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太侠
自2008年9月开始,我在三年级开展了“亲子作文”的草根实验,倡导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每次习作写两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一次习作,并进行修改;回家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对习作进行批改、升格。教师以书信为平台,推介教育理念,分享优秀习作,展示教师下水文,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参与热情。一年来,我写给家长的信达三十多封,十多万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长参与了活动;学生平均完成习作5万多字,三分之二的学生发表了习作。
去年9月,我接手三年级。从2006年秋季起,我已经第三次教三年级语文了。这几年,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语文教学的难点——习作指导上。我陆续开展了“情趣作文”、“漫画作文”等序列训练,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教育报刊发表作文教学的论文、随笔十余篇,指导学生发表习作四十多篇。
短暂自我陶醉后,我陷入了沉思:发表文章不能完全代表成功,四十多篇文章,是不足三分之一的优秀生发表的。绝大多数中等生,还有学习困难的后进生,实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工作十几年,我十分痛心地看到:那些后进生,经过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其中包括四年的习作训练),作文依旧没有入门,语句不通顺,乱用标点符号,更别提立意、选材、构思了。不可否认,全国母语学习质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但我们是否能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收益呢?
作文教学的软肋在哪里
新课程实施以来,习作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教学理论众说纷纭,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如同扑面而来的春风,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听过一堂堂设计新颖的观摩课,读过一篇篇个性十足的学生习作,我们似乎看到了漫漫长夜后的一缕曙光,似乎盼来了习作教学的春天。实际上呢?习作教学费时多而收效微的问题并没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害怕作文?为什么大多数学生经过几年的练习写作后,并没有什么起色?我认为,是教师们只注重“顶天”,不注重“立地”。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实现无缝对接,教师们还是喜欢大讲特讲习作教学理论,而不去研究学生,不与学生“亲密接触”,曲高和寡。所谓的教学成果,不过是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共同编织出来的“虚假繁荣”而已。教学,应该促进全体学生,特别是中、差学生的发展。
教学专家说,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领学生重走自己的文本解读之路。那么,可不可以移植到作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带领学生重走自己的写作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习作低效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习作。”语文教师不写作,怎么能给学生心灵的感召?语文老师不写作,怎么知道写作的重点、难点在哪里?然而,教师中,真正坚持写下水文的又有几人?
许多教师都在埋怨,是学生阻碍了我们的成长。小学教师,接触得最多的是小学生的文章,十年八年下来,写作能力不退步都难。学生一天天在进步着,我们却一点点退步,所以我们的步履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艰难。教学的胜景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那么,有没有一种模式,能促使教师、学生,甚至是家长一起成长呢?
作文教学是否可以照顾到全体学生
三、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写作,犹如婴儿学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阶段,需要手把手进行辅导,指导得越细致越好。我固执地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写作,最好能带着他们,一句一句地推敲与批改,这样,学生才能顺利“入门”,尽早找到习作的感觉。然而,教师要面对全班几十名学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无论你有多勤奋,多敬业,也不可能悉心照顾到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
那么,还有谁可以承担起辅导任务?我自然而然想到了家长。社会发展了,家长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两个孩子,家长都格外关注孩子的成长。以前,家长辅导孩子,大多局限于督促检查、字词听写、背诵课文、完成家庭作业等,作文方面很少关注。家长们说,自己写不好文章,怎么指导学生写作呢?再说了,究竟该如何批改作文,心里也没个尺度。我想,家长们把作文看得过于玄妙。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呢?我想到了书信,通过书信,让他们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掌握基本的鉴赏能力和批改技巧,阅读教师的下水文,增添一份自信与底气。
因此,我所开展的“亲子作文”实验,就是通过“书信”这个纽带,号召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写作活动中来。只要家长都参与进来,“一对一”的辅导就变成了现实,每个孩子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从实施情况看,我的设想基本变成了现实,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长参与了这项活动。
让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
任何事情,要做到整体划一是很困难的。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要求每位家长都接受我的教育理念,不打折扣地执行,那是很不现实的。刚开始,家长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工作太忙,哪里还有时间去辅导孩子的作文?我自己都写不好作文,怎么去辅导孩子呀?
