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之一是“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确立新的阅读价值观,也就是要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阅读的综合素养。
由此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的“新”不单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上。教师需要从课程的传播者变成课程的开发者,同样的一篇课文,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解读,会有惊人的新发现。狄金森的《篱笆那边》被编排在人教版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篱笆那边》这首小诗,短小精悍而又富有深意。诗人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展现了一个孩子面对着篱笆那边的草莓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语言可爱而又耐人咀嚼。本文以狄金森的《篱笆那边》为例,浅谈日常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全诗,体会诗歌语言质朴清新的“粗糙美”。
(2)小组合作探究,把握意象的含义。
(3)通过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大自然的美常常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尤其对于诗人来说,大自然就是一个充满神奇魔力的大花园。毛泽东从漫山红遍的秋景中体会了青春的壮志豪情,徐志摩从康桥旁的一眼泉水中看到了彩虹似的梦,海子面朝大海走进了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正像一位美国女诗人说的那样:诗人,就是要从平凡的意象中提炼出神奇的思想。我们今天就来走近这位女诗人,看看她的诗歌里有什么样的“神奇思想”。
(以名言引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品味语言
1.学生自读全诗,品味诗歌语言,完成自读思考题。
(1)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充满着好奇心的孩子,他顽皮,可爱)
(2)本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像是孩子的自言自语,语言平易,质朴清新,平易简单而又耐人寻味)
(3)搜集关于狄金森的资料。
参考: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son,1830-1886),美国女诗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小城阿默斯特,年少时热爱大自然,乐于出外游玩,与人交往举止优雅。从25岁开始,弃绝一切社交活动,在家务劳动之余埋头写诗,1886年,狄金森在家与世长辞。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普遍青睐,但在她死后近30年出现的意象派诗人却把她视为先驱。她那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诗篇,是留给世人的最大厚礼。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极富独创性。
2.课堂小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教师小结。
(此环节引导学生用诵读法自学,让学生在诵读中揣摩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感知诗歌的能力;学生通过搜集作者资料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展开想象,设置情景
1.结合问题,展开想象。
(1)你确定草莓是甜的吗?
(2)为什么要设置篱笆呢?
(3)展开想象,讲述孩子爬过篱笆后的故事。(有人说爬过之后孩子变得勇敢,有人说孩子爬过之后变成了小偷,有人说孩子爬过之后迷失了,还有人说孩子爬过之后生病了……)
2.教师总结。
通过大家大胆的想象,我们知道草莓可能是甜的,也可能是酸的,甚至还有可能根本就不是草莓,而是酷似草莓的毒菌伞。由此可见诗歌的意象是多解的,此诗中的草莓不单是物质的草莓,它还有更深的象征意义,相应的篱笆、上帝和孩子也是一样。诗歌的魅力之一就是诗人为读者留下的无限的想象空间,它要求读者去积极地思考、探索丰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所以阅读诗歌,一定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该思考文字背后的内涵。
(以上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合作探究,发掘内涵
1.分组活动,探究以下问题:
(1)草莓、上帝、篱笆、孩子分别象征什么?
(2)你喜欢诗歌中的孩子吗?为什么?
(3)你认为这首诗歌想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2.教师总结。
(1)草莓——充满诱惑力的神秘的事物篱笆——迈向诱惑的现实阻碍
上帝——传统观念的维护者,约束孩子的人孩子——充满好奇心任性而为的人
(2)当然喜欢,孩子任性而为,不墨守成规,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好奇心,可爱顽皮。
(3)作为孩子,我们要不断地超越,跨越面前的千万个篱笆,不断地抗争,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上帝;作为大人,不要束缚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此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概括中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有人认为草莓是美好的事物,或许是一个正在追求的目标,或许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有人认为草莓是看似美好的事物,但事实上不一定,比如人性中的欲望,孩子眼中的酒精、摇头丸、香烟等等;其实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它们的共同点是充满诱惑力,由此得出草莓象征着充满诱惑力的看似美好的事物。学生可以按此思路对其它意象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概括总结。)
五、拓展延伸,批判质疑
1.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进行讨论。
在《教参》中,有这样的主题提示:
“你会因为篱笆的阻挡而放弃草莓的甜美吗?你会因为害怕被上帝责骂而无视心灵的召唤吗?顺应天性就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上帝已经垂垂老矣,否则他不会如此冷漠,教条,听凭心灵的呼唤,与真我同行才是这个世界颠扑不破的真理。”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认为你的人生中需不需要“篱笆”和“上帝”?分组讨论。
2.教师作总结。
参考:好奇心可以激发人的求知欲,而求知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对“篱笆”的征服和对“上帝”的挑战是一个人成长中必然要经历到的过程,所以孩子的天性不应该受太大的束缚。然而孩子毕竟是幼小的,他的天性中还有很多需要归正的东西,所以成长中还是需要“上帝”来约束,需要“篱笆”来提醒。结合中央台教育频道的公益广告《约束,为了飞得更高》来谈。
(对学生来说,此环节是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太习惯于接受“权威”给出固定的答案,而这个环节正是要培养他们的质疑和批判能力;此外,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却都能被证明是正确的,这样的设计正是要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彰显学生个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由于学生个体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因而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必然会有多种多样的答案。本设计第三环节“设置情景,展开想象”为学生的个性展现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课堂环境。
第二,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树立了批判意识。同一篇课文,不应是被动接受型的同构解读,而应是主动批判性的异构解读。本设计第五环节“拓展延伸,批判质疑”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石红禳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一中06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