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对语文教师的合理期望及对策

2009-01-29 06:07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评价语文

司 恬

教师职业自古以来就是社会各界寄予较高期望值的职业之一。“尊师重教”“师道尊严”也一直是传统教育的古训。《尚书》中已经将君师并称,教师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而较高的社会地位也往往承载着社会更高更多的期望。在由《洛阳晚报》与洛阳师范学院社会调查中心联合举办的一项关于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看法的调查中[1],学生在“如果让您来形容老师这个职业,您愿意怎么形容”一题的回答中,大量使用了春蚕、蜡烛、园丁、指南针等比喻,都提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神圣;家长则使用了更多的诸如“奉献”“鞠躬尽瘁”“舍己为人”等字眼。整个调查显示:社会要求教师不仅是个有学识的人,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模范,集学问家与道德家于一身。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由于其特殊的专业背景以及所教学科独特的承载内容和任务,使得人们对语文教师的期望更甚于其他学科教师。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及教师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多方的指责及指导所带来的角色的混乱和定位的模糊,这种混乱和模糊的状态给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方向带来了影响,教师不知自己应该怎样,自然也就难以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及作为学习者的自己在专业发展中该如何定位角色。

社会期望所集中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也即学生的“成材”和“成人”。目前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对语文教师的希望和要求常常渗透了一些非理性的特征:

1.成材此处之“材”主要指的是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因此社会各界对学校中学生的“成材”标准也大都是希望学生成为一个拥有知识并善于学习的人。而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家长对子女的“成材”标准则更为简单,目标也更为直接——考得高分。家长总是希望语文教师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快速地提高语文能力,当然对他们而言,语文能力高低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就是语文成绩,因此家长更多地是希望语文教师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分数。然而语文学科与其他如数理化外等学科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其成绩的提高是阶段性的而不是即时性的,短期内难以实现显著的提高。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除了语文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点拨、指导,还需要学生经年累月的知识积淀,并不是通过短期内的恶补就可以成功的,这样就形成了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第一个矛盾。

2.成人此处之“人”主要指的是通过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学生身上具备了作为一个正常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基本素质。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经典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成为历来社会各界对教师任务的不二阐释。语文教师的专业学习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类知识,这些知识也承载了大量“道”的内容,使得人们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语文教师即是“道”的化身,是社会标准的典范,标准人格的模本,道德的楷模,也使得人们对语文教师在学生“成人”过程中的作用估计过高,赋予的期望也过重。事实上,语文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及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的,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由于跟外界接触的机会增多,对社会的认识水平也逐渐提高,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语文教师并不能起决定作用。由此便形成了期望和现实之间的第二个矛盾。

相对于此,社会对语文教师的合理期望之“合理”即是指对学校教育以及语文教师在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要能看到这种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其所起作用的局限性,更不能无限地夸大这种作用。另外对语文教师的认识要抛却以往纯理想化甚至于“神”化的形象定位,重新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待他们。

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师期望的不合理至少会在以下几方面给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影响:一是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二是模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三是产生社会期望的急功近利与教师专业发展长期性过程之间的矛盾[2]。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认为所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表示即为M=EXV,其中M为激励水平的高低(为达到高效而作的努力程度),E为期望值(对自己的行为能否导致所想得到的工作绩效和目标的主观概率,即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的可能性),V为效价(对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3]而这种不合理期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归于F:I前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广泛的、深入的影响。此外,长期以来各界对教师形象宣传过于单一、过于拔高,使得人们对教师的形象总是不自觉地与“奉献”“无私”“完美人格”等联系在一起。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应该对语文教学以及语文教师重新审视,群策群力,把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及整个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作准确定位,帮助语文教师找准在专业发展中的努力方向。

第一,给语文教育松绑。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制定了太多超越本学科的任务和目标,使语文教育承载了太多不切实际的理想和期望,甚至在某些方面承担了本应属于整个教育的责任。其实语文就是一门汉语言教育课程,母语教育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汉语这门语言,了解汉语所承载的相关文化。至于人性的塑造、人格的培养,那是整个教育的任务,并不是语文教育所独能完成独能承担的。

第二,语文教师自我合理定位。面对各方对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所作的分析和定位,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冷静、客观地去审视,去鉴别,然后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和任务并结合语文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而不是人云亦云,今天尝试这个,明天尝试那个,结果造成个个不成,种种不灵。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扮好以下几个基本角色——用人格感染学生的人;用知识促进学生的人;用阅历引导学生的人;用智慧激发学生的人。

第三,构建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评价体系。语文教育活动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以及教师教的方向有着强制性和暗示性。目前,高考是我国最重要的一种语文教育评价方式,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暴露出了太多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进步。然而在教育活动中,评价是与其相互依存的,没有了评价,教育活动也无法存在,我们不能否定评价本身,更无法排除评价。在这种情境下人们只有对语文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同步改革,努力构建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评价体系才能使整个教改形成体系互补,最终从源头上解放教师和学生,落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这种新的科学的评价模式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和激发人的主体精神,摒弃了以往以总结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而为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以期能完成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重塑、对评价标准化的消解。

第四,除去“神”的外衣,还原“人”的真实。教师作为一名社会人,扮演着教育者和普通人两类角色。然而人们往往对教师作为普通人的角色视而不见,却对教育者的角色给予过多的关注,同时也赋予了太多的理想化的期望,在不知不觉中用大量美好的词汇和热情的赞誉将教师推上了“神”的高位。而教师并不会因此即真的拥有了“神”的所有特征,也不会因此即认为自己已然成“神”,在太多外在不合理期望的重压下,本质上还是一个普通人的教师感到难以承受其重,往往会产生对职业的倦怠心理,甚至各种各样的心理顽疾,这无论是对学生的发展还是对教师自己都会产生难以量化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对教师普通人的角色加以充分认识和关注,要明白“作为人,教师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和生命价值的多种需要;作为人,教师需要有表现自己独特个性的空间和环境;作为人,教师有合理表现不良情绪、允许工作失误的权利”[4]。这样才能真正从教师个体的实际出发,设身处地地为教师考虑,让教师一身轻松地投入到教学与生活中去,并在专业发展中为自己设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综上所述,面对目前的教育大环境,要更快地实现如上设想,除了和语文教师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及其对所扮演角色的认识、理解与体验达到何种程度即自身角色意识的觉醒程度,以及他们在实践各种角色时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外,政府的支持、学校的配合、教师培训者的引导和社会的宽容等,无疑也是保障和推动教师角度准确定位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调查显示: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值在增高[EB/OL].http://www.1yd.com_c11/news/cy.aspnewsid=158070。

[2]薛志华.社会期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促进与抑制[J].当代教育科学,2006,(6).

[3]王先玲.弗罗姆期望理论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启示[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4]荆建华,杨国欣.教师的“人”的角色:从心理学视角的理解[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司恬 江苏省淮阴中学223001)

猜你喜欢
专业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