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剖析

2009-02-03 04:23李学鑫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5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河南

李学鑫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目前河南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一些化挑战为机遇的思路对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战略机遇 区域经济发展 河南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区域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转型关键期。如果社会经济调整得好,区域就会顺利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调整得不好,则会出现两极分化,贫富、城乡的不平衡加剧,失业率上升,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加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停滞、倒退。科学发展观是目前指导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因此,如何深刻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充分把握河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化挑战为动力,直接关系到河南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国家重大战略调整与科学发展观

国家重大战略调整的必要性。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3266.8美元,已进入学界公认的经济转型“关键期”。我国的发展战略也到了转换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非均衡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由此积累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收入分配、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资源环境等的不均衡已经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这要求我们在发展战略上由侧重非均衡发展转向侧重均衡协调发展;我国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率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已经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期;我国的发展矛盾到了显露期,经济发展较快,而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

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如适当降低单纯性的技术引进,更多的鼓励自主创新;从增长优先、效率优先,转向重视公平、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逐步弱化,内需的作用将大大增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将成为主流等。所有这些战略思想重大调整的集中体现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六个统筹”与河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

(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河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由于诸多原因,与全国相似,河南城乡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极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加大, 表现出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三农”问题尤为突出。

现在,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以前城乡隔离、独自发展的状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为此,中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和补贴力度,继续减免农业税,实施种粮直补,对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增加良种补贴投入,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推行家电、电脑、汽车下乡,取消农村学费等。这些措施利于河南破解“三农”问题,加快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一次宝贵的历史机遇。

当前,河南要牢牢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尤其要做好:以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为契机,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努力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观;以落实惠农政策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为抓手,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最大限度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农民务工增收空间;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推进土地流转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突破加快农村制度创新,进一步让农村经济活起来。

(二)统筹区域发展,增强河南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

1.河南区域经济差异在不断拉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黄淮地区四大经济区域的发展差异,无论就绝对差异或相对差异而言,一直保持增长势态。区域发展不平衡已明显地影响了河南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2. 统筹区域发展,有利于增强河南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国家层面上,统筹区域发展。第一,有利于改善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因为,统筹区域发展,将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健全区域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比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对河南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并在税收、金融信贷、农业加工生产、农业科研、教育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这使河南获得了与其他省市平等发展的机遇。

省域层面上,坚持统筹区域发展,河南当前应突破“四大经济区域”的行政约束,围绕“一极(郑汴新区)两圈(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三层(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架构,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基础

1.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河南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仍很突出。就业缺口大。受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发展总体放缓的影响,保守计算,2009年河南省劳动力供求缺口超过400万;人口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未富先老问题突出。截止2007年年底,河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202万人,占河南省常住人口的12.87%,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河南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难题;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在20世纪初,河南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一度攀升到130:100,远高于国际社会公认的102-107正常值域,近几年虽有所下降,但仍属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的持续,未来将使农村男性婚姻问题更加严重,并伴随男性对女性的就业挤压等社会问题的加剧;流动人口大量增多。目前,河南省流动人口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流动人口的非家庭型迁移使其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社会问题逐步显现。

2.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奠定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为此,河南必须提高认识,以人为本,切实地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社会问题,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努力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增强上取得新进展。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升河南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力

长期以来,河南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对能源环境的过度掠夺式开采,2007年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居全国的第18、11、8位。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不仅严重削弱了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日益威胁着人民的生活环境。

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决心要改变以前“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今后国家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生态工程,如淮河流域治理、沿黄防护林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建设等,这无疑将大大提升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力。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河南经济发展的内外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与外部经济的联系不断增强。1978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仅有1.18亿美元,2007年突增到128.05亿美元,对外开放带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推进,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

1.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实施的空间趋紧。伴随国家实行“两税合一”的税制改革,对外资的特殊优惠政策即将结束,国家不可能在河南实施像东部沿海地区那样的全面的对外资优惠政策;我国巨额贸易顺差导致的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以及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将使鼓励出口的一系列特殊政策难以长期持续下去。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河南靠优惠政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难度越来越大,片面的加工贸易型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河南必须探索以内源性发展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加强原始自主创新。

2.国内地域分工的“锁定”效应。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区域,凭借在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对外经济开放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已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过程,集聚了丰富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为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并在区域分工及利益分配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河南的经济发展由于起步晚、水平低,在与沿海地区不平等竞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工业化和经济建设中所急需的资金和人才大量外流,稀缺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了河南发展经济的关键瓶颈,而长期“锁定”在劳动地域分工的低端,也使其产业结构升级步履艰难。

