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敏
摘 要:介词“向”可以引进动作的方向或目标,还可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时,除引进面对的对象,还可引进索取、给予的对象及动作的对手。从认知的角度理清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指导对外汉语实践教学。
关键词:向语义认知
《现代汉语八百词》《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一般认为“向”的语法意义包括“动作的方向”和“动作行为的对象”(“面对”的对象)两类,由它构成的短语在句中可以作状语和补语。侯学超还指出“向”可以“表示获取义”,这与我们的观察是一致的。事实上,“向”还可以引进“要求或索取”的对象。对“向”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类别进行详细的描述,并从认知的角度指出其语义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指导对外汉语实践教学。
一、介词“向”的语义类别
(一)引进动作的方向或目标——向1
其后所接的动词一般具有[+位移]的语义特征。
1.引进动作的方向
“向”后所接的名词性词语可以是方位词、处所词或者代表处所的指人、指物的名词。它所修饰的动词含“位移”义,如“走、跑、跳、挪、钻、扑、奔、滑、泼、前进、移动、靠拢”等。
(1)站长领许程向西走去。
(2)潘安,我国西晋时才貌双全的美男子,据说他外出时,常有女子向他投掷梨呀、苹果什么的,以示爱慕。
2.引进动作的终点或目标(仍有方向义)
“向”既可以接表示具体终点的词,又可以接表示抽象目标的词。此时,“向”字短语可以作状语和补语。作状语时,它修饰的动词一般为双音节词,如“发展、攀登、转变、转化、冲击、冲锋、推进、过渡”等;作补语时,它修饰的动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如“抬、投、飘、射、伸、走、扫、划、投、推、挪、通、游、撞、冲、拥、吹、转、走、迈、驶”等,双音节动词不能进入这种结构。
1)引进具体终点,如:
(3)迟明惠一跃而起,继续向楼顶攀登。
(4)他只是为了修一条通向原野和大海的马路。
2)引进抽象目标,如:
(5)朝鲜和美国在日内瓦就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使朝鲜半岛局势转向缓和。
(6)对内致力发展本国经济,对外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大趋势是经济走向“自由化”。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向2
其后所接的动词一般具有[-位移]的语义特征。
1.引进动作行为所“面对”的对象,“向”表示的“面对……”义是静态的,它所修饰的动词没有位移性,语义类别有以下几种:
1)言语类动词,表示信息的传达与接受。根据信息的传达者与接受者之间在社会地位上有无等级关系,又分为两种:
信息的传达者与接受者之间在社会地位上无上下等级关系,如“说、讲、谈、问、喊、介绍、哭诉、陈说、解释、询问、诉说、透露、称赞、发誓、承诺、宣读、揭露”等。
(7)这位朋友向我陈说戒烟的种种好处。
(8)老白鼓鼓勇气,向玫瑰店里的同仁告了别。
传达者与接受者在社会地位上有上下等级关系,这类动词有“汇报、申明、反映、保证、征询、通报、报告、发表(讲话)、发出(命令)、提出(请求)”等。如:
(9)处长老方交待曹干事,要他多注意尹冰,发现情况及时向他通报。
2)交际性言语类,如“祝贺、慰问、欢迎、感谢、祝愿、问候、致谢、致歉”等,结构形式为“(表示/致以)+交际性言语活动动词”。
(10)局长向众人致以亲切的问候。
此时,“向”所接的宾语不能是事物名词,只能是表示人的词语。交际性言语活动动词作“表示/致以”的宾语,其后不能再接宾语。
3)五官活动及体态类动词,如“笑、微笑、挥手、伸手、招手、弯腰、点头、磕头、眨眼、挤眉、使眼色、伸舌头、挤眼睛、做手势”等。如:
(11) 我可怜巴巴地向所有的小车招手,结果是天越来越黑。
4)综合表现类动词。表示主语对宾语的一种态度,“鞠躬、发火、请安、发脾气、开玩笑、打招呼、献殷勤、赔不是、行注目礼”等。如:
(12)当主持人读“生平事迹”时,人们很少听,只有向遗体鞠躬时,才表现出悲痛的样子。
2.引进索取或提供某事物的对象,“向”字短语作状语
1)引进要求或索取的对象
要求、索取的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信息、情报、要求、意见等较抽象的事物,此时“向”字短语作状语。“向”后的动词主要有“要、租、乞讨、打听、学习、了解、询问、求助、求援、请示、请求、请教、讨教、申请、索取、索要、求婚、求爱、提出(要求)”等。如:
