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情感抒发的桥梁

2009-01-27 04:31孙希凤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移情景物感情

孙希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是啥都明白,为什么有时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却内容空洞,无情感呢?请看下文:

清晨,我推开窗子往外一看,白茫茫的大雾笼罩大地。周围的房屋、树木像隔了一层薄纱,模模糊糊看不清。

走在上学路上,十几步以外的行人也只能看出轮廓。真奇妙哇,雾隐隐约约的,我的头发都湿了。汽车、电车都开了车灯,速度比平时慢了许多。

浓雾渐渐退却了。太阳从浓雾中钻了出来,像个红色的圆球挂在空中。射出了柔和的光。

啊,雾中的景象多么奇妙!

这篇小记叙文写的是城中晨雾。条理清晰,写出了雾中的一些景物特点,但不见愉悦读者的精彩,也不见感染读者的神韵,缺少真情流露,基本上属于冷眼旁观的叙述,因此,死板干瘪,无滋无味。有的老师认为是学生缺少真情,以致犯了假大空的毛病。但我觉得毛病之一是学生不会移情的结果。从最后一句“啊,雾中的景象多么奇妙”以及“真奇妙哇”不难看出,小作者是要表现自己的喜爱之情。但他本身没有融入其中,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景、物身上传达出来。所以教会学生移情也就非常重要了。

移情法在传统中被称为“物感说”,运用移情手法,可以把微妙而抽象的主观情感化为活生生的可闻可视的景象,即把情感移植到景、物之上,使读者从这些景、物上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某种深邃的情感。

比如,杜甫的《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这里,诗人用感人肺腑的笔触,书写了安史之乱后对国事的深刻忧虑。在此要注意的是第二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处的花儿流泪,鸟儿惊心,实际上并不是花儿和鸟儿的感情,而是作者的心情,是作者在流泪,作者在胆战心惊——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花儿和鸟儿身上去了。

“移情”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也是写作的时候经常运用的手法。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情移植能力的培养呢?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读中感悟,了解技法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呈现出来了。”所以,情感附丽于具体的事、景、物、理之上,更能给读者以较深的启发和感染。要提高学生的移情技能,必须引导学生多读这样的著作,读文学经典,把学生带人优美的文学殿堂,从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创造的启示。书本里就有大量的移情佳作,无论是写物还是绘景,无不蕴含着感人肺腑、引人共鸣的真情。《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秋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华南虎》《安塞腰鼓》《最后一课》《芦花荡》《记承天寺夜游》《浪之歌》《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那树》《地下森林断想》等等,通过有目的有重点大量的阅读,使学生对移情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再补充一些美文印发给学生,如张晓风的《春之怀古》、李汉荣的《登高》《溪水》、朱自清的《匆匆》《绿》、丁颖的《三分春色一份愁》、贾平凹的《丑石》、周国平的一些散文等等;还有一些古典诗词“马为立踯躅,车为不转辙”(东汉女诗人蔡琰《悲愤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圆田居》)、“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明代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送鲍浩然之浙东》)等等,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并且写旁批、写读后感、写赏析,与经典范文对话,真切感悟移情之道,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移情知识和技法。

下面是学生的赏析:

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下阕诗人先是移情于南山之月,“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诗人把本无情的自然之物——月,赋予人的感情,它为了让诗人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暮都推开了。南山之月仿佛和作者一样热爱祖国河山。“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作者进一步移情于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想象它们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词中作者将收复失地的愿望移注于“明月”“暮云”“烟柳”“池馆”,好像他们也都在期待着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移情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此词的韵味。

二、调动感官,体察感悟生活

心理学认为:移情是在于自我觉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见自我丰富的情感是移情的前提和基础。情寡词工是不会感人的,移情要先有情,情因何生?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真情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了生活就无所谓真情。因此引导学生积极调动感官,用心感受生活,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入写作中,这样文章才会有真情、有感染力。

