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领军型海归人才回国创业的理性思考

2009-01-29 06:07奚炜菁
唯实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创业人才

作者简介:A奚炜菁(1971- ),女,上海人,中共常州市委党校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和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不仅使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所衍生的土地、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更加严重,还使高度依赖外需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人的创新要素。为抗击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必须吸引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吸纳;领军型;人才;创业

中图分类号:F1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12-0064-0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关键在于建设创新型经济。如何建设创新型经济?首要选择在于提高企业和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于吸纳培育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领军型海归人才的培育和吸纳,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随着创新型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建设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才争夺战已经成为一场世界性的争夺。世界各国纷纷把人才资源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竞相推出更具竞争性的新政策,大力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尖端人才资源。

1.世界各国吸纳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的做法

移民是世界各国吸引人才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很多国家规定,凡是著名学者、高级人才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的人才,不考虑其所在的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优先允许入境,这实际上是把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人才当作了他们的国策。各国的高校也为有突出成就的精英提供优厚的物质和生活待遇,创造良好的研究开发条件和环境,吸引大量国外优秀人才。以高校、高科技园区和众多研发机构为载体,多方吸引国外人才。设立研究开发实验室,形成了吸引国外人才的第二大载体,这些研究室与高校合作,每年都要产生大量极具市场价值的研究成果。特别重视抓住特殊机遇争夺人才,针对一些高科技和尖端行业人才奇缺的状况,实施超早争夺人才青苗战略,政府设有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对此类人才青苗的引进和培养。使用和管理上突出民主竞争,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可以不受户籍、地域的制约而自由流动,享有发达国家社会化程度很高的住房、医疗、保险等。注重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实行详细的职业分工和自由择业政策。强烈物质刺激为基础的工资福利制度,对战略人才和骨干人才实行“特岗特薪”并培养和重用他们。

2.各国吸纳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的经验总结

归纳各国经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在“国家猎头”与“企业猎头”有机整合的基础之上形成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的四大机制(引才机制、育才机制、用才机制和留才机制),从而建立了战略性人才引进模式,并最终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性目标(如图)。

政策制度基本集中在四个方面:移民、留学、福利和文化,通过这四方面制定向海外优秀人才倾斜的政策制度,加上发达国家本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宽松民主的政治环境、自由开放的文化,整个国家就像一个有巨大吸引力的旋涡,在世界范围内对各国的优秀人才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可以说,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型的猎头公司,我们称之为“国家猎头”。同时,国家还大力支持企业到全世界去网罗优秀人才,企业搜猎人才的市场行为的合力就形成了“企业猎头”。

“国家猎头”和“企业猎头”是有机结合的,企业的“猎头”行为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的“猎头”政策归根到底也是为企业服务的。在移民政策方面,不管是美国的H-1B签证计划还是英国的高技能移民计划,都是为企业引进它们所需要的人才开“绿灯”,同时企业在判别谁是人才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力,甚至有自行签发工作许可证的特殊权力;在留学政策方面,政府吸引留学生的诸多措施实际上是帮助企业储备后备人才,当然企业在很多方面给予配合;在福利政策方面,一方面国家会拨出专款扶持海外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文化方面,企业是这些国家宣传的各种理念的最好的践行者。通过“国家猎头”和“企业猎头”的有机整合,发达国家形成了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的四大机制:引才机制、育才机制、用才机制和留才机制。换句话说,四大机制形成于“国家猎头”的宏观政策制度和“企业猎头”的微观市场行为之中,实质上仍表现为国家和企业行为。所谓引才机制,是指国家和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使其对各国的优秀人才形成强大的磁力,灵活有效的引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人才引进模式的成败;育才机制是指引入人才后对其的培养教育,发达国家领先的教育体制和先进的企业制度给海外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空间;用才机制是指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强调民主竞争、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是发达国家用才方面最大的特点和优势;留才机制考虑的是怎样留住人才,发达国家福利、环境、文化、制度方面的优势很容易使海外人才对其形成依赖性。四大机制相互协同,从不同的角度支撑国家的人才引进政策,并最终形成了发达国家的战略性人才引进模式,承担了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性目标。

3.各国吸纳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经验的启示

在考虑移民和留学政策的实行和意识形态灌输方面存在很大约束后,我们从发达国家人才引进模式中四大机制来看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

引才方面,政府首先应该起到牵头作用。其一,要进行政府职能转变,把主要精力用在提供服务上,建立“一站式”办公,减少行政审批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实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其二,要成立固定机构,制定专门规划;成立海外科技人才管理委员会来专门处理人才吸纳方面的事宜。其三,采取自主建设和对外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一个积极有效的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资源库以服务“引智”需要,以便收集信息、网罗人才。

