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鲁斯特作品《追忆似水年华》为例看意识流文学

2009-01-21 06:40
山花 2009年22期
关键词:普鲁斯特意识流意识

洪 颖

1.意识流

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提法首先见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论文《论内省心理学的几个问题》(1884),后来又在其《心理学原野》(1890)一书中得到发挥。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斩不断切不开的“流”(STREAM),而不是片断的衔接。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

这种意识流往往具有变化多端和错综复杂的特点。意识流这个概念强调的中心其实不是consciousness,而是unconsciousness。现代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无意识(前语言区)—最初意识(过渡区)—意识(语言区)。而所谓的意识流正是指前两个阶段。

意识流作家们普遍认为,前语言的意识才真正代表了一个人的心灵的客观真实,至于可以用语言明确表达的意识,则已经经过了本人主观的理性的提炼和筛选,失去其真实性了。

20世纪初,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关于“心理时间”(PSYCHICAL TIME)与“物理时间”(PHYSICAL TIME)的区分、关于直觉的重要性以及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结构和梦与艺术关系的理论,都对意识流文学的发展有过重大影响。柏格森从他的生命哲学出发,提出“绵延”这个概念,认为 “真实存在于意识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时间的延续不是一个瞬间代替另外一个瞬间,而是过去不断地前进,吞噬着未来,并在前进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他指出物理时间,是用空间的概念来认识时间,把时间看作各个时刻依次延伸的,表现宽度的数量概念。而“心理时间”则是各个时刻相互渗透、表示强度的质量概念。我们越是进入意识的深处,“心理时间”的概念就越适用。

2.意识流文学的形成和演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侧重描写人物内心生活的作家开始用意识流方法写作,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

法国小说家艾杜阿·杜夏丹(1861—1949)在1887年写的小说《月桂树被砍掉了》中,最早使用了内心独白的手法,为意识流小说创作开了先声。其他著名的意识流作家还有:[法国] 玛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英国] 维吉尼亚·沃尔夫、[美国]福克纳、海明威等。

20世纪40年代后,由于意识流技巧已为许多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所采用,目前已不存在独立的意识流派别。当代西方许多文学流派如新小说等,都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和技巧。

3.意识流小说的主要写作手法

3.1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跳跃性,叙述手法显得突兀多变。

代表作品:维吉尼亚·沃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整个叙述手法 “力图按照那无数的印象原子坠入人们头脑的本来次序去记录它们,”“尽量不掺杂外来的异物”。

3.2时空错乱

时空错乱——打破传统小说以线性时间为序的结构,而采用过去、未来和现在彼此颠倒、互相渗透的写法。这实际上是应用了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的理论。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蒙太奇”手法。“蒙太奇”原是指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

代表作品: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达德路斯上课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描写白痴班吉的混乱意识。

3.3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地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类似弗洛伊德治疗精神病人的“自由谈话”法,让人物通过独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来,不受作家的干扰,使人物内心活动得到自然的无意识的流露,这样一来,传统小说全知型的作家就退出了小说。

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代表作品: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给女主角莫莉安排了一段长达四十多页的独白,表现其临睡前睡意朦胧、意识混乱的状态。

4.意识流对传统小说的挑战——以普鲁斯特作品《追忆似水年华》为例

无所不知的“全知型”的叙述者退出了小说,取而代之的是小说人物的主观的内在视角。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的连贯的情节结构被打乱了,人物意识的流动成为小说结构的主要依据。有着丰满的血肉和性格的典型人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社会背景、身世遭际的“主观生活之流”。

普鲁斯特(1871—1922)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的鼻祖之一,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现在也被译为《寻找失去的时间》)开创了20世纪心理小说崭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法国小说由传统派向现代派正式过渡的一座桥梁。他也由此成为了意识流文学的先驱。这部小说长达三千余页,约二百万字,共分七部分。在小说中,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方式追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涉及自己亲友、法国贵族阶级和新兴资产者、艺术家等一大批人以及许多人的恋爱史。全书并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与传统的心理小说截然不同。

4.1“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

安德烈·莫洛亚在《追忆似水年华》序言中把普鲁斯特与巴尔扎克相比,认为他的作品像巴尔扎克一样规模宏大。《人间喜剧》把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领地,相反,普鲁斯特则把内心世界作为自己的领地,实行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人的精神又重新被安置在天地的中心;小说的目标变成描写精神所反映和歪曲的世界。”

4.2生平与创作

普鲁斯特出生于法国巴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曾任第三共和国卫生总监,母亲是犹太血统,与巴黎犹太商人交往甚密。她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生性敏感,从九岁起就是一个哮喘病人,时时发作,拖累终生。 疾病迫使他安居于封闭的环境,进入人类神秘的无意识的领域,她把她的回忆写满了笔记本。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三十卷《逝水华年》来自一种不可思议的综合,它把神秘主义者的凝聚力、散文大师的技巧、讽刺家的锋芒、学者的博闻强记和偏执狂的自我意识在一部自传性作品中熔于一炉。