首先调动感官,通过眼看、耳听、鼻嗅、口尝、手摸,全身心投入,此即所谓“五官生五觉,五觉生文章”,这样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对事物的重点部分“观察才会细致,写作过程才能准确传达情感”。散文大师朱自清的《春》,几乎把所有感官信息都运用上了:写小草鲜嫩,春天的艳丽用视觉;写泥土气息,春天的芬芳用嗅觉;写清脆的鸟鸣、牧童的短笛用听觉;写春风的温暖和煦用触觉……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自己对春的喜爱,通过五官感觉传达出来,令人陶醉向往。

另外指导学生写文章之前,不妨先让学生想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感情?是对某个事物的喜爱还是厌恶?是对某个人的热爱、感激、思念还是憎恨?是快乐还是忧伤?是欣喜还是愤怒?是赞美还是蔑视?——当确定要表达某种感情,加上细致的观察,就能写出心中想说的话。

又如前面提到的《晨雾》可以指导学生既然是表达对雾的喜爱之情,就应该调动所有感官,竭尽全力的来描绘它、赞美它。

这样修改:黎明时分,远远的地面上冒出一缕缕白蒙蒙的雾气,慢慢弥漫开来,笼罩了田野、小路、树木和房屋(由远及近观察。绘其态、色、形。展现雾初起时的状态)……天地像一位妩媚的新娘,罩着一条素洁轻柔的白纱

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晨雾初起时素雅、娇媚的神韵。生动抒发了作者欣赏美的思想感情)。

开始,还看得清近处的景物,随后就模糊了,影影绰绰。渐渐地,只能听到过路人的脚步声,什么也看不见了(从时空角度。捕捉形、声特点,感受晨雾由淡到浓的演变过程)。整个世界显得幽深迷蒙,像一个谜。

周围的一切都润泽起来(观察:其态,视觉),在这轻轻的(体察:其态)、白白的(观察:其色,视觉)、柔柔的(体察:其态,触觉)世界里,唯一活动的就是这粉尘般(言其形视觉)的小精灵(比喻含情)它们飘悠着,飘悠着(有静有动地再现了雾的浓厚、纯美)

我身处雾海。在茫茫中穿行(神与雾游,沉迷于浓雾之中),啊,浓雾像痴情的恋人(用比喻展现爱恋之情),狂热地吻着我的颈,我的唇,我的发,我的一切。热得我透不过气来(触觉:像恋人紧紧拥抱着我——淋漓尽致地描写晨雾之浓),雾从眼前飘过,睫毛上挂起一层细细的珍珠(视觉:其形,言浓雾之美);雾从耳边掠过,仿佛母亲低吟着轻缓的催眠曲(听觉:其声,言雾之柔);雾在我身边沉浮,身子恍然摇动,像飘在云霄(“我”已经融于晨雾之中,神游于雾海仙境)。

天地间只有白茫茫的雾,湿漉漉的雾,凉丝丝的雾。掬一把,轻飘飘的;吸一口,甜津津的,踩一脚,软绵绵的(从视觉,触觉、味觉等方面写出雾的颜色、湿度、柔度、甜度及动感)。

雾裹住身,裹住心,裹住视线,也裹住了记忆。我宛如身在梦中。到处是一片虚幻和迷茫……

当学生学会用感官描绘景物、传达情感后,还可以指导一种更为精彩的表达,那就是“感觉互移”,即“通感”。如钱钟书所说,“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这首诗,就是“感觉互移”的典型例子。“红杏枝头春意盎然”,本来是属于视觉“管辖”的,而“热热闹闹”的感觉,却完全是属于听觉器官的“势力范围”的,现在是人把听觉的感受转移到视觉上头去了!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巧妙地将嗅觉的感受转移到听觉上。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却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当学生感官敏锐起来,就会体会到无限的快乐,会发现自己眼中的景、物都有了“情”,“年丰牛亦乐,随意过前村”“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岸花飞送客,墙燕语留人”……世间万物无不被注满感情。

三、换位思考,训练“有情”

