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央行利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制约

2009-02-03 04:23张莉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5期

张莉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央行利率制度制约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主要因素:央行对准备金付息制度、银行对再贴现的制度以及央行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并提出了取消对超额准备金付息、再贴现利率与shibor挂钩以及取消存贷利率管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传导机制 准备金付息制度 shibor

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一,其含义是:货币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利率水平的变化,进而使资金成本和投资需求改变,最终导致总需求或总产出的变化。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递的主要途径,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就利率制度而言,我国多年来实行的利率制度,限制了利率传递途径各个环节的顺利完成,具体表现在:中央银行对准备金付息制度;中央银行对再贴现利率制度;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贷利率的管制。

利率制度制约分析

(一)中央银行对准备金的付息制度

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属于央行基准利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对准备金付息,但我国仍然对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付息。对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有准备金过多。由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有无风险利息收入,这就导致了商业银行为坐享无风险收益而保留过多的超额准备,从而削减了商业银行及时调整超额准备金以减少持有超额准备金成本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当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由于商业银行有多余的超额准备做后盾,中央银行试图通过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来达到控制商业银行货币派生能力就十分有限,商业银行甚至有充足的余地与中央银行反向操作,导致中央银行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总量;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却将过多的资金存入中央银行来获得无风险收益。

从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在不断下降,这种变化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有关。一方面,存款准备金连续上调使得超额存款准备金相对减少,因而超额准备金率下降;另一方面,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到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平均成本之下,商业银行失去了进行无风险收益的机会,就会尽量减少超额准备金的持有。较低的超额准备金率能减少超额准备金对货币政策的干扰,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政策的敏感度,有利于准备金率工具效用的发挥。

2.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资金的价格就是由资金的供求双方共同决定。如果商业银行有了闲置资金,则要将资金运用出去,在我国央行对准备金的付息制度下,商业银行就又多了一种选择:将资金存入中央银行以获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收入的取得是无风险的。然而把资金贷放给企业是有风险的,这种贷放给企业的利率要在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加上风险溢价,必然高于无风险利率,因此只有当银行同业或者企业的正常贷款需求所提供的利率远远高于央行提供的利率,商业银行才有动力把资金贷放出去。如果正常贷款需求所提供的利率不能远远高于央行提供的利率,那么商业银行将会宁愿把资金存入央行,这样市场利率水平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利率,备付金存款付息制度扭曲了市场利率,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商业银行会在存入央行获得无风险收益和贷给同业或企业获得的风险收益之间进行权衡。目前的超额准备金利率为0.72%,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利息收入大大降低,有利于商业银行采用市场化方式获得资金,使市场利率成为真正市场化利率。

(二)再贴现制度

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中央银行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以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从央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额准备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在我国再贴现利率也由人民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需要调整,但还是官定利率,加上与之相关联的票据市场制度建设的滞后,制约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发挥作用。

从目前看,我国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虽然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实际上仍是官定利率,还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因此形成再贴现利率的动态调整机制已成为各方共识,建立贴现率的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再贴现率的基准利率作用,可以完善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引导社会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表2为我国再贴现利率的历次调整表。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1年9月到2008年1月期间,再贴现利率调整了3次,说明我国再贴现利率的弹性比较差,2008年调整了3次,再贴现利率弹性在加强,2008年再贴现利率的降低,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票据融资,发挥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

我国再贴现利率的生成与货币市场的其他子市场利率缺乏联动性,缺乏对票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相关性,导致了票据市场的实际市场利率与法定利率(再贴现利率)的巨大差距。国家通过再贴现率调整货币市场的效果被降低。建立再贴现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联系,并且考虑可操作性,就要选择好与再贴现率比较合适的挂钩对象。

再贴现业务与贴现票据联系,票据市场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载体。票据市场利率有三种:贴现利率、转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其中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基本上做到了随行就市,与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二级市场利率存在较高的关联性,是较为理想的。而贴现利率则是由央行规定的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生成,即央行规定的再贴现利率就构成了票据贴现利率的底线。这样央行再贴现利率直接决定了票据市场的价格基础。如果再贴现利率的制定偏离了市场要求的利率,则对票据市场利率的影响就弱化了,人民银行分支对商业银行分支的传导渠道就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果。

(三)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贷利率的管制

虽然货币市场利率已近基本放开,但我国借贷市场上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仍然受到管制,这种利率的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并存,使得货币市场利率由市场决定而信贷市场利率由政府决定。

货币政策在我国存在利率传导机制,但由于存贷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分离,形成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两条主线:货币政策-货币市场利率-证券市场-投资、消费-产出;信贷利率-投资、消费-产出。一方面,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决定了市场利率。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已实现了市场化,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影响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及利率水平,当公开市场出售增加、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利率以及再贴现利率上升时货币供应量就会下降,货币市场利率就会上升。另一方面,贷款利率的传导机制,央行通过制定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来影响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和总产出,即利率-投资、消费-产出,由于微观主体行为影响,使得利率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不大。

在我国,存贷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没有密切的联系,存贷利率也就不会随着商业银行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等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来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效果不大。

畅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政策建议

准备金付息制度可以考虑改革方向是:协调营业税和准备金付息制度,取消对超额准备金的付息;积极发展货币市场,促进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考虑适当规定商业银行二线储备与各项存款的比率指标,使商业银行以各种生息资产(主要是有价证券)的方式持有超额准备金,并在一定阶段后允许商业银行以国债、金融债券等资产满足法定准备金要求。

建立动态调整的再贴现制度可以考虑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挂钩,shibor已经具备了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基础,为中央银行参考货币市场利率制定适时动态调整的再贴现机制提供了依据。

放松存贷利率管制,打通货币市场利率到贷款利率的传导,让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能有效地传导到信贷市场,从而形成合理的利率结构。放松存贷利率管制的关键在于商业银行改制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刘传哲,聂学峰.我国货币政策的传递途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7(4)

2.魏永芬.我国是否应该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