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霞
常有教师感叹:习作难教啊,不会教也教不好!试问,好习作是“教”出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习作是学生写出来的,教师的“教”虽然发挥着引导的作用,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发挥关键作用的应是教师的“不教”。
但事实上,“不教”比“教”更难把握。
一、 分析“教”与“不教”
传统的习作教学常常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从文章的结构到词句的运用都要讲透。长此以往,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要么被束缚住手脚,不知如何下笔,而且写作过程犹如“挤牙膏”,写出来的习作往往是“支离破碎”的。于是,我们慢慢发现,教师的“教”可能是学生习作难以改观的诱因。
事实上,纵观一篇优秀习作的构成,无非是丰富的词汇、良好的语感、真挚的情感、厚实的素材、谋篇的能力。在这些要素中,丰富的词汇需要大量阅读长期积累,良好的语感更是日积月累学习感悟习得的,厚实的素材要求学生将生活作为语文的外延,从而在生活中学习获得,真挚的情感是贯穿语文学习的主线,它赋予文章生命力。而这些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生就能掌握的,它需要教师将习作教学的外延延伸到平时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中。
看来,其中只有谋篇布局的能力属于基本技能,是知识技能范畴的内容,教师可以教,可以给予指导。但事实上,这里的“教”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还有区别。
二、 研究“不教”
既然词汇、语感、情感、素材是不可教的,是隐形的内容,是否就可以放任自流,自生自灭?肯定不对。这里的“不教”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上充当“隐形人”,新课程理念呼吁,教师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仍然不能动摇。但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改变。这里的“不教”包括两种情况:
1. 不能教。就像之前所说,良好的语感、真挚的情感、厚实的素材是无法在课堂上教出来的。丰富的词汇可以在生活中积累,良好的语感可以在生活语境中培养,厚实的素材就是生活,而真挚的情感是生活的升华。那么,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极积累,为课堂教学奠基。
2. 不明教。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出“非指导性”的教学观念,其含义是在教学中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非指导”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教学环节或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的自主完善,实现教学的“隐性指导”。以往的教是指教师的单向传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是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是显性的、可准备的、可预设的;而这里的“教”是隐性地教,是润物无声的,教师通过自己艺术化的“非指导性”工作,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学生生活,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无痕融合。
以此判断,研究“不教”,就是研究语文学习的外延——生活,就是研究习作与生活的相融问题。
三、 实现“习作与生活相融”的三部曲
要实现“如雨入水,相融无痕”的境界,必须将生活引入习作,使习作指向生活。
1. 储备。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写好习作,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方法很简单,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与摘抄。
说到诵读,我们想到的是中国古代的教育。被斥为落后的私塾教育,却培养出如恒河沙数的文宗巨匠,他们个个出口锦绣文章,下笔气贯长虹,其实,就是因为积累诵读之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阐述了这一道理。
那么学生该读些什么呢?首先,课文中精选的必须记忆的段落篇章,它是一个范本,是一种引领,更是一项长期日积月累的工程;其次,古代优秀的诗文经过历史长河的选择而流传下来,它们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堪称典范,如果能诵读成背,就会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再者,优秀的现代散文、诗歌等,也值得吟诵,如朱自清的《背影》意味深长,含蕴隽永;还有,优秀的习作范文也可以让学生背一背,因为写作始于模仿,终于创造,如果能自如地运用范文,也是一项技能。
除了诵读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习摘抄。在课外阅读中,对于自己喜欢的语言,可以摘抄下来,鼓励学生将喜欢的语段记录下来。这样,自己喜欢的摘抄下来的文字就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随时待命,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2. 体验。习作的源泉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点滴,习作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记载生活的创造的审美过程。生活是习作的资源库、生长点和创造中心,而习作从生命生成的角度来看,就是生活的记载、再现、创造、生成、发展……
抓住“大语文”教学观,时时在习作,事事在习作, 人人在习作。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了解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五彩斑斓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1) 定格美好瞬间。眼观六路,要引导学生投入精彩生活的怀抱,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用明亮的眼睛随时随地拍摄亮丽的美景:春天的云朵、夏日的树叶、秋天的小溪、冬日的太阳,拥挤的车流、恬静的小屋……定格美好的瞬间,就能引发更多更丰富的回忆,习作也会因为这些回放而更加精彩。
(2) 聆听美妙原声。耳听八方,生活中动听的声音会给精彩的画面注入灵性和活力。山村的鸡鸣狗叫、更夜的蛙声虫鸣,长辈的唠叨叮咛、 同伴的心声心语、课内的书声朗朗、美妙的音乐……习作会因为有声音的存在而掷地有声、跌宕起伏。
(3) 感悟体验瞬间。实践出真知。要引导学生以实践为契机,体验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记:摸一摸长满绒毛的小狗,感受生活的存在与灵动;摸一摸妈妈已日渐粗糙的双手,感受母亲的付出与沧桑;闻一闻阳光下被子的味道;尝一尝春日小雨的滋味……
(4) 刻录感人片段。生活处处皆素材,身边时时有感动。积极为学生创造感受生活、丰富人生体验的条件。美国一研究机构提出10岁前孩子该做的32件事:在河边草地上打滚,在院子里挖个洞穴,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我们的孩子“只知道院子里高墙四角的天空”,缺少丰富的体验。只有为学生创造富有童心、童趣的体验,他们才能文如泉涌,思如潮来。
3. 激活。能激活丰富的储备和深刻体验的是情感。巴金老人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有一句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这一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写作的真谛,那就是心中有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要学生情感丰富,就能调动记忆库中积累的生活素材,于情于境,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字字句句吐衷肠,流淌出赋有生命的文字。究竟为什么写作?就是因为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了真善美,思想上有了独特的感悟。因此,一篇优秀的习作,字里行间流动的都是真情。
由此看来,学生习作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工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工夫之前还有许多工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工夫都是在平常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的时候已成了极关重要的东西。”(摘自《叶圣陶文集》)这里,之前的工夫,平常的工夫,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教”的内容,就是我们所要储备、体验、激活的内容。教师带着一颗童心,走进学生世界,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悲伤着学生的悲伤,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的快乐,品味生活的丰富,积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才会抒发出真实深厚的情感来。
习作只有和生活相融无痕,才会变得魅力无穷,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习作教学要永远追求的境界!
(作者单位:无锡师范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