换位思考也是移情的一种训练方法,也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在写作中,就是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悟眼中的对象,进行定向的情感体验,以引起“写作内需”。“情动而辞发”(《文心雕龙》)。如《最后一课》中“……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就是“我”站在韩麦尔先生的角度,感受、体悟韩麦尔先生的情感引起自我情感进发。我们可以告诉学生用“假设是我,我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去练习。

如,《左手、右手》的小作者写他填写特长申报表时,将在文学和英语中进行抉择,无奈中选择了英语之后这样写道:“我在心底叹了口气,挥手在英语一栏画上一个血红色的钧。左手突然传来一阵莫名的疼痛,我回过头,看见文学站在远方,对我挥了挥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身后的浓雾中。我突然心口一紧,急切地失去感和挫败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眼前顿时一片模糊,我听见泪水砸在地上的声音。”其中的“我回过头,看见文学站在远方,对我挥了挥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身后的浓雾中:”就是小作者设身处地将“文学”假设成是我,当“好友”抛弃自己时,我会怎样的感受带到作品中去,传达的是那种难以割舍的酷爱。又如一个学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看见班主任正在批改作业,咦,老师怎么皱起了眉头,一定是哪个调皮鬼不认真书写,让老师难以辨认了吧。老师就是这样不辞劳苦……”其中“一定是哪个调皮鬼不认真书写,让老师难以辨认了吧”就是作者设身处地从老师角度出发加以设想,来传达对老师的热爱。

我们发现运用换位思考学生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了,学生的作文内容也更加丰富了。

四、创设情境。进行移情训练

人的情感有时会处于静止和钝化状态,对一些事物习以为常后,往往就看不出写作的价值。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在这种状态中,肯定难有写作的激情,也很难写出好的作文。此时。若能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激活写作情感,写作欲望就会得到激发,学生的情感训练才能落到实处。其方法就是要心志专一,深入领会命题内容、要求和意图,然后调用、酝酿与命题内容一致的情感因素,通过联想、想象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题目设置的情境中,进入角色,亲自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和酸、甜、苦、辣,让往昔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浮现于脑海,从而产生写作冲动,引发一吐为快的感觉。例如:试根据以下几种不同情境,对“放学回家的路上……”这一组景物进行描写,注意要将感情移植于景物。(每一则100字以内)

(1)平常日子,你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所见到的景物是……

(2)一次考试,你考得很差,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所见到的景物是

(3)你的一篇文章,在市级的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你喜出望外地拿着获奖证书,走在回家的路上,所见到的景物是

提示:既是将感情移植于景物,自然要考虑到心情的因素,三件不同的事对人的心情的影响显然是不同的,所看到景物的感受自然有别,所谓“境由心生”是也。

下面是学生写的几个片段:

(1)和往常一样,走出校门,阳光散在我的身上,也散在地面上,路旁的油松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梧桐树的叶子早已掉光,光秃秃的枝在风中摇晃……

(2)我发出一声叹息,阴冷得像这灰蒙蒙的天气。路旁墨绿色的油松被覆上一层尘土,梧桐树孤零零突兀兀的枝在秋风的摇动下瑟瑟发抖,不时发出“略吱略吱”的痛苦呻吟的声音,到处都充满了要溢出的凄意。

蓦地,一股酸酸的液体,从瞳孔放射出来,在心底蔓延开来,顿时,痛彻全身。

(3)我蹦蹦跳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两旁泛着金光的墨绿色的油松,在阳光的抚慰下充满了温情,瞧,笑意在绿叶间晃动,高大英俊的梧桐挺立路旁,长长的手臂在风中舞蹈。歌声从我心底蔓延开来。很快,空气中溢满了欢歌笑语。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故能“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因此就产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现象。移情就像一座桥梁,使得作者眼前景与心中意融为一体,客观物景充溢着感性生命形态的颤动和美丽。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感悟,在学生作文情感移植的实践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但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路漫漫,我会一直摸索下去的。

猜你喜欢
移情景物感情
四时景物皆成趣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写写冬天的景物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带着感情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