3.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收敛。与当初沿海经济起飞时相比,目前河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政策空间收敛。非农业建设用地政策趋紧;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部分产业投资政策趋紧;环境政策趋紧。全国层面上看,河南突出的比较优势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原材料工业发达。但这种资源性产业的能耗高,污染重,对环境的破坏大,使河南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极其繁重的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生态恢复任务。

4.国家区域战略中的定位与河南又好又快发展目标间的错位。河南在国家区域分工中的战略定位。在中发(2006)10号文件中,河南与中部其他5省一样,被明确定位为全国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高技术产业及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事实上,河南也一直扮演着全国的“米袋子”和“锅炉房”的角色。“锅炉房”的结果是,工业经济长期依赖能源原材料工业,市场和价格波动大,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受到牵制,长期发展能力易在国家调控中蒙受损失。自然,在工业经济时代,背着全国的“米袋子”去竞争,工业化、城镇化易受农业经济“定位”的限制。

为了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河南“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显然,河南把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了工业化上,而不是粮食生产和能源、原材料输出上。这在某些程度上与国家对河南在全国分工中的战略定位有一定错位。

为兼顾两个目标,河南应重新审视自己在国家宏观分工体系中的定位,争取实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市场优势的有机结合。要突破传统战略定位,突出河南承东启西的重要区位优势,而不是满足于以往边缘化的配角地位;突出河南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地区和主导产业,而不是过分强调农业大省的传统形象;要强调农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基础地位,但要突出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转移基地以及加工制造业基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合作关系,而不是那种单纯地向东部地区输出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关系。

(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于河南经济的稳健发展

1.全球产业转移与河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和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的不断渗透,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产业重组和转移与日俱增。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商品在更大地理尺度上加速流动,按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正进一步加快。现在,发达国家正把一些产品标准化的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为河南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河南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居中的优越地理位置、市场有效需求大、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引资的软环境优越等。因此,紧紧抓住世界范围内更大规模的产业重组和转移带来的机遇,将利于河南从外部获得短缺要素;利于推进河南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利于河南继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利于河南更多地获得国际分工利益,逐步形成核心技术开发能力。

2.第六次科技革命与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机遇。纵观世界经济近20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世界科技先后实现了以“机械化、蒸汽动力和铁路、电力和重型工程、福特制和大生产、信息通讯”为特征的五次不同革命,并且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发了产业革命。目前,以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来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是一次全新的、以延长人类生命周期为目的的生物、生命和基因技术革命,它为河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河南在生物、生命和基因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并不很大,只要积极努力,有可能在一些技术领域跟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河南可以利用其后发优势,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在成熟领域的“技术外溢”。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技术成本,而且也可大大缩短从开发到市场化的时间;先发国家存在着延迟使用更新技术的可能。技术创新与破坏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先发国家在上一轮技术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一项新技术出现的时候,由于顾及这项新技术可能会破坏原有的技术,就会延迟对这一技术的使用,为后发地区率先使用前沿技术提供了机会。

3.资源全球化与河南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全球化成为现实。资源全球化与世界资源紧张,为河南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首先,河南丰富的矿产资源的战略价值愈发突出。河南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7种。显然,在资源全球化与世界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河南如果能改变资源粗放型的利用方式,建立战略性资源储备制度,这些丰富矿产资源的战略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其次,河南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目前,河南有相当一部分的传统优势产业,如机械制造业、石油业、化工业、冶金业、建材业、煤炭业、电力业等,均严重依赖当地丰富的资源。如能深刻把握资源全球化与世界资源紧张的大趋势,就可以延长这些传统优势产业的鼎盛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积累资金。

4.全球金融危机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当前,全面扩散的全球经济危机确实正对世界及河南经济造成冲击,但也是前所未有过的大机遇。一是价值链重构与产业布局调整加剧,河南将获得更多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将会对国内价值链进行重构,区域产业布局将会出现较大的调整。河南一些上游产业可以抓住机遇向下游产业延伸,重塑河南产业在国际、国内产业链分工的定位。二是国家“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给河南工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2008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河南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对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环保等民生领域的投资需求比较强烈。随着这些积极政策的日趋到位,河南投资增长可能性加大,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也会更加明显。三是经济发展向内需型转变将为河南工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国家已经认识到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为保证经济平稳发展,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点逐步转向启动内需。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内需型经济的驱动力较强。

结论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指导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河南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尽管目前河南社会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是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六个统筹”,在统筹兼顾中突出重点,在总揽全局中抓住关键,瞄准事关大局的主要方面和重要领域,克难攻坚,就完全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保持河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快中原崛起。

参考文献:

1.张其仔.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否已曙光初现[N].光明日报,2003.1

2.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我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与挑战[J].宏观经济管理,2004(5)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国际金融危机对河南工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9(2)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河南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