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强
[摘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严松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理论知识;信息技术课应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正确安排和辅导学生上机操作。
[关键词]因材施教;巡视观察法;严松结合;分层分类;网络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126—04
经过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我发现要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积极研究、不断总结和探索下,我觉得在信息技术课上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一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克特·w·巴克在他的《社会心理学》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从事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人如果不是放弃活动,而是积极地通过活动去完成任务,那么人的能力就会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活动越多样,能力发展越多方面。”这段话典型地说明了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上的重要作用。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来说,学生主动积极地学是很重要的,因而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显得至关重要了,所以,作为本专业教师,我们就要比其他专业的教师更加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具体针对每个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抛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不能一味地以“老师讲解和示范、学生听和记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要达到生动的教学效果,最好采用“CAI课件”和“多媒体网络教室”功能进行教学。采用CAI课件有助于提高知识内容的生动性、多样性和丰富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感,对于CAI课件要重质重量,要突出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应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应该广泛收集与课本内容相符的材料,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教师在上课时也应语言生动,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上台示范、学生思考、分组讨论等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应该以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并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思维想象为主的教学手段。
同时还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整堂课如果光是老师一人讲解操作和示范,学生很容易形成懒惰心理和厌倦心理。教师在上课讲解示范的过程中,也要拿出部分时间让少数学生进行演示操作,既便于全班学生模仿操作又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思考和注意力。而且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独立去练习、操作、复习和使用已学知识,以便加强知识的记忆、研究和探讨。当然,在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老师要及时给予他们辅导和引导,使他们对实际操作有信心。毕竟,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是太强,教师应该规定一定的练习任务让他们完成;对于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多创造运用和深化知识。
例如:我在教授《信息技术》“图文处理”这章的“制作节日贺卡”这节时,我多次采用了激励法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同学们的主观学习操作的能动性。我事先上网下载了二十几张具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优秀的电子节日贺卡,通过CAl课件展示给学生看时,他们顿时被这些生动丰富多彩的卡片所吸引、产生制作欲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举例说明电子贺卡的作用和重要性,使他们的主观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提高;然后通过具体的卡片制作演示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和步骤;接着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亲自设计制作节日卡、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自由设计、主观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在他们设计制作时随时辅导和引导、及时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和肯定他们的制作,激发他们制作的积极性;他们制作完成后,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评价作品;特别是让设计优秀的同学发言谈制作过程和感受,以激励同学们的好强心、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所谓“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来说的,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学习能力、思想素质等各个人为因素方面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措施。下面我来具体谈谈我的这一措施,一般经历五个过程:“传授知识”→“任务布置”→“教学反馈”→“学生特点分析和总结”→“分层分类教学和教育”。
每担任一个新班教学时,我会想办法去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以便为以后的分层分类教学打下基础:首先我会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授教学知识,并结合理论知识布置实际有用的具体的任务,规定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然后通过“巡视观察法”详细地、分等级地及时记录他们每一节课的具体完成情况,当然这一工作在最初的几节课时间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经历,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四节课的详细的教学反馈、观察、记录、分析、比较和总结,就能对全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情况有了掌握,这就为以后全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进行分层分类,也就是说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情况实施不同知识难度的教学。当然我的这一方法不等于对他们进行“好”和“差”的分类,而只是对他们采取不同程度的教学辅导,让他们真正学到适合他们能力接受度的知识。
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程度和学习特点选用相应的教学知识难度,在整体教学时,我会选择适合所有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教学,而分类教学一般是在整体教学后实施:一是在学生上机过程中布置不同难度、级别的任务让他们完成,分为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完成一般任务后还要求完成的任务、知识提高篇任务(不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的),当然要达到分类分等级完成任务,必须采用“奖励法”、“鼓励法”、“巡视辅导法”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于积极完成了“提高篇”任务的学生不仅及时登记记录,还及时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们,使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以便下一次更加积极去完成任务;而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他们能够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时,及时鼓励他们积极去完成深一层的任务,并及时表扬他们能够完成是一种好的态度;而且在学生进行上机操作过程中,我采用了“巡视辅导法”及时发现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启发和辅导他们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二是利用第二课堂教学时对于能力强且对本专业知识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加强知识的教学和辅导,使他们学到课本外的有用知识,而且使他们代表学校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发挥他们的能力。这样一来,我的这种“分类分级教学法”不仅带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而
