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晓勇
关键词:硬皮病;中医药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593.2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12--01
中医皮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硬皮病,临床表现以初期皮肤红斑肿胀,中期硬化,晚期萎缩为特征,是一种皮肤及系统胶原纤维硬化的结缔组织疾病。由于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不敏感,治疗效果差,本人根据《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和《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缓中补虚,大黄磨虫丸主之”的提示,认为本病主因阳虚血瘀、湿毒阻络,治疗当以温阳化瘀、化湿,解毒通络为治,现结合自己近年治疗的硬皮病病例,浅谈治疗体会。
1病例介绍
病例1:严某,女,64岁,于2006年11月2日初诊。主诉:左足皮肤变硬萎缩4年。现病史: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足胫前皮肤红斑肿胀,疼痛时作,在昆明多家医院就诊,系统化验及病理检查确定为“局限性硬皮病”,经“强的松每日口服6片”、“局部注射曲安缩松、艾洛松针”治疗8个月,皮肤红肿消退,但皮肤发紧变硬,出现15cm×2cm条索状萎缩状。经人介绍到本科就诊。舌脉象: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西医诊断:局限性硬皮病。中医诊断:皮痹。中医辨证:阳虚血瘀,气虚络阻。治法:温阳解毒,益气化瘀通络。方药:阳和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鹿角霜30g,白芥子15g,炮姜20g,麻黄10g。生口芪60g,当归12g,桃仁15g,红花6g,赤芍30g,地龙10g,蜈蚣2g,土牛膝15g。2日1剂,水煎服,每次服药汁兑服大黄磨虫丸15粒。嘱其减强的松片为每日4片。2007年12月1日二诊:肤温如常,局部皮肤变软,肤色由暗滞变为正常,萎缩纹如前。舌脉较前无变化,药已见效,去上方中桃仁、红花、加三棱15g,莪术15g,昆明琵琶甲3只,再减强的松2片,服大黄唐虫丸每次20粒。2008年2月2日三诊,患者服上方30剂,自行停服强的松片,现皮肤萎缩已减至3cm×2cm,其余皮肤正常。效不更方,嘱其坚持服药。2008年11月7日四诊:患者诉间断服用中药,现皮肤恢复正常,嘱其间断服用大黄鹰虫丸以善后。
病例2:李某,女,37岁,于2007年11月6日初诊。主诉:腹左侧皮肤硬化7年。现病史: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脐部左侧皮肤出现指甲壳大小硬化斑,未治疗。1年前硬化斑扩展为10cm×4cm大小,急到昆明两家省级医院皮肤科就诊,经皮肤病理检查确诊为“局限性硬皮病”经服“强的松片每日12~6片,雷公藤片每日6片”治疗,病情变化不明显,经朋友介绍到本科就诊。兼见纳差多梦,胃痛时作,体倦乏力便溏。专科检查:腹部脐左侧皮肤触及12cm×6cm硬化斑,皮纹消失,肤温稍低,提捏试验阳性,针刺试验阴性。舌脉象:舌质淡白,苔薄白水滑,舌下络脉迂曲,脉细弦滑。西医诊断:皮痹。中医辨证:脾虚湿因,瘀血阻络。治法:健脾运湿,解毒化瘀通络。方药:平胃散加减。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5g,通草6g,鹿角霜30g,蒲公英20g,海藻15g,甘草9g,三棱15g,莪术15g,重楼30g,郁金15g,蜈蚣2条,昆明琵琶甲3只,2日1剂,每次兑服大黄廑虫丸20粒。嘱其停服西药。2007年11月22日二诊:硬斑变软,便溏消失,仍感乏力多梦,苔转润,方药见效,嘱其加服玉屏风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2008年7月20日三诊:患者诉间断服用中药,现硬斑斑变小为1.5cm×0.5cm,纳寐如常,余无不适,予更方茵陈五苓加重楼30g,郁金15g,威灵仙15g,地龙10g,砂仁10g,昆明琵琶甲3只,配合每日服大黄廑虫丸每次15粒以善后。
2体会
阳虚血瘀是硬皮病的关键病机,湿、毒、瘀阻滞经络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发挥中医药治疗硬皮病的优势,必需紧扣温阳化瘀,化湿、解毒、通络进行治疗。
硬皮病的中药治疗离不开动物药的应用。如鹿角霜、蜈蚣、地龙、水蛭、守宫、昆明琵琶甲等,这类药物所具有的温经通络、搜剔经络、善走奇经等特性是矿物类、植物类药物所不具备的,值得深入研究。
硬皮病的治愈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医患保持信心与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疗过程中医者还要重视患者正气的培养,如病例1重视气血和阳气,病例2则先健运脾胃以生气血。
疑难皮肤病的诊治离不开对中医经典的学习理解。学习应用经典,针药结合是捷径,也可采取经方、时方合自拟方药并用以提高疗效。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所言“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系统性硬皮病的治疗可配合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静滴以及温阳通络之中药(如制川乌、制草乌、透骨草、昆明山海棠等)薰洗,局限性硬皮病患者可配合皮损周围注射丹参注射液、温炙等方法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