我就反复与他们沟通:只要你愿意,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已经在学校完成第一次习作,家长只是帮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批改和提升而已。没有时间吗?周末我只安排一次习作训练,没有其他作业,一周连一个多小时都抽不出来,你把孩子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你忙碌还有多大意义和价值?改得好与不好是态度问题,改不改却是态度问题。不会批改不要紧,从零开始,咱们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一段时间下来,不就学会了吗?实在不行,就让孩子抄抄老师的范文吧。
当然,家长参与不等于淡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寻找素材、课堂教学、组织批改、撰写书信等,都需要教师一点点落实,做出榜样来。总之,每次习作,绝不能草草了事,一定得有提升和变化。为了激励学生和家长,我会将每周的习作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小结。上等作品,全文登载,大家共同分享;中等作文,点名表扬。学生一次、两次没得到老师表扬,关系不大;连续几周没有表扬,孩子就急了,他们会主动要求家长帮忙。
寻找丰富有趣的作文素材
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写文章,是因为他们缺乏感兴趣的话题。在孩子还不具备甄别、遴选素材的能力时,教师就要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寻找有趣的写作素材。起步作文写什么?三年级的习作,应以观察写实为主。观察什么?从身边的事物人手。这一年来,我安排了四方面的内容:植物、动物、景物、动物漫画。
我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去观察校园里、社区里很有特色的植物:仙人掌、鸡蛋花树、华盛顿蒲葵、串串红、睡莲、大榕树……我让孩子们带回小仓鼠、小乌龟、螃蟹、兔子等进行观察;雨后,我带着孩子们到草地上去抓蜗牛、观察蚯蚓。一年来,学校的前院、草坪、操场、植物园、小池塘,社区的部分景点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孩子们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嗅,获得了许多新鲜的体验:
老师,我发现鸡蛋花像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风车:
老师,大榕树爷爷的胡须好长好长。他可能有一百多岁了吧?
螃蟹不停地吐泡泡,就像个泡泡机一样。
睡莲的叶子是小鱼的凉伞,小鱼钻到它下面做游戏:睡莲的叶子是青蛙的歌台,晚上青蛙蹲在上面呱呱呱地唱歌。
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的习作就有了生命,有了活力。
动物、植物、景物,我们整整观察了一个学期。第二学期,我搜集了一些动物漫画,指导学生写童话故事。本想写几次就换新的话题,可是学生兴致很高,一发不可收拾,我就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气写了一学期的童话故事。图片,充其量只是个媒介而已,不能让图画遮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惯用的方法是“思前、想后、扩中间”,告诉孩子们,同一个故事,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讲法。结果,学生和家长都挖空心思搞创意,许多文章都盛开着创新的花朵。
传统的习作教学,每次习作内容都不一样,写完一个话题后,就匆匆转入另一题材。学生的兴趣还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我们就掐灭了学生的热情。如同把木头烧成了木炭,没有让其充分燃烧,化为灰烬。“亲子作文”要突破这种模式,彻底释放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尽情、尽兴地倾吐表达。一种题材反复写,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摸索到同一题材作文内在的写作技巧。小学阶段的作文,无非就是这么几大类:状物、写景、写人、记事、想象……与其东一榔头西一斧头地零打碎敲,倒不如集中“火力”,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训练。等学生逐步摸索到每一类作文的规律,就实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目标。
开发素材,充分挖掘其价值