且每个同学都有要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欲望。毕竟对于所有学生我对他们的态度都是一视同仁地热情教导、从来不因为他们在连简单的知识都不会时而鄙视谩骂他们,而是耐心地启示和引导他们学习,同时还利用休息时间积极辅导那些特别好学好问的学生,因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增加了我更多的个别辅导和爱心,使他们能有自信地积极学习更深层的知识,能力强的学生也更加积极努力学习加强知识。我的这一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每个学生都非常喜欢上我的课,而且他们在课堂上都特别积极主动。
例如:我在教授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使文章图文并茂”这一节时,在整体教学时,我事先上网下载了几篇能够吸引同学们眼光的图文并茂的文档资料,然后具体进行文字和图片的排版操作演示讲解,然后把这一资料分为“文字”和“图片”两个文件夹内容放到“网络教室”上,要求全班同学完成以下任务:新建一文档,要求从“网络教室”的“文字”文件夹中插入有关文字资料,并对文字重新排版,要求标题为红色、隶书、二号字,正文文字为蓝色、宋体、四号字:从“网络教室”的“图片”文件夹中插入几幅图片,并分别使图片处于文字下方作为背景、使文字环绕四周、使图片位于文字最右边。如果完成了这一任务的学生,另外新建一文档,从新插入文字和图片资料,自由地对文字和图片进行科学合理、美观大方的排版,比比看谁的排版最漂亮。另外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如果完成了以上两个任务,则要求他们额外完成下面的任务:通过上网或者自己输入资料,设计制作一与学习有关的图文并茂的“电子黑板报”,要求符合“黑板报”的要求,即有标题(标题要突出中心思想和内容),文字、图片等不能太少,排版要美观得体、布局科学合理;而黑板报的内容要与学习生活有关(例如: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尊师重教、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学习专刊、节日专题等方面。)“电子黑板报的设计制作”不仅结合和升华了课本理论知识,而且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思路和能力,学生能用审美的艺术眼光设计制作出美观大方、图文并茂的文档版面,丰富了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结合各科知识合理组织版面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协调发展、创造想象、探究审美、操作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
三“严松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严松结合”是指在安排教学任务方面的松和紧的程度来说的。毕竟,每个学生都有爱玩和自由的天性,为了激发他们更好地学习兴趣和爱好,我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在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并且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了我的增强知识后,我会适当给他们自由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上机操作。当然这种自由是在必须完成我交代的任务前提下才有的自由;而且他们的自由操作必须是在健康范围内的自由,对于有害于他们身心成长不利的操作我是坚决遏制的,例如不准看黄色信息等无益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各种操作。我还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控制,例如随时进行全班巡视检查或利用“电子网络教室”功能进行监控和管制。
我的“严松结合”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布置任务”→“执行任务”→“检查登记”→“自由操作时间”。也就是说上完正课后,我会布置具体的作业和任务让他们去完成:然后让他们独立上机操作;在他们操作时,我采用“巡视法”及时发现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给他们启示和提醒,对于完成得快的进行检查和登记,符合标准的才准许他们自由操作,否则直到做好为止;在他们自由操作时,我会监视他们是否在玩游戏或聊天等不良行为,即时警告不听指挥的学生,对于再不接受警告的采取强制措施。总之这种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完成任务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去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了上信息技术课的动力和兴趣感,且使他们学到了更多课本外有用的知识。
例如:我在教授《信息技术》“EXCEL表格软件”的操作使用时,按照课本要求并没有多少上网操作的要求。然而,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多彩、千变万化,这些最能吸引他们的眼光和视线,而“EXCEL表格软件”操作使用的学习比较网络信息资源就显得枯燥乏味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感,我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设计制作生动活泼的课件进行教学,同时还采用了“严松结合”的措施:就是每次上完课后给他们布置一定的任务,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学生独立完成,经过我的审查通过并登记后才允许进行其他自由的上机操作,谁完成得快且好的自由时间就越多。如果不听从指挥的则采取处罚的措施(例如罚打字三千的办法。)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学好了课本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每次他们都能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又学到了课本外的知识。所以,每次他们都盼着上我的课,而且教学效果显著。
四信息技术课应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手段的千变万化和丰富多彩,计算机已日益普及每个家庭。多媒体计算机集图、文、声、影像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以及先进的网络技术,使人们更加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资源能提供图文并茂、影音动画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的信息内容变化万千、丰富多彩,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内容,能扩充人们的各方面见识,同时还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灵活性、共享性、丰富性等特点,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非常强大“人机”界面美观生动、操作简单方便,因而能吸引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和兴趣感。同样,通过多媒体计算机“人机界面”,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程度、爱好等来选择不同的网络资源内容,能很容易地查找、搜集各类信息资源、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内容,能扩大他们的见识。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能有利于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想象思维、操作动手能力和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应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更好地提供有利于教学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自我协商”和“交际协商”的“人机对话”环境、优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例如:我在讲授《信息技术》“利用因特网获取和交流信息”这一章时,比起其它章节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要大很多,每次上课的效率也极好,他们乐于接受上网知识和技巧,也能很快掌握网上知识。由此可见,网络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应充分和科学合理地引入网络资源。
其实,网络资源不光包括Internet的网上信息,还可以是教师放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的信息资源等。例如,在学习使用WORD版面设计中的“使文章图文并茂”这一节时,我是这样利用网络资源的:首先,自己在课前精心排版和设计几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放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供同学们欣赏:为了丰富内容,我还通过上网搜索和下载一些排版美观大方、科学合理的网页、文字、图片和动画等放在网上。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排版设计的兴趣、欲望
