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良
【摘 要】从行业的发展要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的现实问题出发就钢结构教学增加学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能力培养、多媒体教学等改革措施进行了探索,以使钢结构教学能够适应当前建筑市场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钢结构人才。
【关键词】钢结构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中途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1 建筑市场对钢结构人才得需求现状
我国钢结构起步比较晚,从事钢结构得专门技术人才相对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钢结构的发展,钢结构在建筑市场上已经占有了主导地位[1]。钢结构企业为了更成熟得发展必须有更多钢结构技术人才加入,目前需要得人才主要是这两方面:第一,专业的钢结构设计人才,钢结构公司想要有自己的市场品牌竞争力,就必须有自己专业得设计团队,要求设计队伍具有扎实得力学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把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全面,还要对设计软件熟练操作;第二,专业的钢结构施工技术人才,要求施工人员明白钢结构材料性能和结构原理,正确稳定的安装和焊接,近年钢结构公司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2]。
2 现行钢结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时严重不足。目前各高校的钢结构大多在30学时左右,基本上是延续早期的教学安排。当时国家钢产量有限,国家重点推广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与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国家建设政策是相适应的[3]。绝大多数学校只开设一门钢结构,学生仅仅了解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和简单的构件设计,没有形成结构体系概念,而钢结构人才市场需要的是能够进行结构设计或施工现场管理的毕业生[4]。
其次,高校师生对钢结构的重视程度不够[5]。目前大多数设计院和建筑公司都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要的结构形式,一般很少做钢结构设计,有时候把项目中得钢结构部分交给钢结构公司做,反映了钢结构人才的缺乏。这种情况也反映在高校里钢结构课时安排较少,甚至是选修课,有的学校还没有钢结构课程设计,而学生方面也不重视钢结构课程得学习。钢结构教学中不适应钢结构市场要求的根本问题是观念问题:即没有认识到钢结构的蓬勃发展现状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这一点必须引起高校注意。
3 钢结构教学改革措施
3.1 理论课教学改革
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适当增加学时,适应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钢结构课程来说,30课时远远不能达到教学效果,这与目前钢结构的发展趋势相背离。为此,应适当增加钢结构的学时。
(2)钢结构的课程内容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1)基本概念的培养。包括钢结构常用材料的性能、钢材的疲劳、钢材的脆性破坏、构件的稳定性、应力集中现象、刚度要求、整体性保证和防护等。
2)连接技术的学习。比如主要连接方式——焊接和栓接,教学中应当把这部分作为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设计方法、适用范围及质量检验标准。
3)构件设计方法的学习。比如简单梁、轴心受压构件、压弯构件的设计方法,应作为基本技能掌握。
4)培养结构设计能力。比如可以通过介绍近两年迅速发展的轻型门式钢架结构、网架结构等,将结构体系整体概念传授给学生,保证正确设计和安全施工。
5)培养钢结构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主要教授施工现场技术,看懂施工图纸及和施工人员的沟通。
(3)在教学中增加工程实例分析。实例分析有利于对学生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工程方法的培养。要使学生领会工程计算理论的科学性、严肃性,学习工程中复杂的可定和不可定因素的处理方法,获得良好的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各种各样的实例分析,对大学生来说是宝贵的、生动的一课,对于这些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很大益处。通过对钢结构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较好地掌握钢结构中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具备一定的钢结构设计能力。
3.2 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
(1)加强课程实习。
学校应该广泛与各钢结构公司联系,派学生去实习。一般而言,不少高校对钢结构的实习课程并不重视,仅仅局限于认知实习阶段,实际上现在钢结构的形式极其繁多。如此丰富的内容,仅仅听老师讲一讲,根本不可能领会到其中本质、精髓的内容。所以应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并提供或联系比较适宜的钢结构项目,使之能深入到工程中去,学习和了解工程中的实质性内容。
(2)完善教学设备,加强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传输更多的信息量,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电化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专门制作的幻灯片、录像片等。电化教学不能简单地将讲稿做成幻灯片,而应从翔实的文字说明到相应的图表、图像说明,认真有序地组织与编排,真正做到有条理、有重点、量大、面广,并且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变,使电化教学真正成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先进方法和手段。
(3)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改革。
课程设计是结合专业课学习而配置的大型综合性课题,随着专业课学习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通过课程设计训练,使学生能够把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可以说,课程设计是毕业设计的预演,是加强实践性的重要教学环节,强化课程设计指导对培养实用型人才尤为重要。因此,应明确课程设计的地位,单独设置课程设计,同时扩充课程设计内容,单独考核,提高实际应用的效果。目前,钢结构课程设计还局限于屋架设计,这与现实情况已不相适应,题目形式和类型亟须改革。在毕业设计方面,不少高校的毕业设计题目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题目单调、无新意,使得学生失去了最后一次获得钢结构综合练习的机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对钢结构模模糊糊,不得不重新经过培训。因此,笔者认为在毕业设计方面也应重视钢结构的课题,有必要选钢结构的题目作为设计题目,选题时可选部分钢结构(结合实际选轻钢结构、梯形钢屋架、门式刚架厂房等),以此强化钢结构的计算及构造等方面的应用。
4 结束语
高校中的课程设置一定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创新思路,以就业单位的需要为主导。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满足社会需求,培养的学生应注重实践、强调应用、重视思路、善于通过查找资料来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从目前钢结构的发展前景来看,应大力加强钢结构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地位,不断总结经验,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余跃.《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2-35.
[2] 贺兴宏,管瑶.《钢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4):87-89.
[3] 付朝江.应用型本科钢结构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5):484-487.
[4] 邓夕胜,董事尔.钢结构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8(5):167-169
[5] 董事尔,张鹏.钢结构的应用前景及教学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3(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