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彬
[摘要]本文拟从欧盟国家(将集中选择英国、法国和德国为研究案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探寻其特,最与经验,企盼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民办高校发展尤其是在吸引留学生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欧盟国家国际化留学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59—03
[作者简介]彭彬,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湖北武汉430415)
欧洲,特别是西欧地区,是世界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而且出现了作为跨国界、跨文化学习和国际教育的先驱——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因为这两所古老的著名大学曾是当时欧洲知识传播与研究中心),并诞生了曾经成为世界教学、科研中心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正是由于欧洲近代大学具有跨文化学习(或研究)的优良传统,所以当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国际教育思潮自20世纪50年代悄然形成并被国际教育界、学术界、理论界人士逐步认同后,欧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开始稳步发展,大力开拓留学生市场几乎成为欧盟国家的共同战略。本文拟从欧盟国家(将集中选择英国、法国和德国为研究案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探寻其特点与经验,企盼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借鉴。
一、英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拥有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一直是世界上主要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
1留学生政策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第二次留学活动高潮后(第一次高潮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英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与年俱增。1 979年在英外国留学生创纪录地达到8.8万人,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居世界第三位。从1980年起英国对欧共体成员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留学生实行的“全费政策”,曾导致80年代上半期赴英外国留学生人数急剧下降,1983年减至最低点,在英留学生仅4.2万余名。另外,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大量削减教育经费的政策曾使留学生教育一度陷入困境。但是,英国政府、学术团体和高校很快从困境中走了出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重塑留学生教育强国形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主要得益于政府1983年以来推出的奖学金制度以及高校所作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英国现行的奖学金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政府奖学金;(2)学术团体奖学金;(3)高校奖学金。政府奖学金除政府间双边文化教育交流奖学金项目(由英国文化委员会、外交部文化关系司负责,经费由财政部下拨)外,外交部和英文化委员会也与外国(含地区)政府签有奖学金双边协议,以资助海外学生和研究人员赴英研修。如外交部与联邦办公室奖学金、英国文化委员会研究员基金、英联邦奖学金与研究基金、海外研究生奖学金、富布赖特美英双边交流奖学金、中英友好奖学金等。高校奖学金主要是指各大学设立的单方奖学金和校际交流奖学金。事实表明,上述奖学金对英联邦成员国的留学生颇具吸引力,对受本国政府资助赴英研修的外国留学生数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受政府重新开拓留学生市场的政策驱动,英国高校特别是50多所正规大学想方设法多招留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这样,既可弥补因政府减少教育经费造成的经费不足,还可以自由支配留学生所缴的学费(英政府1989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政策增加了此项规定),此外,正好填补了本国研究生人数下降导致的空缺,可谓一举三得。为招收更多的留学生,大多数英国高校都设有国际事务办公室,协助校方招收外国留学生。高校为扩大宣传效果,或委托英文化委员会到海外开展留学生教育咨询服务,或直接派人到国外特别是亚洲国家举办教育展览,其中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为主要宣传对象。而在学校内部一方面尽量为留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课程(如学位课程、文凭课程、语言课程等),另一方面提供留学生需求的服务项目,如绝大多数专业任留学生选读、多数实验室向留学生开放、为留学生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只有取药时须支付少量挂号费)等。
通过政府和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赴英留学生人数迅速恢复,并逐年增加。1991年达8.81万名,居世界第四位,另三个接受留学生的大国依次是美国(419 585人)、法国(139 963人)和德国(116 474人)。1992~1993学年,在英留学生人数增至9.59万名(占英高校学生总数的10%),英国的留学生市场从中获取了1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是同年煤、电、天然气出口总额的两倍多。如果加上这些留学生的日常开支,英国以教育输出创汇的数字将更为可观。
2境外合作办学政策
根据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英国高校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英国政府和高校在大力发展留学生市场、积极招收境外学生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境外教育市场,即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在境外办学。办学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英国某一大学和国外同行共同新建一所大学,合作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另一种是英国某所高校在境外与外国大学联合培养大学生。授课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在境外实施教学的全过程,即所招学生在当地教育机构读完所有课程;二是学生在当地读完两年或大部分课程,最后一年或最后阶段转入英国大学继续就读。学生读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合格的成绩后,便可获得英国大学颁发的学位和资格证书。