和积极性:然后我再引入上课内容,通过具体例子讲授排版步骤和技巧,再归纳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容易理解和学习;接下来采用竞赛活动的形式开始个人实践操作,组织他们进行了一次“电子黑板报的设计制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查找和下载与中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文字和图片等素材,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设计排版。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的制作热情非常高,除了利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间上网找资料、设计排版制作,还利用在家的休息时间进行,最后设计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还在学校进行了展览并受到师生的好评。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大大提高了上网操作的技能,也增强了课本和课本外的知识,同时也减少了他们在家漫无目的的网上游戏、娱乐和聊天节目,激发了他们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感。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网络信息资源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能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人们的知识眼界、能力和思路,而且由于网站设计师们日趋成熟和高超的设计制作技术,网页的质量和数量也日益完美和丰富多样,极大多数网页的界面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艺术效果方面都非常讲究、美观悦人、排版科学合理、操作方便简单、超链接灵活、网页间的转换快速,人们使用和操作起来简单容易。学生在一定地指导下,也能快速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能够容易查找网络资源,同时网页的版面设计方面能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网络信息也有助于他们各科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上利用网络资源有助于同学们的设计制作:在组织学生参加“为工业园区设计网页”的竞赛活动中,我首先让参赛同学上网查找出与工业园区相关的网站,让他们仔细欣赏和品味页面的结构特点、特色,然后总结出工业园网站设计制作应具有的特色,让他们设计出自己风格的工业园网页框架,然后上网把与有用的文字、图片等搜索和下载下来,并通过实地考察、搜集整理资料和素材后,利用网页设计制作软件如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IBM网页制作等进行具体的设计制作。这样一来,通过上网浏览别人的工业园区网页,就让同学们对此类网页的设计特点有了了解,否则会不知所措,同时通过上网查找和下载一些素材,减轻了内容材料的空缺和难度。通过师生努力,在这次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同时也为同学们设计制作其它类型的网站积累了不少经验、学到了不少操作技能和知识,由此可见,网络信息资源有助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还能大大提高同学们学好其它各科知识。例如,在教《信息技术》“网上搜索信息”这一节时,我上课前与语文老师勾通后,上课时让他们结合“搜索引挚”的查询功能、上网查找正在学习的古诗并加以阅读和记忆。由于结合实际科目,他们操作时更加用心,课后让语文老师比较效果,要比平时好很多。同样道理,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历史、生物、地理等课程的学习。例如在学习生物“人体的营养”这一章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人体的营养知识,让他们上网查询关键字“营养”来认识更多课本外的知识内容,这样既巩固了操作技能也学好了生物知识,并让他们学习起来更起劲。
除此以外,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也能提供教师自制和自选的网络信息资源,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例如可以把资源放在“网上邻居”上,使每个学生随时打开和使用;也可通过“广播教学”、“网络影院”等功能播放教学资料等。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报”的设计制作活动时,为了减轻他们上网搜集素材的难度、便于他们快速查找和利用资料、充实板报内容,我事先从网上搜索和下载了许多与学习有关的素材(例如学习经验类、名人名言、锦句格言、趣味数学、诗词、科技小品、图片类等),这就便于同学们利用需要的素材应用到自己的版面中去,丰富了内容,同时可供他们参考并从网上进行类似的信息资料搜集。
五正确安排和辅导学生上机操作
计算机的教育教学,除了老师进行讲授和演示外,学生们自己进行“上机”实践操作更加重要。学生们的“上机”实践操作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这也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更好联系的渠道和方法,同时能够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且为学生们以后步入社会进行实践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规定好实践操作的任务和内容,正确引导学生一步步操作好计算机,老师要正确而且合理地安排好他们的“上机”任务和内容,并且应该耐心地进行辅导和引导。特别对于初学者,刚进行“上机”操作时,一时摸不到头脑、措手不及,这时候计算机教师更应该从旁协助、加以辅导,以消除他们的胆怯和失望的心理,让他们对“上机”实践操作充满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可以让他们多操作和创造一些与社会实际运用有关的知识:除了课本上规定的知识之外,最好能够补充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操作: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讨论、参观和展览学生们自己的优秀的作品,使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这有利于激发一般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同时使模范学生有自豪感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和努力。
要适当控制、监督和管理好学生的上机操作和使用。虽然,适当地放松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和创造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学习的选择能力还较差,而现在“网络黑客”、“网上黄毒”、“网上侵权”、“色情淫秽信息”、“暴力信息”等等对学生构成严重危害,他们也很容易被“网上游戏”和“网上聊天”等这些无助于学习的东西吸引。如果放手不管、听之任之,就会让他们沉迷于这些无用的操作中去而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所以,要采用技术手段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使他们学会保护自我;教育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应教育他们正确遵守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道德问题,使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善于辨别信息的无用和有用,培养他们的高尚大道德情操;使学生们不从事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活动,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隐私等等,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好信息技术课,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考虑,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育教学,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和用,使他们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去研究、创新和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计算机的教育教学不断科学化、合理化,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计算机高科技人才,使得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和强大!
参考文献
[1]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2]“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软件
[3]广东教学教材研究室编.信息技术[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