要想寻找合适的习作素材,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的,语文教师要有“素材意识”。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当成素材。为了找到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我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寻找过社区的许多地方。我始终把握这样的原则:自己没有把握写好的事物,绝不让学生写。
找到了好的习作素材,观察过后,学生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来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始的素材是“璞玉”,与普通石头没什么不同,只有经过加工打磨,才能焕发光泽,体现出特有的价值。如何开发素材?需要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了解与之相关的典故、传说、故事等,写出一篇满意的下水文。教师写下水文,是投石问路,是探险,准备充分了,才能把学生带到风景最美的地方。个人认为,作文备课的关键,有时候就在于教师是否写出了高质量的下水文。
写下水文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为了丰富自己的认识,我都要提前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一遍不行,就观察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有的事物,观察了好几遍,依然无从下笔,我就带着笔记本,一边观察,一边写写画画,做好详尽的记录。对事物进行直观白描,要力求准确传神。一年来,我写了三十多篇下水文,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言而喻。
有些事物,我并不熟悉,唯有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等,让素材更加丰厚饱满。比如:在观察仙人掌时,我和学生一起通过视频了解了仙人掌之乡——墨西哥的风情,还知道了霸王花的实用价值;观察鸡蛋花时,我们一起探究了它名字的来历;看《乌鸦填井》的漫画,我们联想到《乌鸦喝水》《东施效颦》等经典故事……
“亲子作文”的操作模式
首先,教师“踩点”观察,调查了解,把握事物特点,写出下水文;然后,指导学生观察,相互交流,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完成第一次习作并进行修改;最后,学生回家后,在家长一对一的辅导下,完成第二次习作。在这三个环节中,最后一个环节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我坚持以书信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每周一封信,每周一个专题。开始的时候,主要谈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争取他们的信任。后来,逐步聚焦到写作技巧上来。现列举其中几条:
我为什么要开展“亲子作文”?
“亲子作文”中,老师与家长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家长究竟如何批改学生的习作?
如何给你的文章取个别致的题目?
文章如何开头?主要内容如何展开?如何结尾?如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通过一年来的培训交流,大部分家长掌握了最基本的习作评价和批改能力。
批改学生的习作,应该把握怎样的度?第一学期,我的主张是手把手地教,一字一句地教。个别孩子习作存在障碍,就由家长口述,家长说一句,孩子聆听后写下来。渐渐地,过渡到家长讲一段话,然后由孩子进行整理,回头再详细批改;第二学期,主要是童话写作练习,相对于第一学期的状物写实训练要容易得多。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水平差异已经非常明显,我则要求“因材施教”,优秀学生的作文,家长只需要稍加修改,然后启发孩子,换个角度重新写一篇,我称为“另立炉灶”;中等学生,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详细批改,然后与孩子商量,优化某些环节,我称之为“改头换面”;差生,还是要结合老师的范文,一句一句地修改,主要训练语言的过渡及段落之间的衔接,明晰写作思路,我称之为“照猫画虎”。
家长参与后,我才发觉自己的思维是多么狭隘,见识是多么浅薄。家长们与社会接触更为密切,他们的介入给师生带了强烈的冲击。习作中涌现出许多我不曾想到的创意。事物不再单单是事物,融入了丰富的科学常识和有趣的故事;童话不再是单纯的故事,融入了社会元素,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的稚拙、家长的活跃、老师的理性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于是,“房奴”、“山寨版”、“下岗”、“禽流感”、“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新鲜时尚的术语,开始走入学生的习作。这样的习作教学,教师时时都有惊喜,还用担心自己的水平下降吗?
