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静
集群化发展模式是我区中小企业新的经济增长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区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的努力,充分发挥驱动我区经济发展的效应作用。
一、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国内外实践证明,中小企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我国经贸委中小企业司顾强曾经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间的关系作过“两个凡是”的论断:凡是竞争力强的地方都有产业集聚的形态,凡是有产业集群的地方竞争力都比较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1.7万个,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与大企业相比,单个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然而,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通过产业组织的优化和群体的协同效应可以获得类似于大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相比,具有特殊优势。
(一)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有利于内蒙古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
产业集群可以使集群内企业分工更为细化,同时由于集群内企业的集中和相互关联。能够使得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和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充分发挥作用。分工和规模效应会促进效率提高和产出增加。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不仅可以共同分享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还可以分享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相关组织机构的产品,有利于我区经济增长。
(二)产业集群能有力地促进技术进步和扩散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表现得非常明显。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产业集群是重要的创新体系。产业集群能加速技术进步,不断为经济增长提供原动力。产业集群对于技术扩散更有明显的优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地缘接近,联系紧密,技术扩散的速度非常快。技术的迅速扩散,使得每一个企业都能及时更新设备,采用新工艺,调整要素投入组合,能够普遍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产出量,促进我区区域经济增长,
(三)产业集群能有效促进经济资源积聚
产业集群意味着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企业家在特定区域内的有组织的集中。成长能力非常强。对集群外企业和组织具有吸引力。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外部投资的区域性都非常明显。集群能够降低外部资金进入的成本和风险。而这又能够有力地促进地区集群的发展,甚至培育出新的产业集群,这将对地区经济增长有双重的促进作用。
二、内蒙古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区中小企业集群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取得了较大发展。截至2008年底,我区已经有36个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3381亿元,带动中小企业3357个。如通辽市玉米加工、包头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呼和浩特市农畜产品加工业集群、鄂尔多斯市羊绒加工业等。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包头稀土工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基本建立起了集采、选、冶、应用为一体的工业体系,在全国乃至世界稀土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十五”以来稀土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4.8%,2005年达到328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4.2%,2005年实现10.03亿元。
我区中小企业集群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企业多,集群化发展的企业少
根据“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调研情况看,我区中小企业集群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70%以上的中小企业属于分散化经营。靠个体自身来发展,在资金、生产、市场、技术研发等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和规模优势。我区目前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有36个,而浙江省拥有800多个中小企业集群,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有500多个。
(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缺乏核心产业链环节
专业化分工程度低,龙头企业等集群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成为主要问题。以包头稀土产业集群为例,包头稀土集群中产品比较趋同,大多数为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原料型初级产品。稀土工业产品结构中,上游产品占60%,中下游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占40%,产品结构不合理。稀土产业价值链短,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支撑。如稀土主要为轻稀土元素,含氧化铈约53%,为高配分元素,但目前开发生产的铈类产品主要是抛光粉,稀土铈的应用主要在国外,
(三)科研与开发的合作机制尚不完善
虽然我区开始关注科研与技术开发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技术创新的合作机制尚不完善。如包头稀土产业集群一些研究成果的试生产和转化多在科研机构内部进行,园区内企业急需的技术支撑和科技项目大多来自区域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发成本较大,核心技术的转让和合作深度受到限制,加之企业技术力量相对不足,技术进步的难度很大。
(四)专业化协作网络不完善
我区中小企业集群内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和供应自成体系。与集群内或附近的地方产业的后向联系少,即与本地的供应商的联系少,既导致企业内部效率难以发挥,也使得中小企业在某些产业环节向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的机会不多。如包头稀土产业集群内相当数量企业的业务活动两头在外。即供应商和市场在高新区外部,本地联系少。另外,有些企业进入包头稀土高新区的动因是来享受国家给予高新区的优惠政策,而不是高新区本身的产业集聚效应的吸引。
