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健
摘 要:“半A不A”格式表达的是一种消极的意义。在语言交际运用中,这一格式所表达的消极意义的程度不同:表示否定意义,如“半懂不懂”,表示的是“不懂”的意思;表达中量意义,如“半大不大”,表示一种“居中、模糊”的状态;表达少量意义,如“半傻不傻”,表示“有点儿傻”。
关键词:“半A不A”格式 语用意义 消极表达 心理期待
一、引言
“半A不A”格式由“半A”和“不A”两部分构成,“半A”是对“A”的部分肯定,“不A”是对同一个“A”的全部否定。这种格式既对A部分肯定,又对A全盘否定。从结构上看,这似乎是矛盾的,但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整个结构表达的是少量、偏量的消极意义。
二、“半A不A”格式的表达义
沈家煊(1999)把反义词区分为“相反词”和“相对词”,他认为“‘相反就是在一个概念域内,非此即彼,非彼即此,只有两头,没有中间地带,概念域因此不是一个连续体。例如‘男女非男即女,非女即男。 ……‘相对就是在一个概念域内,由一端到另一端是渐变的,连续中有程度差别,两端之间有中间地带。例如‘长‘短是相对而言,程度有差别。”我们把“半A不A”格式中“半A”和“不A”两部分看成相对反义和绝对反义两种情形。如“半懂不懂、半傻不傻”,前后两部分是相对反义,因为有中间状态存在。“半男不男、半死不死”,“不男”即女,格式用“半男”与“女”相对应,表示“女”的非典型状态,不被人们普遍认知和接受,“不死”即活,格式用“半死”与“活”相对应,表示“活”得不好,不是人们愿意接受的状态。
(一)“半A”和“不A”两部分相对反义
当“半A”和“不A”两部分相对反义时,我们认为“半A不A”表示的整体意义是在“半A”和“不A”两端之间的这部分语域内,表达不同,语义倾向不同。我们以相对反义词“大”“小”为例画个假设轴,让A与B对立。如:
大 小
A--------------------B
A、B关系的公式是A=不B,不B≠A,B=不A,不A≠B。我们把“大”作为“半A不A”格式中的A,半A是对“大”一端的限定,肯定一半,即有一半“大”的性质,“不A”是对“大”的否定,根据A、B关系的公式:B=不A,即小=不大,“不A”反映的是由B推导出来的结果。整体格式看上去是矛盾的,但实际上是合理的,格式是通过对A的半肯定和对B的反向推理来表示“半大不大”的实际状态的。又根据不A≠B,即不大≠小,所以格式不表达“小”,加之“半大”的限定,表达“大、小”横轴之间的状态。如图:
01
(1)三个化子见他半傻不傻,实是老大不耐烦,但又不便对他动手。(金庸《神雕侠侣》)
(2)中学时代对一个男孩子来说非常关键,半大不大的孩子一方面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另一方面却也是容易学坏的时候。(http://tieba.baidu.com/f?kz=221475298)
(3)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鲁迅《孔乙己》)
例(1)中“半傻不傻”语义倾向于“半傻”,在格式中有时语义倾向“半A”,表示程度有限、少量的意思。例(2)表示的是居中的情况,例(3)“半懂不懂”中,语义倾向于“不懂”,表示否定、几乎不的意思。
(二)“半A”和“不A”两部分绝对反义
我们所说的“半A”和“不A”两部分绝对反义,是指语言中有与“不A”相对应的绝对反义语言单位存在,称之为B,A和B二者处于同一语义场的两端,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关系,没有中间地带。像A、B这样的语言单位在“半A不A”格式里并不表示实际意义,而表示一种特殊的状态或不满意,是一种消极表达。例如:
(4)另外,从今天的一些青年人的“哈韩”“哈日”现象说起,从一些半男不男的“中性美”说起,这首词表现出的豪情满天的大无畏男子汉气概,更是这些人应该反思和学习的。(http://202.113.16.32/dybbs/dispbbs.asp?boardid=13&Id=5138)
(5)还是听音乐自在,感觉自己还半死不死的活着。①
(6)有点半鬼不鬼的气氛,拍这短片的时候他(她)还是“青年导演”……(www.douban.com/group/topic/1284804/ 9K 2008-12-3)
例(4)中的“半男不男”,逻辑上虽没有中间状态,但进入格式后,就表示了具有中间状态的特征,这是格式构式的作用。表达基础在于“半男不男”基于性别只有二分和外观感觉,男和女对立。例(5)的“半死不死”基于日常的逻辑事理,基点是“活”,是“死—活”中的“不A=B”的基础。有些即使本身不属于这种情况,但进入格式后具有临时性的绝对反义,如例(6)中“半鬼不鬼”与“半人不人”相对应。
“半A”和“不A”两部分绝对反义时,虽然没有特殊的贬义色彩,但是有很明显的消极意义,他们经常出现在消极环境中,并且常常与以B构成的“半A不A”格式对举。如:
(7)更可气的是,把三维技术做到这种半真不真,半假不假的地步,真的是没有用三维做的必要了,用真人拍个魔幻片或者是儿童童话片,效果也要比这个好很多。(http://blog.sina.com.cn/myanimation)
(8)“不,我不要。”犬夜叉惊叫着拥住桔梗,“一定会有办法的,你一定可以活着的。”“活着……?以这种半人不人,半鬼不鬼的样貌活着?犬夜叉,你太天真了。”(http://tieba.baidu.com/f?kz=110604022)
(9)且不说这个,樱冢星史郎借着自己在宠物医院工作的优势,乘机向动物施暴,还把动物的主人草摩谦人打得半死不死半活不活,既像鬼又像人,还神出鬼没的。(http://tieba.baidu.com/f?kz=241150139)
三、影响意义的因素
(一)“A”的感情色彩
1.“A”为褒义色彩、积极用法,“不A”相对反之。格式整体表示否定的意义,如例(3)。
(10)然而,因为婷婷始终处于一种半红不红的状态,当初要我们节目录她的时候,曾遭到部门领导的反对,原因就是她不够出名。(http://blog.19lou.com/88362/viewspace-42447)
这里“红”是比喻义,隐喻后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指的是明星的受欢迎程度大、很有名气。“半红不红”表示否定意义。
