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贸依存度透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2009-02-03 04:23刘向尧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5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回归分析产业结构

刘向尧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且处于高位,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会影响外贸依存度。本文通过对外贸依存度与三个产业比例的回归分析发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一般产业发展规律相违背,表现在外贸依存度方面就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经济运行风险加大。本文从外贸依存度角度就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 产业结构 回归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国际比较

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出鲜明的规律性。从宏观来看,第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体系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本身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持续增长,在经济由农业主体结构向工业化过渡的过程中,第二产业部门的扩大与持续增长是构成经济结构转变的根本动力。在持续增长过程中,新的产业不断涌现是第二产业部门动态结构体系构成的一个突出特点。工业化过程的完成最终确立了第二产业的主体结构地位,但也预示该产业部门持续增长趋势的终结。第三产业的扩大和发展是“后工业化”经济的一个突出标志,经济活动的“非物品化”趋势主要是以第三产业的空前发展为前提,“非物品化”并非是说物品化生产将会逐步消失或不重要,而是指经济增长和经济整体结构中的动力结构和构成比例的变化。因此,大部分西方国家经历了“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变迁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一系列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措施,包括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求彻底扭转前期造成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状况。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一轮新的增长周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其产业结构的情况如表1和图1所示。

数据显示,加入WTO以来,我国第二产业比例呈上升趋势,第一和第三产业比例呈下降趋势,如果与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结构作一下比较(数据如表2)会发现,我国第三产业比例远低于西方主要国家,甚至低于印度。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比例偏低且呈下降趋势是一个突出问题。

外贸依存度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一)外贸依存度概念解析

外贸依存度的概念和测算方法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经济组织的研究报告中。当时,为了影响和推动各国市场的开放,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经济组织纷纷在其研究报告中列入有关外贸依存度的内容。测算方法主要是采用比率法,即一国商品对外贸易总额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之比。英文表达是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计算公式为:外贸依存度=(X+M)/Y。其中,M为进口贸易额;X为出口贸易额;Y为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又反映出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该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2000年的外贸依存度为39.6%,2001年略有下降,为38.5%,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2002年开始,外贸依存度一路攀升,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稳居世界第三,已成为贸易大国,外贸依存度最高为2006年的65.7%。因此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外贸依存度不仅衡量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随着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外贸依存度开始成为考察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调整的重要参考指标。面对不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较高的外贸依存度意味着较高的经济运行风险。

总的来看,加入WTO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数据见表3。作为一个大国,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和印度20%-30%的水平,表明我国经济运行风险可能在不断增加。

(三)我国外贸依存度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和赛尔昆(H•Chenery andSyrquin, 1988)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会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于经济发展低级阶段的国家,其明显特征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时,它能够出口换汇的产品少、品种单一、附加值低,所以进出口规模较小,外贸依存度较低。当经济发展到中级阶段,其明显的特征是重工业比重逐步提高,第一产业地位削弱,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基础工业和设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时,经济发展所需的许多原料、设备需从国外进口,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出口规模也相应比较大,因此外贸依存度比较高。当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一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中心地位,第二、三产业发达,尤其是第三产业,这时商品进出口已不是其获取利益的主要来源,而是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的输出、服务贸易等其它方式获取巨额利润。因此,外贸依存度也不会太高而且趋于平稳。

本文以2001年之后的数据(见表4和表5)为基础,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外贸依存度的关系利用eviews软件做回归分析。

Q:外贸依存度;X:第一产业比例;Y:第二产业比例;Z:第三产业比例;Q = -5.31X+3.00Y-0.44Z

由表4、表5的回归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各个解释变量均显著,且拟合优度值比较理想,说明方程拟合的比较好,D—W值说明残差几乎不存在序列自相关,从各个指标来看,此回归方程基本模拟了现实情况。

外贸依存度与产业结构调整

从回归方程Q = -5.31X+3.00Y-0.44Z可以看到,外贸依存度与第二产业比例正相关,与第一产业比例、第三产业比例负相关。

(一)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比例的变动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如果第一产业比例降低1%,第二产业比例增加1%,外贸依存度将增加8.31%。降低外贸依存度,减小经济增长对外贸增长依赖其最好的办法是增加第一产业比例,但我国的第一产业比例明显偏高,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这是和产业发展规律想违背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只要传统制造业要素吸纳未达到饱和、资本边际回报率不出现下降,要素便不会流向其他产业,从而继续推动该产业的发展。

(二)第二产业

目前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就正面临着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任务。但这一任务的完成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制约:首先,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微观经济个体在现有产业资源结构上安享成本优势,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行业的利润预期不高。其次,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目前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巨大,这使以社会稳定为压倒性目标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心存疑虑。发展第二产业的这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可能会继续将要素从第一产业吸引到第二产业,从而继续推高外贸依存度,进而增加经济运行风险。

根据产业发展规律,我国第一产业比例的下降是必然的,同时第一产业比例的变化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具有重大影响,应该为过剩的劳动力流向第三产业创造一个顺畅、有效的渠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转变观念,切实消除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降低服务性企业的进入门槛,甚至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中小型服务性企业的创立和发展;逐步放宽户籍管理制度,推动城市化进程,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中小型服务行业转移创造条件。

(三)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01年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比例在不断下降,外贸依存度上升,但是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处于高位,这种上升是无法持续的,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合理性,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调整。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需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业。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相对滞后,但服务业领域的逐步开放,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型,逐步过渡到以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的格局从需求方面加大了对外需的依赖,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期推动出口持续高增长,客观上推动了外贸依存度的攀升,对外经济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运行风险增加。这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泉红.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J].中国经济导刊,2008(12)

2.许文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与流动性过剩[J].财经问题研究,2008(8)

3.曾才生.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分析及其国际比较[J].北方经济,2006(3)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调整回归分析产业结构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