育才方面,首先要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通过留学归国博士联谊会、专家协会等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科技和人才交流活动,不断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扩充。再者,创新创业园管理机制,整合现有创业园的优势资源,形成政策辐射、资源共享、管理互通的新机制,提升创业园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的能级。

用才方面,首先要优化人才竞争机制,强调民主竞争,充分调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创新创业激情和工作热情。其次,要为海外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搭建事业平台,提升创业软环境。对一些回国的海外人才来说,吸引他们的关键是就业单位自身的改革和良性发展、单位的氛围和竞争力或者是公平规范和高效的市场环境,这些软环境能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才能施展和进步空间。

留才方面,其一,全面落实并妥善解决好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工资、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等生活待遇问题,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其二,改革人才资源激励机制。应采取国际化的分配模式,在企业的分配制度上,可以对创新型企业经营者试行年薪制、期权、期股激励等,对创新型技术人才可以以技术入股、期权激励、利润提成以及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等多种分配模式以激励创新型人才。其三,进一步探索柔性的海外创新创业型人才流动机制。实施类似上海的绿卡制度,对这部分人才落实“来去自由”的方针,既可以让他们享受国民待遇,又可以让他们自由流动。

二、吸纳创新创业领军型海归人才存在的问题

1.城市品牌效应不显著

城市品牌效应与其对人才的吸引程度是正相关的,品牌效应显著的城市,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也就更大;反之,品牌效应不显著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是有限的。提高城市知名度,提高城市的国际口碑,形成品牌效应,对于吸纳创新创业领军型海归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在全球范围比较。根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7-2008)》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500座城市进行综合比较和排名中,中国城市全球竞争力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和世界城市相比较,我们城市竞争力不具备明显的品牌优势。

2.产业规划不明晰

缺乏长远而明确具体的产业规划。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集聚效果不突出、各地区特色和优势不突出,同构竞争较严重,差别化竞争差。区域内的企业集聚程度低,相互交流、互通信息、互相配套、可共享资源少。

现阶段,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产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技术含量较低,多属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规模较小,集群发展发育程度比较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小,在引进的技术上,消化、吸收、创新力度不强,难以形成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生产服务业方面明显不足;企业规模小,敢于“走出去”、能够“走出去”的企业缺乏。产业结构造成经济总量难以提升,富民能力不足,要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有较大距离。

3.创业要素成本偏高

从资源要素看,经济增长与资源拥有量不协调,以土地资源为例,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东南沿海剩余土地资源较少,创业所需的厂房、办公场所等土地资源付出的成本很高,资源的短缺会造成产业发展成本快速提高,进而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此外,环境承载力已无法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随着太湖蓝藻、长江水域的污染,使得东南沿海的环境承载力急剧下降,现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地区之一。

4.海归人才创业的“先天不足”

创新创业领军型海归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掌握的先进技术。但现阶段对于海归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资金问题,部分嫁接型创业团队有效地解决了资金问题,大部分的创业团队在资金上存在很大缺口;其次,创业者本人大多是技术型专家,对于创业本身没有经验,对于创业规律掌握程度尚需证实,而公司技术人才多,但是公司管理尤其是高层管理人才少;部分创新创业领军型海归人才的项目是没有经过市场考验的,属于“新生代产品”项目,但是创业团队产品市场化操作经验不足,销售人才缺乏;再次,海归人才大多在国外生活多年,对国内政府、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的运行规律并不是很熟悉,对本行业发展现状也不是很熟悉,虽然企业技术水平高,项目设计好,市场前景好,但由于不熟悉国内情况、缺乏管理企业的基本经验而错失发展机遇。

5.领导架构及服务有待创新

按照目前各地的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实施情况来看,整个海归人才引进工作由组织部牵头,部门涉及人事、科技以及财政。其中组织部主要负责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引进的综合组织和协调工作;人事负责材料受理、资格审核、办理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引进手续、兑现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等;科技主要负责专家评审、后续科技专项扶持等;财政则主要负责引进人才专项资金的落实和跟踪管理。但是由于缺少发改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的参与,使得海归集聚同各地的产业规划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政府服务有待突破和创新;政府在户籍、子女入学、社保医保等方面服务较弱。

