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唤
民生新闻是指“从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由于民生新闻是新闻本土化发展的产物,在受众本位思想越来越占主导的今天,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娱乐化与服务性备受受众青睐。那么民生新闻该如何定位呢?
一、全面理解“民生新闻”的内涵非常重要
民生新闻,从字面上理解可以说是关系人民生活的新闻。从深层次理解应该是一种立足本地、以平民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新闻表现形式。
关注民生话题,不是堆砌生活中的琐碎事物,也不是单纯地还原事实,而是通过对身边典型小事、典型细节的报道,赋予其一定的情感、意义和判断,倡导一种社会理智、社会观念、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尚,推动全民共建社会规范体系。受众看重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的新闻事实,还有从这些新闻事实中体现出来的理性思考。民生新闻重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但是单纯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件视作“民生”,其结果只能使民生新闻陷入重重琐事无法自拔。久而久之,会造成观众审美疲劳,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日常琐事是百姓生活的组成部分,但琐碎、庸常的事物并不是“民生”的全部内涵。
二、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宗旨才能办好栏目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方面的变化是不是民生呢?在传统新闻节目中,我们往往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事件定性为“时政新闻”,许多民生新闻为凸显其民生立场,往往有意减少甚至刻意排斥时政新闻,似乎把领导人、会议、政策之类的东西做成新闻就不是为老百姓说话了,就不受老百姓欢迎了。但事实上,时政新闻与国计民生最为相关。改革开放之初有句流行的话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策起变化”,典型地说明了上至国家、下至省、市、地区的时事政策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的影响之大。如果新闻工作者能及时捕捉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新闻,挖掘其与民生的深层关系,必然能引起百姓关注。比如取消农业税的问题,关于教育乱收费的问题,关于医疗改革的问题等等,都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如果民生新闻只是一味地关注夫妻如何吵架、谁谁离家出走、哪儿发生了车祸等等琐碎事件,有意排斥和回避时政新闻,那便是画地为牢,限制民生新闻的范围,浪费丰富的新闻资源,意识的狭隘必然导致民生新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民生新闻”同样要雅俗共赏
新闻不仅仅是向受众传达某些有效信息,同时也担负着主导大众意识形态、担当着“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民生新闻同样不能例外。因此民生新闻必须重塑和加强其政治意识、大局观念、道德立场和社会责任感。如果在传播过程中无视新闻传播的原则,津津乐道于奇闻逸事和道听途说,日复一日地搜寻和报道稀奇古怪的事物,以博取受众的喜爱,这样必然导致民生新闻的庸俗化,其直接结果便是使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和品味低下,真正的平民文化精神和社会批判意识严重匮乏。民生新闻的受众目标往往是占当地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而大众阶层的文化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其信息判断和文化批判能力往往不如知识分子阶层,因此一旦节目的品味和格调滑坡,必然会给受众的审美情趣造成不良影响。民生新闻应在照顾受众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强化媒体的主导意识,积极引导社会大众的思想,倡导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理念、社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在报道内容上以正面报道为主,积极展示社会美好光明的一面,传承真正的平民文化精神,真正关心百姓疾苦,大力弘扬人文情怀,帮助受众树立对社会和未来的坚定信念。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时候,应注意深入挖掘和剖析新闻背景,对事件的成因、结果和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引导受众冷静、理性的看待和处理问题,打造媒体真正的“平民特色”,树立媒体在公众中的良好信用和形象。民生新闻在“以质取胜”的同时,突出地域和文化特色的个性和创新性。各个民生新闻节目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已有一些民生新闻节目致力于创新性的探索,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因此,民生新闻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日常琐事的展示,也不是一味求新、求奇,以严肃的新闻理念对时政新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报道、分析和评论,始终是中国新闻的主流。民生新闻在与传统新闻“有所区别”的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和借鉴它们的新闻理念,做到小中见大、由浅及深,通过对平凡百姓和普通事件的关照,完成新闻自身由特殊意义到普遍意义的提升,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动参照和价值坐标,这样才能真正贴近民生、关注民情。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