课堂上的拓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基本技能和解题技巧。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杨溪中学)

猜你喜欢
导体串联规律
用提问来串联吧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汽车电线用导体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应用自适应交叉近似算法快速计算导体RCS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