(五)非正式合作与交流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硅谷、班加罗尔软件园区等成功经验表明。合作、非正式交流的区域和社团文化是中小企业集群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合作、非正式交流有利于中小企业集群信任的培育。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传播。但是,我区中小企业集群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文化氛围没有形成。如包头稀土高新区的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多是“孤军奋战”,产业配套或协作少,没有能够发挥“引发下游,带动上游”的作用。
三、内蒙古中小企业集群培育措施
(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凡是成功的中小企业集群,其技术创新能力都很强。如美国硅谷电子业集群、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企业可以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但是企业间知识、技术的互动和合作已经成为技术创新领域的新特点。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技术创新主要是不同主体之间互动、学习的结果,而非独立个体的高智力的结果(H,kansson,1987;Hippel,1988;Lundvall,1992)。熊彼特(Schumpete-fian)也曾说。创新是既有知识、想法和技能的新的整合(Schumpeter,1934)。所以。为了提高内蒙古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集群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同时还要依赖企业间关系,通过学习伙伴企业的知识技能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印度软件工程师们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如果允许他们同其他组织的同事自由沟通,那么他们将更富于创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集群企业除了与其他企业加强知识技能的交流,还要加强与集群内知识性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律师事务所等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往技术创新的通道和源泉。集群中的焦点企业(focal firm)对于带动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意义重大。一个集群拥有焦点企业或结构洞企业越多,其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焦点企业缺乏制约着我区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因而,龙头企业的培育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对我区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育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浓厚的集群比缺乏合作理念的集群更具有竞争力。合作行为有利于集群企业间的知识学习、转移和创造,而知识创造和组织间学习对于中小企业集群成长是十分关键的。合作精神的培育,首先要树立合作的观念和意识。其次企业间的合作具有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合作机会、合作动机和合作能力。这三个要素之间交集程度越大,合作效果越好。企业间的沟通和联系是发现合作机会、激发合作动机和提高合作能力的重要通道,因此,集群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地理集聚的优越性,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联系,为合作积累社会资源和条件。另外。集群企业要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遵循专业化协作理念来运作。
(三)提升诚信水平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指出,当一个中小企业集群出现时,它不一定就是有效率的集群:而一个有效率的企业集群必定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和相互信任。信任机制是企业集群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有助于不同企业进行合作以推动技术创新:信任可以提高产业链的快速反应能力。诚信程度高的企业也会较容易地获得集群内外组织的信任,在获得金融资本、技术、公共服务等方面占据优势。集群中在合作之前。要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增进彼此的了解。
(四)加强企业间的社会联系
集群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优势,加强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相互沟通,按照美国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82)的观点,企业间的社会联系可分为强联系(strongties)和弱联系(weak ties)。具有频繁性、持久性、长期性的强联系能为集群企业提供接近经验与技能等隐性知识、获得更准确的经济信息的机会。偶尔的、间断的弱联系会为集群企业带来获得异质性知识和广泛信息的机会。如硅谷企业的成功得益于其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强联系和弱联系交叉相关的关系网络。我国浙江省的成功也是得益于发达的社会关系网络。
需要指出的是,集群企业间社会联系的构建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可能取决于亲戚、血缘等基础上的社会资本。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社会资本如果不能保证企业的继续发展,集群企业就要突破血缘关系,构建基于地缘、友缘、业缘的社会资本。甚至超越集群范围,向国内和国际范畴发展广泛的社会联系。所以,集群企业社会关系主要以能否促进更大发展的理性需求为宗旨。
(五)提高人员素质
毋庸置疑,企业人员的素质不仅对企业,甚至对整个集群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很多研究都从企业成员个人或组织对员工的培训角度来探讨成员素质的提高。人员在企业间或整个集群中流动是提高集群人员素质的新特点。如美国硅谷的成功就在于允许人员在企业间高频繁流动。印度班加罗尔作为世界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软件人才流动率高达20%。因此。企业高层领导不要由于害怕人才流失而去减少甚至阻止企业专业人员的交流和沟通。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市场化的自组织过程,需要集群企业自身的努力,所以本文主要从提升技术创新、培育合作精神、加强企业间社会联系和信任、提高人员素质等内源动力方面提出了对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集群都与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因此,我区政府如何为中小企业集群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也是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