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的紧迫任务

2009-01-25 05:42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冶金科技国家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发展模式再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今年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的“信心之旅”,向全世界保证中国将积极地面对这场危机。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央多次提出:科技和知识是解决危机的强劲动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学在这次罕见的危机中,能否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着眼于国家重大需求,谋划学校发展策略,培养创新人才,产出创新成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作出积极贡献,是当前研究型大学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立足国家重大战略,营造高校创新环境

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催生了像牛津、剑桥等一批著名大学;19世纪后期德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崛起,得益于洪堡博士所提出的大学应成为教育、科研两个中心的办学理念;20世纪初的美国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都是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促使其高校强化了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使得一批大学成为国际著名大学。

我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使得国民经济始终保持着迅速发展势头,但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凸现出来,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使得我国制造业过于依赖国外技术,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产业结构局限于粗放、资源消耗型,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品处于生产链的低端,缺乏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最近中央提出,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努力走出一条具备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勿庸置疑,这一英明决策对我国高校,尤其对正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点大学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只有紧盯国家重大需求,营造好自身的创新环境,才能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

近10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以及高校自身对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持续增强,广泛地融入国家创新体制中,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性创新、高新领域的技术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再创新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客观地分析,与国外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在办学理念、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创新环境和创新团队培育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解决好高校在自主创新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将决定高校是否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抢占制高点,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转变办学理念,立足国家需求

大学的核心使命是知识创新与传播,科学技术的创新正是创新知识的基本途径。国家重大需求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高校首先应当在科技创新中紧紧盯住国家的重大需求,早作谋划,早作部署。高校在学科建设规划中不仅要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而且更要贴近国家重大需求,只有实现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双轮驱动,才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抢得先机;在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中减少对国家的依赖性和深入了解企业创新需求与关键技术基础上,集中目标、集中资源、集中队伍开展科技创新,只有抓住了国家和企业的需求,才能抓住需求的源头。

2.整合优质资源,营造创新环境

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多学科优势以及云集一批优秀的人才,如何打破高校现有的科研体制和机制,整合多学科优势,营造自由、和谐、协作的创新环境,是高校是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应当改变人才的院系所有制,实现人才的互融和流动;改变现有的以系和单一学科为主的科研体系,整合多学科资源,搭建跨学科、多学科的创新平台;改变现有的考核聘任制度,为创新型人才制定特殊的政策,避免科研人员功利化的倾向和浮躁的学风。

3.集中有限目标,培育创新团队

由于高校学科众多,每一个学科都想争学校资源,因此导致高校在科研方向上过于分散。研究目标分散是高校科研创新的大忌。任何一所大学包括国外一流大学,不可能什么都强,因此应当凝练目标、抓住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凝练目标过程中,关键是培育创新团队和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领军人物应当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与激情、卓越的学术水平和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开启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纵观世界,不同国家,创新体系构成和制度安排各不相同,但把高校作为重要的创新力量被广为认同。高校毋庸置疑地应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生力军作用。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处于一种“串联”的关系,即高校完成前期的研究后,到企业进行现场试验和实现产业化。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资源浪费和产、学脱节的现象。高校要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就要把学校的综合科技优势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紧密结合,建立起一种“并行作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努力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主导性作用。

作为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高校,北京科技大学提出了“发挥特色优势,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努力建设世界冶金、材料教育和科研中心”的目标,并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极发挥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作用、共性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努力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有所作为,作出贡献。

1.发挥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为行业技术创新造就创新人才

我国冶金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无法形成长久持续的创新能力。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到2%,而高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50%。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高层次人才聚集和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人力资源。

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紧贴行业人才需求,“量体裁衣”为企业培养创新性人才,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其一,为企业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在全国率先面向企业招收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机械、材料、冶金、矿业、控制、环境、生物、物流等领域共拥有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为企业培养拔尖工程技术人才1,000余人,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国家大中型企业的领导或技术骨干。其二,为企业培育创新团队。如首钢总公司依托学校冶金工程研究院建立了实体化的联合技术研发中心,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选派科研人员进驻学校,按照“一支队伍、一个项目、一个体制、一个目标”的组织模式,进行整体培育,迅速提高了团队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使得一些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三,在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目前,学校已在宝钢、鞍钢、首钢、邯钢等企业建立了近20个研究生工作站,每年选派近百名研究生到企业进行论文选题和科学研究工作。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人才的“无缝对接”,学生通过在生产一线进行现场实践和科学研究,增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切实为企业科技创新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

2.发挥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作用,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在冶金、材料学科的基础研究优势,通过转变服务理念,紧贴行业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提出“源于企业、先于企业、高于企业”开展前期的科技创新,从而在某些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引领了行业创新前沿。比如,在“超级钢”研究领域:“973计划”的 “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历经5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传统钢铁材料的更新换代,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总结出的“四大理论”,其中3项由我校学者研究创立。在高硅钢研究领域:学校陈国良院士带领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提出了新的理论和工艺,打破了国外在硅钢技术领域对我国的长期封锁,使我国高端产品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目前,该项成果正在宝钢进行工业化试验,近期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汽车用钢研究领域:学校与宝山钢铁股份公司、上海大众有限公司、东北大学等单位合作,经过近10年的联合研发,解决了汽车板的国产化问题。该项技术已在鞍钢、武钢、首钢推广,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新一代汽车板生产技术已完成实验阶段,新材料的强度比传统材料提高近两倍。在矿产资源研究开发领域:学校蔡美峰教授提出了以地应力为切入点,根据矿山的实际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确定最佳的采场结构参数、开采顺序和支护加固措施的金属矿采矿优化理论,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3.发挥共性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为行业技术创新搭建平台

当前,由于原行业所属研究院所改制,导致行业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出现了暂时的缺位和空位。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以体制创新为先导,充分发挥冶金、材料、机械、信息等多学科的整合优势,组建实体化的冶金工程研究院,建立了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平台。研究院的组建,将以往以教授个人为主体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的模式转变为以多学科、多学术团队为主体的科研合作模式,实现了研究方向、团队人员和经费来源的相对稳定,有力提升了学校在行业共性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冶金工程研究院成立以来,走过了从引进吸收、消化创新、自主开发的发展道路。自完成第一套自主集成的热连轧计算机系统,到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目前,我国新建的热连轧计算机系统大部分由我校冶金工程研究院承担完成,使我国冶金行业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不再依赖国外引进。近两年,冶金工程研究院又将研究领域向成套装备研制和高端产品开发延伸,先后推出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成套装备、高速棒材成套装备,已有近30套新一代成套装备在冶金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冶金工程研究院的研发经费已达4.5亿元,人均经费超过400万元。学校在认真总结冶金工程研究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相继组建了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和广东研究院。力争通过几年的建设,使这些科技平台成为我国冶金和材料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基地、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基地、成套技术及其工程化的转化基地。

着眼未来,学校将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发挥特色优势,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科技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国家和行业重大科技需求,力争在冶金、材料领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工程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世界冶金、材料教育和科研中心,为实现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执笔人:于成文、李容珍)

[责任编辑:蔡桂兰]

猜你喜欢
冶金科技国家
钢铁行业冶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析钢铁冶金工艺的发展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