6.资本支持政策需动态调整

启动资金的资助方式不尽合理,按照目前实施的情况,政府给予领军型海归企业的创业启动资金主要用于企业购置设备、市场开拓、员工工资等与创业相关的费用支出。而资金通常采取一次性拨付的方式。而关于海归企业的后续资金资助机制尚未形成。同时改进项目评审程序,项目评审程序通过资格审查、形式审查、技术评审、综合评审等环节。再者孵化器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融资难是制约海归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原因。

三、吸纳创新创业领军型海归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1.优化产业环境,以产业引人才

吸纳海归政策制定应该以形成产业集聚为根本,通过优化产业环境,依托产业优势吸引人才。相关研究表明,产业的集聚与人才的集聚存在互动关系,产业集聚是人才聚集形成的基础,产业集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才的聚集。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特点是生产专业化程度高,每个企业只专注于自己最具优势的生产环节,生产技术性强,许多同行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良好的配套设施和产业链,降低了投资的成本与风险,加大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集群的形成也会对适合这一行业特殊需要、有着特定技能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进而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知识溢出环境,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此外,由于拥有良好配套设施和产业链,以及一系列的服务机构,同时,产业集群还会降低投资的成本与风险。

2.完善海归人才引进的制度设计

在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引进工作的组织架构中增加发改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结合各区域产业优势和产业规划对海归项目做出总体部署,以促进海归项目根植,推动海归项目同当地企业的合作交流,避免由于缺乏统一部署和整体规划。

改进创业启动资金的资助方式,政府对企业的启动资金的支付可考虑按照一定比例分别划拨给海归企业和与其相关的公共平台,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载体建设,这样即使项目失败,相关载体和公共平台的建设也可以得到加强,同样可以起到扶持创新创业项目的目的。建立对海归项目的后续资金资助机制。

3.提高孵化器为海归企业服务的水平

加强专业的孵化器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本土熟悉孵化器成长规律的专业人才,探索由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投入的孵化器人才继续教育平台,增强孵化器人才的企业管理经验,注重让他们熟悉企业文化和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此外还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孵化器管理人才研讨班,组织孵化器管理人才调研考察,开展专题研讨等活动,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业环境,形成以企业化的营销手段来吸引新创企业进驻孵化器的良好局面,从根本上避免部分孵化器盲目追求企业数量,孵化毕业数量,违背孵化器成长客观规律的现象发生。

4.整合开放性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来为我们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服务。以优厚待遇与工作环境吸引海归回国创业,推动人才在国际间的流动。一流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都采取灵活的用人政策,促成其研究队伍的高度国际化。通过兼并国外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整合在常高校资源,积极倡导产学研合作,提升研发机构的层级。以高校、高科技园区和众多研发机构为载体,多方吸引国外人才。通过国家实施的重大高新技术研发计划、项目资助计划以及政府资助创办的各类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将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带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同时加强载体建设,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创业和科技创新人才。通过兴建高科技园区、吸引跨国企业为人才发展提供平台。设立海归人才到高校作兼职教授制度,一方面延续他们的学科影响,另一方面解决高校的师资问题,同时在任教期间,海归人才还可以在高校网罗和培养今后企业所需的高端人才。

5.多种形式解决海归企业融资问题

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嫁接民间资本推动海归企业成长,为民营企业同海归项目的结合创造机会,拥有先进技术和良好市场前景的海归项目成为企业投资的首选。促成民营企业和海归项目的对接一方面可以适应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解决海归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式,而往往这样的企业也容易扎根。此外还可以借助民营企业家丰富的管理经验,弥补了海归人才只懂技术,疏于管理的短处。

6.优化海归企业发展的辅助环境

降低企业招聘成本,多渠道帮助企业招聘人才。现阶段我国所需人才主要有这样的两类,一类是懂管理、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另一类是成熟的技术人员,虽然目前各地人才网对海归企业的招聘广告实行了优惠政策,适时沟通渠道,疏通沟通机制,及时将政府的优惠政策传达给企业,帮助企业招募合适的人才,解决企业招聘难的问题。

发展形式多样和功能专一的科技中介机构,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现有科技中介向技术集成、产品设计、工艺配套及指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经营机制等服务领域拓展,充实服务项目的技术内涵,满足海归企业日益多样化、系统化和高层次的服务需求。扶持发展科技项目咨询机构,建立多元化、专业性的投融资担保公司。□

参考文献:

[1]奚炜菁.人力资本特征与领军型人才培育[J].南京:市场周刊,2009(4).

[2]彭晨阳.创新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上海: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1).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新华网2009-1-7.

责任编辑:浩 宇

猜你喜欢
创业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智珠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