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为利器 探古文之幽径

2009-01-25 05:44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利器语速古文

凌 丽

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现今的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教文言文通常是重讲解轻朗读,用逐句翻译的方法来教授文言文。结果导致学生对字、词、句的考据多,表面上看,学生像完全懂了,但却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一种不动脑筋的获得,学生缺乏自主性、能动性,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了。学生自己的领悟少了,忽视了对那些千古流传的美文的在情感上的感悟。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也就产生了厌倦情绪。

诚然,对初中学生来说,刚接触古文,自然古文的功底比较差,逐字逐句地翻译也是需要的。但这不能作为唯一的教授古文的方法,朗读,也是我们母语教学的一柄利器。

宋人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熹《读书之要》)在具体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朗读为利器,探索文言文教学之幽径,略有小得。

一、读顺古文,培养语感

在文言文的朗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对学生的朗读要求,因为文言文有别于现代文,在字、词、句和语调语感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学生掌握了朗读要求,是学生打开学习文言文大门的一把重要利器。

第一,要读准字音。在文言文中有很多字的读音与我们现代文中的读音是不同的,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很多,这些字中的绝大多数在书本的注释中都有注音,少数没有的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加以解决。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拂”是通假字,同“弼”,是“辅弼”之意,所以应该读“bì”,而不是“fú”;又如,“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中的“数”在这里是“屡次”之意,所以应该读作“shuò”,而不是“shǔ”或者“sh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这个“数”字出现频率较高,一定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读准它。

第二,要分清句读。文言文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做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而逻辑停顿是在没有标点符号处,对学生的要求就比较高了,一定要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与现代文句子中的结构差异,掌握固定的文言文句型,以免破读。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不可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则不可读成“而/乡邻之/生日蹙”。

第三,要注意语气、语速。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文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文言文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例如在朗读《醉翁亭记》时,每句都以“也”字结尾,而语气却并不都相同,所以朗读时语气、语调也要因文而异。

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果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果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例如《岳阳楼记》中,读到写迁客骚人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时,就要在语速上做酌情处理。

二、读通古文,理解文意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通过大量的朗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疏通文句,感悟文意。学生朗读过程其实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也随之日益显露出来。

例如,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能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如“举”、“苦”、“劳”等,能翻译出重点句子,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等,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理解文意。于是,我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地朗读,此文排比句多,语言气势足,在不断地朗读过程中,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逐渐加深。然后我让学生来翻译文章,边读原文,边翻译,力争译文要符合现代文的语言习惯。在一片琅琅书声中,学生就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这篇千古名文的内容。

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

例如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宋濂少时求学之艰难,短短几句:“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朗读时,语调要由弱到强,语速由慢而快,作者那刻苦求学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用教师多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体会到作者求学之艰难,意志之坚定,学习之刻苦。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呼之欲出了。

三、读懂古文,感悟情怀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塑造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文学作品虽然没有雕塑、绘画等艺术类型作品那么直观,但它的形象性却是一般艺术样式无法比拟的。在文学作品中,由具体、生动、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构成了艺术形象。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的特点,从而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课文所描绘的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形象,感受其品质美。

同时,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在潜移默化下受到的深刻的思想教育。

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诗人“秋风破屋”的焦灼,对“群童抱茅”的感叹,“长夜沾湿”的苦痛,都在朗读中逐渐印入学生的心中,而后文章陡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亢声调,一扫前文的凄楚,一个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伟岸形象一下子就伫立在了学生的面前。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这把利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从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让文言文中的无声语言变成声情并茂的语言。只有体验到朗读课文是种美好的享受,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能力,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感情、特色。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利器语速古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辩论赛之语速
称象
嫦娥奔月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FASHION ICON
光绘利器
围巾“出动”高Bigger抢镜利器!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