4.3小说结构内容分析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长篇小说迥然不同的作品,它既像回忆录,又不完全是回忆。既有对社会世态的描写,又是一份自我探索的记录。全书以“我”这个叙述者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交叉融合为一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多姿多态的外部世界,更是一个叙述者多姿多态的内部世界,一个自我追求,自我探索,自我认知的漫长过程。

4.3.1表层结构

以追忆为手段,以时间为轨迹,以往事为素材构建。

全书由七部小说组成:《在斯万家那边》、《在少女们身旁》、《盖尔芒特家那边》、《索多姆和戈摩尔》、《女囚》、《女逃亡者》、《重现的时光》。

4.3.2内在结构

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

作家把主人公的自在性意识当作全部小说建构的基点,把它安置在全部小说宇宙的中心,犹如哥白尼心目中的太阳,它是永恒的,不变的,而七部小说则如七大行星般围绕着主人公的自在意识——这个太阳运动,形成七个不同的圆形轨迹。

生命圈

整部小说是个生命圈,其中每一部又是一个生命圈,呈现出一个圆周形的运动轨迹。这样《追忆》就建立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小说或回忆录的线性结构或框形结构,而完全是一种以心理时间为思维轨迹的圆周形的环状结构,富于立体感和动态感。

4.3.3独特的追忆方法

通过无意识的记忆来回忆。

莫洛亚提出,普鲁斯特的独特之处就是回忆过去的方式——“通过无意的记忆来回忆”。现时感受与某一回忆的巧合而产生无意的记忆,从而找回失去的一段年华。记忆中的形象,由于感受不强烈找不到支撑点时,一般说来,是转瞬即逝的;而在这种时刻,记忆中的形象从现时的感受中找到了支撑点。

比如文中写道“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颌,顿时使我浑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了非同小可的变化。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全身,我感到超尘脱俗,却不知出自何因。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不过是一时幻觉;那情形好比恋爱发生的作用,它以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了我。也许,这感觉并非来自外界,它本来就是我自己。我不再感到平庸、猥琐、凡俗。这股强烈的快感是从哪里涌出来的? 我感到它同茶水和点心的滋味有关,但它又远远超出此味,肯定同味觉的性质不一样。那么,它从何而来?又意味着什么?哪里才能领受到它?我放下茶杯,转向我的内心。只有我的心才能发现事实真 相。可是如何寻找?我毫无把握,总觉得心力不逮;这颗心既是探索者,又是它应该探索的场地,而它使尽全身解数都将无济于事。探索吗?又不仅仅是探索,还得创造。这颗心灵面临着某些还不存在的东西,只有它才能使这些东西成为现实,并把它们引进光明中来。

4.1.4普鲁斯特的人生哲学

普鲁斯特认为:生活,我们所过的生活没有任何重要意义,只不过是逝去的时光而已。只有艺术的形式才能将之固定化和永久化。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唯一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

普鲁斯特感慨道“我的书完全起源于对某种特殊感觉的运用——这种特殊感觉类似于一台望远镜,是以时间为目标的;因为望远镜使肉眼看不清楚的星星变得清晰,而且我还尝试去清楚地认识那些下意识的现象,这些现象完全被遗忘了,有时在时间上已经变得非常遥远了。”

5.意识流文学的艺术意义

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普鲁斯特通过他的小说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主观真实论。

从艺术手法上说,意识流文学完全放弃了传统作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优越地位,而是通过内心独白和词语联想等手段,使人物的所见所感不加任何评论地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把单纯型的意识流发展成交错型意识流,使人物的意识流互相交织,互相补充,互相激荡,多侧面地反映出人物各自的身世,性格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它是对传统再现论和反映论的一大突破,为文学转向内心世界,为现代主义的表现论开拓了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陈白尘: 历史剧的语言问题[J].语文,1937 年第2 卷第2 期.

[2]引自《七十年代的捷克历史文学》,外国文学动态,1980 年第6 期.

[3]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J].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4] 李渔:《闲情偶寄·贵显浅》.

[5] 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年版.第367~368 页.

[6] 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

[7] 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年版.

[8] 加西亚·马尔克斯.时代、创作和自己[J].外国文学动态,1982 年第12 期.

[9] 加西亚·马尔克斯.我的作品来源于形象[J].世界电影,1984 年第2 期.

[10] 沃尔夫冈.语言的艺术作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年版.

作者简介

洪颖(1978—),女,四川成都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心理学。

猜你喜欢
普鲁斯特意识流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吉恩·沃尔夫是科幻小说界的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和服务机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肖邦
论英美文学的意识流文本的现代批判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