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嵘
民众可不可以抱怨?民众为何要抱怨?
一个国家的安定首先民要安定,而民要安定首先要关心民生,假如一个社会都不关心民生,假如我们的执政者都不看到民间的疾苦,民众如何理解政府呢?只要走近真实的中国社会,离开白领阶层的生活,你就会感觉到各种抱怨充满了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种群体性事件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我们民众不理智,而更需要去研究民众为何愤怒。甚至可以说,面对社会不公和腐败,抱怨是民众的一种权利,他们有权抱怨。作为执政者或学者们,没有权力去指责我们的民众抱怨,而是要想办法去改变它,要让我们的民众不产生或少产生抱怨。
那么,如何才能使民眾不抱怨或少抱怨呢?我总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要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利。你要让你的人民不抱怨,你要让你的人民对你理解,你要让你的人民不走上街头,你首先得明确和保障他们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不是封建社会给予他们的权利,而是现代社会的公民权利。
第二,要有权威的司法制度,要让司法成为民众权利救济最后的底线。一个现代社会,社会成员之间或民众与公权机关发生了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权利被侵犯了,得不到应有的救济。假如我们的司法不能保障民众的法定权利,我们的司法不能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底线,我们有什么资格和理由要那些权利受到损害的民众不抱怨呢?无论一个什么样的判决,当事一方都有可能告诉你,“我不服!因为司法腐败!”为了这个不服,公民选择上访,选择进京寻找大领导上访,他们中有人为“领导批示”在北京坚持数年。而我们的执政者却对信访这种典型的人治制度津津乐道,甚至把其当成主要的社会救济方式。而现实中,民众则在长期的上访中因被劳教或送进精神病医院失去了对国家司法的最后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的民众“不抱怨”就相当于给他们麻醉剂。
第三,要有真正的代议制度,让我们的人民代表真正能代表人民。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直接管理这个国家和社会,我们需要自己的政治代表。现代民主制度中的代议制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我们可以通过选票决定谁来代表我们的利益。如果总是“被代表”,民众就会有抱怨,而且也不可能有什么不抱怨的运动。
第四,要有一个开放的媒体,让民众的抱怨有正常的宣泄渠道。假如今天我们所有人都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只能在家里抱怨,可能最后走向街头,用大砖头表示他的抱怨。为了让我们的民众不抱怨和不走向街头,我们就需要给他们抱怨的机会,让他们有正常的渠道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而不是给他们一个类似鸦片的“不抱怨运动”。
以上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在表达我们这个社会应如何对待弱者的情绪。中国社会的软实力在什么地方?首先在于我们的制度建设,在于人民对我们制度的认同。假若我们的民众有一天告诉你,无理拆迁、司法不公、被代表等等都成为不可能时,我们才有资格说中国已有成为一个大国的可能。这就是我们的实力,这就是中国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真正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