为保证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于1995年10月颁布了《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实施准则》。该准则特别强调境外办学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如规定学生入学资格、课程设置、学制都必须与英国国内的相应规定保持一致,英国大学必须完全控制考试和评估方法等。此外,1996年和1977年两次对境外合作办学进行实地考察。第一次是对15所英国大学在希腊、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个合作办学项目进行考索,第二次是对分布在希腊、德国、荷兰、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50多个办学项目进行考察。根据该委员会建议,从2001年起,英国开展的合作办学项目(含境内外两类),必须经过质量保证署(1 997年前为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检查达标后,方可实施。
英国在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及境外合作办学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前文所说的欧盟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计划,现以参与ERASMUS计划中的“校际合作计划”(ICPs)为例,1987~1994年,英国一直是这一计划最大的合作国家,参与师生流动和合作教育计划的数量为批准的校际合作计划的20%。因为英国政府认为,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参与学习欧洲史、欧洲地理及文化和语言,同时取得国外
经历(含学分),扩大眼界;而教师可以通过交流计划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获得更多的国际思想,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
二、德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德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威廉·冯·洪堡的高等教育改革思想曾在世界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特别是前者,在以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曾发挥了积极作用。除1979年外,1975~1990年期间德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一直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居世界第三位。1990年8月31日,“关于创建国家统一的条约”的签定和基本法的生效,德国终于重新统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德国步入了新的国际化进程。
德国的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是与其他欧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二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欧盟国家在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德国除积极参与ERASMUS计划、LINGUA计划,COMETT计划、TEMPUS计划之外,还通过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德国最主要的国际学术交流与促进组织)设立DAAD继续性课程计划(外国留学生赴德就读计划)和DAAD出国一体化学习计划(本国赴海外留学生的课程计划,为国内学习计划的组成部分)。1992年,该中心的预算达3,45亿马克,分别以一年奖学金、短期资助或项目基金等形式资助了2万多名外国师生和2,4万名德国师生。1996年在德国高校的DAAD外国奖学金生总数就达24 380人。此外;德国还通过本国最大的基金会——洪堡基金会专门资助高级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仅1992年就出资8 200万马克为1 600多名外国学者和290名德国学者提供资助@。
在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及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德国高校也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比如,许多大学都设有国际事务办公室,直接负责国际合作与交流。1993年,德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同行开展的合作项目达6 700余项,其中3 700多项是与欧盟国家的高校共同实施(英国和法国各占有近1 000项),1 300项是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俄罗斯和波兰分别拥有300项)。此外,与美国的合作项目有530项,与中国有230项。
德国十分重视留学生市场,既是留学生接受大国,又是留学生派出大国。以1991年为例,在德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达116 474人,仅低于美国的419 585人和法国的139963人。而德国赴海外的学生达3.4万名,在数量上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日本(1990年出国留学者达3.9万人)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沙特阿拉伯和摩洛哥。
面对国际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德国一方面积极鼓励本国大学生到国外留学,另一方面正在制定高等教育改革方案。其中计划参照英美学士、硕士学位制度,建立与外国接轨的学位体系,并将向有学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开设硕士或博士课程。
三、法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1975年以来,法国一直是世界上第二大外国留学生接受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年《统计年鉴》资料显示,1980年在法留学生达110 763人,1992年为138 477人。法国拥有充足的留学生生源——非洲原法属殖民地的大学生,以1 992年为例,非洲赴法留学生合计74 941人,占总数的54%。
