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元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要充满吸引力,语文老师就必须以感染和熏陶学生为突破口,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巧设疑问,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导控情感,拨动心弦;二是蓄势待发,推波助澜;三是巧设疑问,激发欲望。
【关键词】 语文 学生 情感 设疑
语文课堂教学要充满吸引力,语文老师就必须以感染和熏陶学生为突破口,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巧设疑问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导控情感,拨动心弦
所谓“情感导控”是用与作品一致的充满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情感状态。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也说明了学生情感的导控和唤起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要性。导控情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持久的兴趣。
就每篇课文而言,其开头教师可采用热情奔放、奋发向上的导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甘泉。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起伏、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此,抒情状物类的文章,教师的导语,既要传神描述客观景物,又要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将绚丽多彩的图景展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的美好憧憬,从而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基础上,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的进行教学新课了。
二、蓄势待发,推波助澜
为了把学生引向赏析文章的境界,使之受到作品思想和艺术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利用教学艺术技巧去导演,注意对学生的激发。有时可以通过一个个小高潮逐层铺垫,有时甚至可以筑起一道道“堤坝”来实施情感的蓄势待发,以造出情感波涛翻腾的胜景。如讲授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白杨礼赞》时,要注意利用课文中的情节波澜,对文中渲染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景美,白杨树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形美,造出教学的一个个小高潮,为最后高潮扬波掀澜进行铺垫。同时还要注意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找出作者从哪些方面去高度评价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的不平凡——神美,注意找到与白杨树的干、枝、叶、皮、性格相照应的词语,想想作者赞美白杨树是否仅仅赞美自然界的白杨树,找出四个排比、反问句,体会意思是怎样加深的。听录音后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找出描写白杨树神美的重点词语,然后反复吟诵,反复咀嚼,逐层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白杨树象征义。文中的四个排比反问句增加了句子气势,强调和深化象征意义,完成了由树到农民、农民到哨兵、哨兵到精神和意志这一发展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赞美和崇敬之情发展到了顶点,境界深远,是思想内容精华之所在。以上引导,包含了如下三个环节:其一是引,即录音渲染,反复吟诵,引入高潮;其二是放,即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体验,讨论回答,是在前面学习蓄了势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其三为点睛,以情激情,在学生心田里弹奏对抗日军民崇敬和赞美的最强音。与此同时,结合课外与课文紧密相关的典型事例,进一步将学生感情融于课文体验高潮之中。如抗日英雄杨靖宇英勇顽强,在被日军层层包围中,只身同数百名敌人周旋了几个昼夜,最后壮烈牺牲。残暴的敌人解剖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竟然连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树皮、草根、棉絮。然而杨靖宇这位抗日英雄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军民“用血写新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在这里画龙点睛,调动学生感情积累,与文中之情融为一体,唤起学生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这样的讲述就为《白杨礼赞》注入了新的内容,缩短了学生与课文中人物的心理距离,学生对抗日军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就会“镌刻”在心中。
三、巧设疑问,激发欲望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发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动口、动脑、动手。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授课中要注意因势利导,根据教学目的,抓住课文焦点,提出富有启发性而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大门。
如《白杨礼赞》结尾可以这样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已经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也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八、第九段?这样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又如《论雷峰塔的倒掉》的结尾将“活该”两字特意独立出来,这又有什么深刻含义?通过这些有价值的有启发作用的疑问,会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设疑、思疑、解疑的过程,学生一直处于主体、主动的地位,而老师只起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不断提高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设疑巧而精,由浅入深,步步诱导,言之有理,加以鼓励,壮其胆,鼓其志,励其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自己探索,发展思维,增长智慧,锻炼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也激发其求知欲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只要善于探索教学规律,把握课文特点,注意用富有情感体验的高潮,巧设疑问,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就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