2.“A”和“不A”相对处于中性色彩、中性用法。如例(2)。
(11)更有趣的是,在川流不息的熙攘人群中,经常能不期而遇一些似熟非熟、半生不生的面孔,有的居然从儿时至今已数十年没见,突然碰到,也会带来一阵小小的惊喜。(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1586c01000a3y.html)
“生”是引申义,表示“不熟悉”的意思,“半生不生”在句子中表示的是介乎于“熟悉”和“生疏”之间的一种模糊的中间状态。
3.“A”为贬义色彩、消极用法,“不A”相对反之。格式整体表示的是“有点儿、少量”的意思,如例(1),“傻”是贬义形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有点儿傻”,语义倾向“半傻”。又如:
(12)偌大的书店就一半破不破的风扇扇着。(http://www.anti-cnn.com/forum/cn/thread-18963-1-1.html)
句子中所形容的风扇是“有点儿破的”。
(二)心理期待
沈家煊(1999)提出:“词语固有的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归根到底还是跟人的期望有关系。因为积极意义通常是人们所期望的,消极意义是通常所不期望的。”根据人们对“A”和“不A”的心理期望不同,我们可以把“半A不A”分成三类:
第一类,“A”是心理期待发生的肯定项,“不A”相对反之。“半A不A”表示否定意义。
第二类,人们对“A”或者“不A”不存在心理期待。“半A不A”表达中量意义,半大不大,居中,模糊的状态。
第三类,“A”是心理期待发生的否定项,“不A”是心理期待发生的肯定项。“半A不A”表达少量意义,程度小或者动作量少。例如:
(13)a.要不就公布,要不就不说,这半说不说的叫什么事啊!
b.他喝的不成样子,在那很含糊的半说不说的,我们也听不明白到底是什么。(http://hi.baidu.com/zenkolo/blog/item/2f71a20f17c1deedaa64577c.html)
c.夜已深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耳朵里都是楼上半说不说的声音。
a句表达者要求对方有信息量,心里期待的是“说”,“半说不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义是“不说”,表达说话人对对方没有提供信息的强烈不满。b句表达者不要求对方有信息量,对“他”不存在心理期待,“半说不说”在句子中表示的是“他”喝醉之后的客观状态。c句表达者的心理期待是“不说”,“半说不说”在句子中表示楼上的人在说话,但是并不是一直在说,也不是说了很多。
(三)语境
“半A不A”格式在具体语境中,因语境不同会导致语义发生变化,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如“半学不学”在不同的语境中由中性到褒义、贬义。比较下面三个例子:
(14)这个班,根本不学的,半学不学的和认真学的各占三分之一。(http://beishanyugong.blog.hexun.com/11180427_d.html)
(15)于是我用那种半学不学的状态一直坚持着。从网上报名,到现场缴费确认,到后期考试冲刺,到步入考场,到每一科考试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会使很多人退缩,自习室里的人越来越少。(http://bbs.kaoyan.com/thread-2257808-1-1.Html)
(16)优点一点儿也学不来,臭毛病半学不学的到是都会了。(http://blog.163.com/shujinyu_001/)
在例(14)中,“半学不学”客观反映了班里学生的学习状态,语义居中,感情色彩居中。在例(15)中,“半学不学”表示的是一种“坚持”过程中的状态,根据语境,我们可以了解到与之相对应的状态是“退缩”,它是消极的、否定的,所以我们认为这里的“半学不学”语义居中,但是感情色彩是褒义的。例(16)中“半学不学”的语义也是居中的,但是感情色彩是贬义的。
四、结语
本文从“A”的感情色彩、心理期待、语境等方面探讨影响“半A不A”的不同语用意义的情形,通过对“半A不A”格式进行分析和考察,得出“半A不A”格式表达的是“少量、微量、或者是否定量”,是一种特殊的、不被人们经验中接受的非典型状态或不满意,具有明显的消极意义。
注 释:
①本文引例中,凡是没有标明出处的,均是作者内省自拟获得的。
参考文献:
[1]陈淼星.小议“半……半……”[J].语文知识,2006,(7).
[2]张卫国.四字语型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9.
[3]李卫中.与“半”字相关的格式的考察[J].殷都学刊,2000,(3).
[4]李卫中.与“不”相关的格式的考察[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6).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钱敏汝.否定载体“不”的语义—语法考察[J].中国语文,1990,(1).
[7]邵敬敏,朱晓亚.《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读后[J].中国语文,1994,(6).
[8]索振羽.语用学教程(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夏晓燕,李福印.范畴的多视角跨学科研究及应用——《范畴与模糊语义》评述[J].外国语言文学,2004,(2).
[10]张德鑫.“半”解[J].语言文字应用,1999,(2).
[11]张国宪.语义语法范畴研究的又一硕果——读《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J].汉语学习,1999,(1).
(高健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1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