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竹青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觉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记字,在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那么,如何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儿童呢?
一、 创设情境,激趣识字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如教学“看”这个字时,老师先请学生看老师做一个动作:老师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做出一个向远处看的样子。“同学们,老师在干什么?”这个问题很容易,“老师在向远处看。”老师接着问学生:“老师为什么把手放在眼睛上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可稍作提示。学生思考后回答:“太阳照着眼睛,看着不舒服,老师是用手挡太阳的。”“对,你们看看这个字。”出示“看”字,“上面是一个撇手,下面是眼目的‘目,手搭凉棚向远处看。当时,人们造这个字的时候,和小朋友们想的一样。‘看字多有趣呀,你也来‘看看吧”。孩子们纷纷动手做这个动作,一脸的兴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新字的热情。
二、 引导发现,想象识字
学习“兔”这个字时,我担心他们把最后一笔“丶”忘了,他们却想了个好主意:“老师,那一点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没有短尾巴就不可爱了,我们千万别把它忘了!”学习“串”这个字时,学生就联想到了羊肉串:“我最喜欢吃羊肉串了,那两个‘口就是羊肉,那一竖就是穿羊肉的棒,合起来就是羊肉串的‘串。”多么形象生动!孩子们兴致勃勃,在快乐的笑声中记住了“串”这个字,更增添了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又如“歪斜”的“歪”,我让学生仔细观察,看有没有特别的发现。很快,有人举手了:“‘歪这个字,上面是个‘不,下面是个‘正,既然‘不正,那当然是‘歪了!”……对于这些字,学生领会了其意,便很快记住了其形。
三、 对比差异,故事辨字
有些生字字形复杂,或者某些部件与熟字相近,学生往往张冠李戴。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生字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创设特定的语境,让学生巧妙地记住字形。如“猎”和“猪”模样很相似,稍不留神就会出错。有学生采用讲故事解释说:“有个猎人去打猎,碰见一头野猪,猎人打伤了野猪的腿,野猪受伤的腿变成了‘丿。”以后再遇到这两个字时,学生马上会想到这个故事,就不会把字写错了。这种用故事辨字的方法,特别受学生们欢迎,识字效果很好,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自编谜语,轻松记字
低年级学生对谜语有浓厚的兴趣。我就将编谜语与学生识记生字联系起来,引导他们抓住汉字的字形特点,学着编谜语,主动识字。教学“闪”字时,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分成“人”“门”,在老师的动作暗示下,学生心领神会,编出了谜语“人很快进了门”。又如“雪”和“雷”两个字学生容易相混,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再根据字的结构编谜语:“大雨冲倒一座山”——雪,“大雨浇在田上,电闪后隆隆响”——雷。学生要想编谜语,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字形,抓住特点进行有创意的表达。这样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在活泼的气氛中,化难为易,轻松记字。
五、 进入网络,随意识字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充分运用电脑的优势,开展网上识字教学。如为了防止孩子们把“牛”和“午”混淆,网上向学生显示了这两个字的区别,将这两个字中间的“竖”用红色显示,用动画形式将“竖”伸长或缩短,并配上相应的动听的音乐,伸长出头便是“牛”,缩短不出头便是“午”,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两个字的区别。又如学习《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就充分运用了网络环境识字。有的学生说:“我认识‘微、暖,我是在网上阅读《春天的小诗》一文时学到的,我为它们各组一个词:‘微风、温暖。”有的学生说:“我认识‘蚕、麦,我是在浏览网页时认识的。”有的学生回答更精彩:“我认识一个网友,网名叫‘小新,我就学会了‘新字。”学生各抒己见,学得有趣,识得牢固。网上识字教学创设了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情境,能变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增加识字的趣味性、随意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识字效率大增。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吧,当他们全身心投入地去想象各种各样巧妙的识字办法时,识字教学不仅变得容易,而且充满了趣味和快乐,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环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