(13)她向邻居借了两毛钱,准备单人步行回北京,她认为北京才是她的家。
(14)他婉转地告诉她,爵士可以为她向潘茜求婚,可爵士真正爱的人还是她。
2)引进提供给予的对象
“向”后的动词有“送、献、推荐、提供、灌输、赠送、颁发、宣传”等。如:
(15)这是格雷万蜡像馆首次向国外赠送伟人蜡像。
(16)“敬老工程”活动开展后,大家踊跃以各种方式向老人们送温暖,献爱心。
3.引进动作的对手
“向”后的动词常为“进军、进攻、挑战、宣战、复仇、报仇”等。如:
(17)虽然我还不至于立刻去向别的候选人发动进攻,可我也不敢在她身上做更多的无效投入了。
综上所述,“向”的语义类别可整理如下表:
01
二、介词“向”的认知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范畴中,其数个子范畴中存在着一个核心子范畴,其他子范畴通过家族相似关系与之相连,形成一个意义链条,链上相邻的节点之间因存在语义扩展的关系(往往通过隐喻或转喻映射)而共有某些属性。下面我们用认知语言学的原理来分析“向”,找出其多义范畴中“相邻节点”之间的语义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向”的语法意义主要有两个:向1引进动作的方向或目标;向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向1”引进具体场所,是“向”的核心子范畴。介词“向”引进具体场所表示动作的方向,是由动词“向”(朝向、对着、对待)虚化而来。引进具体场所的用法进一步引申,表示引进抽象场所即“引进对象”的用法。如:
(18)屈完曰:“大国之以兵向楚,何也?”(《谷梁传·僖公四年》)
(19)商家门不宜南向。(《论衡》)
例(18)、(19)是引进具体的场所。又如:
(20)于是侍女,抱太子出,欲以太子向阿夷礼。(《修行本起经》)
例(20)中的“阿夷”既是“礼”的对象也是“礼”的方向,这已显示出其发展痕迹:“向”引进抽象场所的用法是从引进具体场所的用法发展而来的,这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认知规律。
“向”接具体场所,如方位词、处所词或者代表处所的指人指物的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其后的动词多具有[+位移]的语义特征,如例(1)、(2),表示的是现实的物理位移,即主体从一个现实地点移到另一个现实地点。
当这种现实的物理位移进一步抽象,隐喻到别的范畴,如抽象的方向范畴、状态范畴、关系范畴等,我们称之为“虚拟位移类”,虚拟位移类中的位移发生在观察者的主观世界里,如例(7)~(12),“向”字短语所接的是言语类、交际性言语类、五官活动及体态类、综合表现类动词,此时并没有现实的物理位移,而是一种虚拟的位移,即主体通过言语、五官、体态等将信息或情绪传达给客体。
有位移必然有方向,而方向是相对的。对于同一对象,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解释,“向”所表示的方向正是如此。比如,当物体从A移到B时(假设A为“物体的拥有者”,B为物体的“受益者”),A移到B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A主动将拥有物给B,如图1所示:
02
图1,A主动,图2,B主动。虽然物体最终都从A移向了B,但由于处理方式不一样,便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即“给予”义和“求取”义。
当B不想通过求取的方式受益,而A又不想主动将物体让给B时,A与B便发生了冲突(如挑战、宣战、复仇等),这时“向”引进表示动作的对手的对象,如例(17)。这种解释虽不一定科学,但是它便于找到“向”的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解。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刘月华,潘文娱.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张頳.汉语介词词组的历史演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7]柯润兰.介词“向”的句法语义考察[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2003.
(郭敏 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传播系 43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