让孩子充分体验成就感
写作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是意志的考验和磨炼。但是,如果方法科学,则可以大大减少训练中的痛苦。让孩子对习作产生兴趣,鼓励和表扬就可以了。但这种办法,所产生的心理愉悦是短暂的。要想让孩子对习作产生持久的兴趣,必须让孩子充分体验成就感,获得更多的读者。
我给家长的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我的教育教学理念;2、学生优秀习作(我们称为“发表”):3、教师的下水文。一般情况下,我会推荐两篇优秀学生习作。当然,这也不是定数,有时候习作质量不高,我就只选择一篇;有时候,学生写得很精彩,选三篇也无所谓。为了扩大“发表面”,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新手的作品;每个学期,保证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有“发表”机会。有时,为照顾个别学生,我就给他们“吃小灶”,帮助其“发表”文章。
每周星期五早上的语文课,是同学们最兴奋的时刻,因为每一周的优秀作文又要新鲜出炉了。大家都期盼自己的文章能得到老师的赏识。习作选登在家长信上,是多么光荣的事啊!所有学生,所有家长都可以阅读,还可以获得一张奖状以及10元稿费。一年多来,我坚持用自己的钱给学生发“稿费”!这些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并不缺少零花钱,但对于“稿费”,
却分外珍惜。为了获得奖励,他们会求着老师、家长帮忙批改习作。
后来,为了进一步扩大“发表”面,我在信里设立了“经典语录”栏目,主要面向中、差学生。他们的文章,整体不够好,但个别句子、段落有可取的地方,我就用波浪线画下来,选登在家长信上。这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了。
今年暑假,我要求所有学生,把一年来的所有习作,汇编成自己的第一本作文集。这是教师、学生、家长一年来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如果能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另外,我倡导他们建个博客,把自己的所有文章都发到网上,获得更多的读者,获得持续的成就感。
“亲子作文”,让我们与学生贴得更近
“亲子作文”与传统习作教学的区别在哪里?“亲子作文”贴近儿童生活,要求家长、教师以儿童的身份介入儿童的写作生活,尊重、理解儿童,与儿童一起成长。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下,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对孩子的习作指手画脚。教师注重方法和技巧的灌输。习作过程中,教师是“局外人”,没有切己体察,没有全程参与,体验不到孩子写作时的那份艰辛与不易。虽然,我们都经历过小学时代,但时过境迁,当年的写作印记恐怕是淡之又淡。我们总是想当然,只要讲过,学生就应该掌握,学生就应该一次比一次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曾在省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论文、随笔100余篇,写作能力应该过得去。但是,当我和孩子一起写作的时候,我还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事物明明白白就在你的眼前,但写下来的文字却是那么苍白。面对的是知识能力相对浅薄的小学生,你不能把所明白的一股脑儿全倒给学生,只有用适合儿童的方式传达你的思想。为了让自己满意,适合学生的水平,我只有广泛搜集资料,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写下水文,是磨炼教师的有效方式。即便如此,带领学生观察时,我常被学生古怪的问题难住。一年来的写作实践,我深有体会:不管你的写作水平如何,如果要想指导好学生,你必须得当一回学生,过好“下水文”这道关。
在师生共写、亲子共写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学会了站在孩子的角度欣赏孩子的习作。习作,成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心灵的对话。于是,吹毛求疵少了,赞扬鼓励多了,我的评语中充满了人文关怀,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在我的眼中,学生不再是受教育的对象,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需要安慰,需要鼓励。写下水文,教师要降低自己,尽可能贴近孩子的真实水平,贴近孩子的原生态。我很欣赏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我想:一个成功的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知音,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去。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研究
前几年,我一直在广泛地思考,班级管理、教学设计、教育反思,各个方面我都涉足,也略有成就,发表了那么多文章就是印证。渐渐地,我发觉自己铺得太宽,做得太散,面面俱到的结果是面面不到。我想,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状态,与水过地皮湿无异,无法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教学研究,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口,然后深入进去。教师,应该给自己下一场透墒雨。
有一阶段,我陷入极度迷茫和痛苦之中。长期复制、粘贴别人的思想,容易迷失自我。我关掉电脑网络,拒绝看教学杂志,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思路:这些年,我都做了些什么?做得怎样?我以后将怎么做?我所做的事情,有没有价值?能否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一番苦苦思索后,我把目标聚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习作教学上。我决定沉下心来,三年五载只做一件事情。立足实践,着手眼前,不断丰富理论,着力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让自己的研究多一些针对性。
带过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总有一些经验,总有一些灵感让我们心动不已。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保存下来,进一步去提炼、提升,我们就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样的工作,枯燥乏味,容易陷入极度的职业疲倦之中。学生进步了,我们却退步了,这是最大的悲哀。一年的写作实验,我和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坚定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我想,一名教师坚持写两三年的下水文,一定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作文教师;如果再把自己的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作文教师。我所开展的“亲子作文”实验,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教学研究,师生同写,亲子共写,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这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途,虽然荆棘丛生,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得见鲜花盛开,听得见流水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