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晓琴
“伸出手挥洒智慧,挺起胸树立雄伟,让火花闪烁第一,让胜利天天相随;云梯上跨越南北,每一程踏响春雷,在今天打造明天,让蓝图改变山水。攀登天外天,创造天下最!耸起楼外楼,奉献美中美!”广东百万建筑大军以如此豪情,如此气魄,为改善城乡面貌、实现城乡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这支建筑大军中,活跃着一大批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广东建设系统的“顶梁柱”。他们的母校也因此被誉为广东建设系统的“黄埔军校”“现代鲁班的摇篮”。
探究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的奥秘所在,答案在于其始终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服务基层,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途径,培养适应建设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思路,探索并实践了“依托行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五共”模式,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机制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原隶属于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公司,有丰富的行业办学背景。学院一直注重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建设部门的指导作用、协调功能和服务职能,与行业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校企互动”的“五共”模式,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互惠共赢为基础、学院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
一是共建专业。学院依托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和企业,聘请企业行业管理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资深技术专家担任专业顾问委员会顾问、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委员,请他们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专业发展和改革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等提供决策参考;对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性教学安排等主要教学环节提供指导性意见,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是共同开发课程。着眼于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学院大力支持各系部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特色教材。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团队,对课程建设进行合作研讨,承担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由浅入深逐步进行课程开发。近年来,学院有10余门课程与企业合作,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深度开发建设立项。各门课程在课程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方面也得到企业大力支持,呈现了工学结合特色。
三是共建实训基地。在广东建工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集团公司下属21家企业成为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还充分利用校友等社会资源,在全省共建立了800多个校外实训点,保证了各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需要和质量。如与广州中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沃华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威世达控制网络公司、广州风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康大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了校内实训基地,为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顶岗实训”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共建新校区。去年3月,由广州卓睿公司投资建设,学院管理运行的北校区项目正式启动,掀开了学院校企深层次合作新的一页。此举突破了学院的发展瓶颈,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学院校园面积小、办学经费不足的现状,为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
五是共享校企智力资源。学院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形成了校企师资互动共享的平台。在行业企业的支持下,学院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参观、参与工程项目和科技开发、到工地挂职锻炼等,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造就了一批“双师型”教师。目前,学院教师中具有“双师”资格的已超过50%。同时,聘请400多名能够从事教学工作的领导专家、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作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建设了一支学术造诣高又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还充分利用省建筑工程集团公司的资源,组织师生参观和实习其承建或参与的大型工程项目,如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大学城、广东科技中心、新白云机场等,让师生全过程地了解到每一阶段现代建筑施工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这是其他同类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
工学结合,实现课堂和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永恒的主题。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的理念,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办学规律,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狠抓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学院教育和就业岗位之间实现“无缝对接”,极大地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力,打造出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紧贴人才市场需求, 打造“建筑”专业品牌。学院明确了“依托建筑行业,面向社会服务”发展方向,适时动态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与专业方向,科学优化专业布局。该校现有19个专业,以土建类专业为主体,兼顾电子信息、财经、环保、艺术设计等专业类别。建成了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工程造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五个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互相支撑的五个专业群。并在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优化资源,打造了专业特色。如省示范建设专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形成了“三线四步”的专业课程体系;又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率先从05级学生开始试点“2+1”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创设了“双任务双导师”顶岗实习模式。
二是紧贴职业岗位需求,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学院探索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体系,参照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以教学做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实施课程教学”的课程改革思路。
首先,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为引导,以课程等级建设为任务驱动,初步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两年来,学院与企业合作深度开发建设的课程共11 门,呈现出工学结合特色。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优质课程12门。
其次,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融 “教、学、做”为一体。如省级精品课程《电气控制与PLC》课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六个要素,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构,整合出六个项目。
再次,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将一次性终结考核逐步改变为过程性全面考核,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三是遵循技能培养规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学院依据“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教学考核内容与工作考核内容一致”的原则,从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对课程进行整合与更新,形成较为完整的与生产现场相近的实践课程体系。
首先,改善了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不仅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建立了技术适度先进、功能较齐全的院内实训基地,还依托省建工集团等行业企业和校友等社会资源,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保证了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和质量。
其次,积极探索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目前,学院有4个专业实行了“2+1”模式,其它专业实行了“4+1+1”和“2.5+0.5”模式,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顶岗实习。
再次,重视实施“双证书”制度。通过在院内设立的省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多类培训鉴定机构,积极为学生获取“双证书”创造条件。近年,学院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四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专业教师职业素质。学院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努力构建“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加快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推进名师建设工程,多渠道培养教师“双师”素质,形成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目前,学院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为30%,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学位)青年教师比例为34%,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近三年,分别有三位教师被选拔为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和校级教学名师,三位教师分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学院还重视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健全了教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为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创造条件。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各类教科研项目94项。
此外,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通过邀请企业家到校开展专业讲座等活动,营造校企文化交融的浓厚氛围;通过组织系列主题教育和参加各级技能大赛,构建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
正因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准确定位,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广东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近三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类大赛中脱颖而出,捷报频传:在全国性和全省性各类科技文化艺术大赛等活动中获得了70多项奖励。其中,获2009年全国大学生(高职组)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广东首届大学生三维算量建模一等奖。
其毕业生也因专业水平较扎实、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广受企业欢迎。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县、乡镇建筑企事业单位,至少有1/3以上的技术管理人员来自该院。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且达到了就业率和优质率“双高”的局面。此外,不少毕业生还选择自我创业,闯出另一片蓝天,如校友莫冠良创办的东莞名冠集团、校友潘志勇创办的南海海逸集团等企业已发展成为拥有数亿资产的大型公司,为广东的建设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郑蔼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