为推动国际教育合作,法国教育部长1997年10月在向报界发表谈话时指出:法国应投身国际教育市场,发展国际合作,向国外开放高等教育;为此,教育部将设立“国际合作局”,国际合作预算将达70亿法郎;他希望法国的大学校(Grands Ecoles)大力招收留学生,使之占在校生总数的1/3。此外,他还宣布将为赴海外学习的本国大学生提供方便。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学生和各种人才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教育的国际化势在必行。1998年5月,法国教育部长借巴黎大学800周年校庆之际,邀请了德、意、英三国教育部长在巴黎——索邦会面,最后四国部长共同签署发表了一份索邦宣言,要点如下:(1)提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设想。(2)采用国际上普遍通行的高等教育体系——由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组成的体系。(3)采用学分制和学期制,使学分可以跨校、跨国转换。(4)跨国交流——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一个学期到国外高等学校去学习。(5)号召参与——号召欧盟其他成员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共同参与这项改革。
一石激起千层浪,索邦宣言在欧洲各国引起激烈的反响。1999年6月意大利教育部长邀请所有欧洲国家到波伦亚开会,继续商讨欧洲高等教育大事。部长们签署了另一份波伦亚宣言,宣称要在2010年前建成高等教育的可比性和相容性,倡导协调改革、相容体系和共同行动。宣言提出了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工作目标:(1)高等教育体系——采用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及相应的学位体系。采用“文凭补充说明”。(2)促进流动。(3)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欧洲框架——各国制订和采用可比、相容的质量准则和评估方法。
趋同、易读性、可比性、相容性和透明性,欧洲无疑要对高等教育动大手术,欧洲的眼光和魄力值得钦佩。看准形式,确定目标,尽力而为,必见成效。欧洲这样做了,中国呢?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国际化?中国教育,对比外国人来说是否好懂,与国际通行的教育体系是否可比、能否相容、透明度够不够,质量有无保证,国际流动有什么保障,能不能吸引外国学生,哪些方面必须进行改革和建议?
四、两点思考
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积极参与并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的经验证明,高等教育这一先导性服务产业蕴藏着巨大的辐射力。它作为反映一国社会、外交、经济、科技、文化的窗口,对内服务于本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外则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是世界大国,我们必须增强国际化意识,参照他国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
1尽快确定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已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开了可喜的一步,在师生交流、学者互访、联合办学、合作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接受留学生方面,1996年的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已达4.12万人,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资料,此数字仅次于上述7国接受的留学生数量,位居世界第8位。放眼21世纪,我国应该不失时机地确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科学技术、情报信息等领域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既为本国的外交政策服务,又为国内的经济建设服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在高等教育产业化方面已经获得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2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及其规模已成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的高等学校特别是民办大学应该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也有能力在教育产业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家之间、大学之间的互动、互利和互惠行为。
第一,为满足各类来华留学人员的需要,教育部可进一步扩大目前“中国托福”——汉语水平测试的考点,以适应世界性的“中文热”(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的上千所高校设有中文系或中文专科)。此外,国家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大学走出国门,尽力扩大招收自费留学生。
第二,可参照国际惯例,在提高留学生学费的同时设立奖学金,获奖面可在1/5~1/4之间。此举既可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又能激发在读留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把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我国的民办大学由于受到国内招生计划的限制,并且没有国家人头拨款,学费相对较高接近成本,一直没有享受到和公办院校同等待遇,所以国人的认可度不大。如果民办院校能盯着海外市场,开设一些中医、武术、汉语言等课程,相信是会吸引大量海外留学生的。
第四,民办院校师资薄弱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英语教师严重不足。如湖北几所民办院校英语教师多半是本科毕业的助教,他们不仅要承担全校公共课教学,还要承担英语专业教学任务。如果我们能在英语语系国家招一些互派生,既能促使自身在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革,又能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和国际知名度与竞争力,在减免互派生学费的同时还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