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一
10月31日,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在北京逝世。他的离去,是中国科学界巨星的陨落,举国为之哀痛。
值此哀痛之际,令人不禁想起钱公对中国教育体制难以培养杰出人才的忧虑。我们为什么一直出不了大师?五千年的文明积淀,那些独特的创新智慧,我们都继承到哪里去了?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创新教育无疑仍是当前教育界的热点之一。其所倡导的理念在理论上已获得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难尽人意。部分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简单盲目地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进行创造技能教学,然后按照特定的模式组织教学,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那么,创新是可以教的吗?
著名的中美教育研究学者黄全愈先生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曾这样阐述:“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人的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他认为人的创造性可以开发、挖掘,但这需要教育工作者耐心启发、培育,而不能通过传授的方式使学生继承下来。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讲应该是让学生回归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培养学生具有拓展未来生存空间素质的教育。这要求我们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氛围中,以发展学生的个性自由为依凭、为底蕴,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带动学生创新精神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深入地理解创新教育,避免将创新教育狭隘化、肤浅化和庸俗化。
创新教育要有自由开放的土壤。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使儿童的脑、手、嘴、空间和时间得到解放,而这些,都需要有助于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的教育情境的创设,乃至整个校园开放与多元的文化氛围的形成。没有自由的学风,没有开放的氛围,学生的思维被压抑被固化,怎么还会有挑战权威的勇气,进而激发创新的欲望?一个开放的校园文化管理方式,一个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一个融洽和谐、师生互信、生动活泼的课堂,对学生创新精神的熏染和激发,对教师创造性的发挥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导向和渲染作用。创设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
创新教育尊崇独立的个性。长期以来,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习惯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共性塑造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结果造成了千生一面、千校一面的状况。教育心理学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都有着自我独立的思想和意识,有个人独特的潜质。在人的智能与潜能分类中,教育心理学将其分为八项,而每个人都必然会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某些项可能显现较早,某些项可能显现较迟,存在个体差异。强调创新教育,就是基于对个性的尊重,对特性的尊重,在保护个体独特性的前提下,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一个思想从众、缺乏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精神的人,很难相信他能打破常规、有所建树。由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和才能特长,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能,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精心培育,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充分拓展,创新火花才会不断涌现,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创新教育注重多元综合的教育内容。实施创新教育,教与学的过程都应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整合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根据现有条件与学生基础,将各种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使现有知识重组成新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人文因素的影响和利用,在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引导相统一,将民主开放与探究求新相统一,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相统一,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用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学生。学生创新思维的诞生往往是各知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鼓励学生将各种学习因素统筹思考,使学生着眼于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整合,超越常规,创造性地提出或解决新的问题。
创新的技能可以传授,但创新的意识、能力只能熏陶、培养,如同娇嫩的花朵需要合适的阳光雨露、土壤环境,而且需要假以时日。急功近利的想法与行为,只能是浇灭创新火花的祸水。深入理解创新教育,耐心坚持走创新教育之路,相信学生会在自我成长中产生创新的火花,这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有所帮助。(责编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