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语文教改不该忘记的角落
龙济勇在2009年第16期的《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上撰文指出,要改变早读课单调、沉闷而且低效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语文教师应该有全期的早读课计划。根据教材的编定、学校课时的安排,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全期早读的内容和指导方法以及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进行预设。二是,语文教师应该扩充早读课的材料内容,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材料。三是,语文教师应该改革早读单调的读书形式,可以根据读书内容的不同,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兴趣。四是,语文教师要加强对早读课的检测监控。早读课应该是语文教改的一块试验田,而不应是被遗忘的角落。
论探究学习的失范与规范
徐学福在2009年第2期的《教育学报》上撰文指出,探究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各科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但课改推行至今,人们对什么是探究、为什么要探究、如何探究等问题还存在模糊认识。其实,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应模拟专业探究,类似学科知识的再发现。它不同于好奇心驱使下的自发探究,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不是天生就会,需要学习才能掌握。它也不同于以掌握知识为主的接受学习,而是旨在获得学科素养的建构性学习,即在探究过程中将学科的知识、方法与精神有机地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探究进行干预和引导,使其超越个人经验,符合专业探究的传统与规范。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科结构,关注认知结构,并通过教学结构的干预,在探究过程中用学科结构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
怎样理解课程理论的作用
汪霞在2009年第4期的《全球教育展望》中撰文指出,对课程理论的作用不能简单、片面的理解。就本质而言,课程理论不是工具,不具有可操作性,把“是否有用”作为衡量理论价值的唯一标准,会极大地窄化课程理论的内涵和层次。课程理论的深层价值在于唤醒觉悟、启迪智慧,在于提供理智资源、精神引领,在于促进理论思维的形成和看问题视角的转换,在于拓宽、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不只是提供实践指南,更不在于提供周到、精确的操作程序。另外,不同的课程理论作用的发挥也是不同的,实践性课程理论往往因为其行动性和问题解决性的特点而更容易受到欢迎,纯粹课程理论由于天然存在的与行动、操作的距离,便常被误解、排斥。课程理论作用的发挥还与理论运用者的素质、经验、和智慧,以及对所运用理论的理解有关,也有赖于特定的环境、条件或氛围。其实,任何一种课程理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不可能概括或解释全部的课程现象、课程问题。课程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亦不可高估。
团队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程和方在2009年7月8日的《中国教师报》上撰文指出, 应着重从教研组、班级和师徒三个层面实行团队评价(捆绑式评价),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一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评价,即把一个教研组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此举可以有效推动教研组的建设和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提升,促进优秀团队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以班为单位的评价,即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综合质量评价要与每位科任教师的考核成绩挂钩,使每个教师都成为管理者、教育者。三是师徒捆绑评价,即将“师父”和“徒弟”二人的工作效果、成长状况捆绑在一起评价,只有师徒二人都达到目标才能算优秀。
课堂需要热闹也需要安静
黎国胜在2009年7月1日的《中国教师报》上撰文指出,课堂是师生交往的场所,是学生用心思考的地方。科学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领悟和应用、学科知识的系统建构无不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深思、沉思、静思。
教材需要学生静读。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感情阅读教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教材,这个过程是教师对教材的分解、阐述无法完全替代的。回答问题需要学生静思。教师设问之后,要等待学生静静地思考。概念与规律的学习需要学生静悟。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悟,让学生真正悟透其中的道理,理解其本质,方能举一反三。例题讲解之后需要学生静练。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安静地思考,自主地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发现问题,总结思路,提炼方法,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让知识入脑、技能过手、方法得以掌握,让课堂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课堂结束需要学生静静地总结与回顾,让学生自主地完成知识的系统建构,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之一是要促进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参与。当静之处则静,当闹之处则闹,闹与静结合方能彰显课堂教学的本质。(责编郝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